侗族特色建筑,
风景如画的侗寨,大都依山傍水,村头巷尾皆古树叁天,寨子职心鼓楼高耸,并有大量庙宇
凉亭 风雨松吊脚楼点缀其间,使侗乡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鼓楼是侗族人民的标志,也是侗族人民团结的象征。每个侗寨至少有一座鼓楼,有的侗寨多达四五座。过去鼓楼都悬有牛皮长鼓一面,平时村寨里如有重大事宜,即登楼击鼓,召众商议。
鼓楼,外型象个多面体的宝塔。一般高2 0 多米,1 1 层至顶,全靠1 6 根杉木柱支撑。楼心宽阔平整,约1 0
平方米见方,中间用石头砌有大火塘,四周有木栏杆,设有长条木凳,供歇息使用。楼的尖顶处,筑有宝葫芦或千年鹤,象征寨子吉祥平安。楼檐角突出翘起,给人以玲珑雅致,如飞似跃之感。
侗族特色建筑---风雨桥
风雨桥亦称花桥。也是侗寨特有的建筑之一,也是侗族的一种交通风俗。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地。多建于交通要道。方便行人过往歇脚,也是迎宾场所。通常由桥、塔、亭组成。用木料筑成,靠凿榫衔接,风格独特,建筑技巧高超。
风雨桥在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
风雨桥的桥面铺板,两旁设置栏、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石桥墩上建塔、亭,有多层,每层檐角翘起,绘凤雕龙。顶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
建造风雨桥历来由民众集资、献工、献料建成,桥头立石碑,镌刻捐资、献工料者姓名,建造风雨桥现已成侗乡的一项公益事业。
侗族特色建筑---风雨桥夜景
夜幕降临桥上彩灯放亮,闪射出赤橙黄贵州家常菜谱绿青兰紫之光芒,一层层叠檐在闪亮,一道道桥脊在流动,一个个翘角在闪烁,一串串葫芦在眨眼。龙凤呈祥,紫气东来,波光映彩虹,清流河中,仿如婀娜多姿的侗家仙姑把你带进天上人间。风雨桥将永载史册,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侗族特色建筑---鼓楼
侗族特色建筑---鼓楼
侗族特色建筑---吊脚楼
侗族的住房,仍保留了百越民族干阑式建筑的特色,多为三屋以上的干阑式木楼,底层为猪牛等养牲杂屋,楼上住人,木楼都有走廊伸出,并装饰有栏杆,栏杆边备有固定式长凳供人休息,俗称吊脚楼。这种木楼,有高达五六层的,结构谨严,不许用一颗钉子,全系卯榫嵌合,显示了侗族建筑工艺的高超。
侗族特色建筑---吊脚楼
吊脚楼是一种极富侗族特色的住宅建筑。山居侗族的住宅多为外廊式二三层小楼房,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牲畜。楼上住人。楼上前半部光线充足,是一家休息或手工劳动之所;后半部为室,其中设有火塘,这是祖宗之位,也是取暖炊饭的。第三层楼上设卧房。一般一家一栋,也有的村寨,如广西三江县的苗江、八江、林溪一带,多聚族而居,将同一房族的房子连在一起,廊檐相接,可以互通,喜庆佳节,聚集于此,设宴接待宾客。平坝侗族,如天柱、新晃、榕江县的连江一带,大都是两层楼房,楼下住人,楼上存放粮食杂物。堂屋中设有神龛,两侧为卧室、厨房,猪牛圈都在屋侧房后。
(来源:网络文字资料/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