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位于河北平山县,可以说是一个真真正正的山沟沟,早晚间山中寒气逼人。 1948年时,有一个人瑟瑟发抖的人,站在寒风中等待着一个重要客人的到来,那个被冻得瑟瑟发抖的人就是周恩来。 旁边站岗放哨的士兵都很诧异,到底是什么人能让周副主席亲自接待。没多久,只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在女儿的搀扶下走来,周恩来赶紧走上前去主动伸出手: 符老先生,路上辛苦了! 老者见到周恩来顿时喜上眉梢: 祝你们芝麻开花节节高啊!润之呢?快带我去见润之吧! 老者见到毛主席后,十分开心,毛主席立即吩咐多炒几个好菜,他要尽地主之谊好好款待自己的老先生。 酒足饭饱之后,三人促膝长谈中国革命的未来,一直聊到深夜才睡。 正要休息的时候,老者突然叫住周副主席,并从包里拿出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武攻天津卫,文取北平城!” 周恩来看后觉得有道理,他立即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当即表示: 嗯,有道理!明天召开的中央军委会议,让老头也一起参加吧。 后来,在这位名叫符定一的老人的影响下,中央做出了强攻天津卫围困北平城,和平解放北平的决定! 那么,这位符定一是谁?他为何有能够影响中共中央的深谋远虑呢? 毛泽东的恩师符定一出生于1877年,家里乃是书香门第、礼乐传家,因此自幼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一路科考中了举人,甚至做过中书省的中书,光绪三十二年立宪运动中还做过资政院秘书。 辛亥革命爆发后,他返回了家乡湖南,在四大书院中的岳麓书院做过山长(也就是校长)。 1912年的时候,他创立了湖南省立第一中学,并担任校长。 刚刚成立的省立一中,在对外招生考试的时候,一篇名为《民国成立,百端待理,教育与实业应以何者为要策》的文章,进入了符定一的眼中。 这篇文章气势浑雄,文笔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让符定一也不由得心折。他不由得当即一喜,认为发现了一位人才。 可是符定一看了看报考者的档案,这位考生年仅十九岁,居然还去当了半年兵。 那个年代的大头兵,通常都是没文化的。家里只要条件好一些,又有谁愿意去当兵的? 所以说,这篇文章到底是不是他写的?还是要面试一下更为放心。 来的这个年轻人个子很高,但是穿着极为朴素,衣服虽然干净,但是套着大大小小的补丁显得很破旧。 符定一不由得也产生了一丝疑惑,这篇文采飞扬的文章真的出自于他的手吗? 符定一简单地让这个大个子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就取出了纸笔,让他再写一篇文章。 只见大个子镇定自若、提笔如飞,一篇洒洒洋洋的文章很快完成。 落款处赫然写着“毛润之”三个字。 符定一不由得暗叹一声:此子必非池中之物!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就这样,恰同学少年时代的毛泽东顺利考入了省立第一中学。 他在就读期间勤学苦读成绩优异,深受符定一的喜爱。符定一也时常给毛泽东开小灶,给他讲解经史子集和古典文化,并向他传授自己的教育救国理念和爱国情怀。 毛泽东在读书期间思想激进,常有惊世骇俗的言论。而当时学校的训导主任则觉得毛泽东言语过激,就想要开除毛泽东。 事情闹到了符定一那里,他坚定地说,毛泽东是个人才,不能开除! 训导主任一听也急了,当即表示,要么开除我,要么开除他,自己和毛泽东只能留一个! 可训导主任却万万没想到,在符定一的心中,毛泽东的分量远远高于了这位训导主任。 符定一当场表示:那就留下毛润之,你走吧。 就这样,他“开除”了训导主任,与此同时,他和毛泽东的师生情谊也更加深厚。 为了培养毛泽东,符定一更是把他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套《资治通鉴》送给了他,从此毛泽东就跟《资治通鉴》结下不解之缘。 很多人应该也听说过那个故事——重庆谈判的时候,毛泽东在蒋介石官邸住了一晚,早上起来两人在花园里见面的时候,手中都拿着一本《资治通鉴》。 一年半的时间恍然而过,毛泽东发现省立第一中学所教授的知识已经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他迫切地希望学习更多的知识。 在符定一的建议下,毛泽东去报考了长沙第一师范。 一年后,符定一也到了一师任教,二人再次成为师生,他们的关系也越发亲厚。 1918年,毛泽东从一师毕业,和蔡和森等人组织了新民学会。为了筹备赴法留学的资金,毛泽东前往了北京。 命运就是这么神奇,同年,皖系军阀段祺瑞为了操纵国民政府第二届国会选举,成立了安福国会。 段祺瑞为了面子上好看,另外招募了很多社会贤达进入国会,其中就有符定一。 就这样,符定一也于同年到了北京,这对师生又一次神奇地聚在了一起。 在这期间,毛泽东多次到符定一家做客,两人讨论学识讨论政治,探讨着如何改变这个国家。 符定一也更加笃信自己当年的判断——此子必成大器! 符定一虽然是湖南人,但是却从不吃辣,不过毛泽东可是无辣不欢的。因此,每次在他家吃饭的时候,符定一都会为毛泽东专门备上一碗辣椒。 而且,符定一每个月都会从自己工资里拿出五块大洋补贴毛泽东,要知道毛泽东当时在北大图书馆做管理员,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才八块大洋。这一点让毛泽东十分感动铭记于心。 营救毛泽东时间来到了1925年,符定一返回湖南衡山老家探亲,路过长沙就住在了他的表弟家里。 他这位表弟时任湖南省政府秘书长,两人一见面,这位表弟就问他,是否和毛泽东那群共产党人还有联系,若有的话赶紧跟他们斩断一切关系,免得出了事连累自己。 符定一急忙询问原因,这位秘书长表弟拿出了一封电报,是湖南省主席赵恒惕下的密电,内容就是逮捕毛泽东。 符定一当即大惊失色,当即说道:你们不能抓他,他乃是国家栋梁之材。 符定一赶紧去上下疏通关系,找到了当时是长沙公安局长的亲戚,以自己给毛泽东作保,要求他们千万不能逮捕毛泽东。 同时,他还靠着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全力保护毛泽东。 同时,符定一还派人给毛泽东送信,心里还附带了二十块大洋,让他赶紧离开湖南这个是非之地!直到得知毛泽东已经离开前往了广州,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延安之行1937年抗战爆发后,符定一辞去了所有的职务,一心回乡教书。 他在老家成立了符氏竟存小学。 直到1943年日本人攻陷长沙,符定一才离开湖南,前往了陪都重庆。 由于符定一在教育界文化界影响力极大,国民政府一见他来了,立刻许以高官厚禄。 当时的符定一已然是心向中共,一条心就想去延安寻他昔日的学生毛泽东。 这些年符定一一直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也看了很多毛泽东的著作。 这位昔日的老师恨不得长上翅膀飞到延安,跟毛泽东来上一次彻夜长谈,谈谈革命的前景,谈谈中国的未来。 只可惜,虽然那时是国共合作时期,但是国民党自然不会同意像他这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到延安去。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再次返回了湖南老家。 只可惜他前脚刚刚到达湖南,后脚就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逮捕他的理由自然就是——通共! 监狱中的符定一毫不畏惧, 也不撇清他和毛泽东的关系。 审讯他的人给他纸笔,让他交代自己跟毛泽东的联系和问题。而符定一则,在狂笑中写下了“无间师生”四个大字。 由于符定一的社会影响力,当地的反动派并不敢将其杀害。后经湖南地下党的努力,终于将其营救出来。 时间很快过去,抗日战争结束了。 1946年的春天,符定一辗转回到了自己在北京的家。 这些年的静养让他的身体好了一些,去延安的心思又活络了起来。他刚刚在北京安顿好,就立刻去联络了当时在北京军调处的叶剑英。 他见到叶剑英的第一面就赶紧问起了毛泽东现在的状况。 叶剑英赶紧告诉他,毛主席现在一切都好,而且非常想念符定一。 去年在重庆谈判的时候,毛主席还专门托文化界的人士,打听符定一的情况。 符定一闻听也很感慨,毛泽东还没有忘记他这个老师。 激动的心绪平复了以后,符定一才发现叶剑英的这间办公室破旧狭小,办公桌跟床还挤在一起。不管是居住还是办公,都十分不方便。 叶剑英无奈地笑了笑说道:国民党就给你这个条件,又能怎么样呢。 两个人看着那蓝色三环的军调处标志,都知道这个部门不会长久下去。可是时间再短,也不能让叶剑英他们就挤在这种破地方。 因此,符定一就提出,让他们搬到自己的住处去。符定一住的地方是个大四合院,条件肯定要比这里好的多。 叶剑英却有些顾虑,一来是怕打扰符定一一家,二来也是怕他们这一群共产党连累符定一。 符定一得知了叶剑英的顾虑,当即哈哈大笑:“我害怕带上通共的帽子吗?我可是毛泽东的老师,这顶帽子早就结结实实的戴上了!我还以为这顶帽子坐过牢呢,如今还有什么可怕的?” 于是,叶剑英也就答应下来,第二天就带着军调处的工作人员搬进了符定一家。 符定一开玩笑说,自己要给他们当警卫员,惊得叶剑英赶紧给他行了个军礼。 这天,叶剑英过来通知了符定一一个大喜讯——符老从1943年就开始计划的延安之行,终于可以启程了! 叶剑英递给了他一份电报,那是毛泽东发来邀请他去延安的电报。 接过电报的那一刻,符定一的眼睛湿润了。 第二天一早,符定一就带着女儿启程前往延安。 毛泽东亲自率众迎接符定一,时隔多年,师生二人的手亲切地握在了一起。 见到符定一后,毛泽东也很是激动,他亲自命人给符定一准备了一桌湖南菜,为老师接风洗尘。 第二天,毛泽东更是亲自主持了符定一的欢迎会。 在欢迎会上毛泽东热情地赞扬了符定一的革命行为,并且说出了这样的话:符定一先生不但过去是我的老师,现在是我的老师,未来也永远是我的老师! 在符定一的发言中,他毫无保留地揭露了蒋介石的反动本质和国民党政府的腐朽。并表示也,自己要跟着大家一起跟随共产党和毛主席,打倒反动派,解放全中国! 在延安期间,毛泽东亲自带符定一去参观了延安大学。 身为教育界泰斗得符定一,看着眼前那窑洞中的延安大学,却不由得发出了一声感慨: 这样的环境里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一定是素质最好的大学生。 时间很快过去了,符定一临走前还专门嘱咐自己的女儿符德芳多留一个月,多在延安学习体验。 回到北平后,符定一逢人便称赞延安,说这次行程让他获益终身,并称赞延安是革命的灯塔。 一个月后,当女儿符德芳回来的时候,毛泽东还给他捎来了满满的土特产,以及一封亲笔信。 在信中毛泽东对符定一的称呼是“宇澄先生夫子”,而在落款中对自己的称呼则是“守业,毛泽东”。 再陷囹圄从延安回来的符定一在北平活跃了起来,学校、社会团体以及各种公开场合都有他的身影。 他到处宣传共产党和毛泽东的理论,讲述革命道理,揭露国民党挑起内战的反动本质。 这种行为自然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仇恨。1947年初,符定一再次被捕! 消息很快传到了延安,毛泽东亲自指示叶剑英,要尽一切可能进行营救,不惜一切代价,必须把符老救出来! 叶剑英立刻发动了北平地下党以及社会各界力量,全力进行营救。 而身在囹圄之中的符定一,却显得异常淡然,就连关押他的狱警都不由得问他: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为什么要甘冒着杀头的罪过呢? 符定一却笑着反问他:“你去过延安吗?见过毛泽东吗?” 狱警自然是不可能去过延安见过毛主席的,符定一却因此哈哈大笑:“朝闻道,夕死可矣!” 符定一的被捕也震动了北平学术界,社会各界哗然。 后来,在共产党的组织下,北平八十余位教授和著名学者联名提出抗议,叶剑英亲赴国民政府进行交涉,要求释放符定一。 最终,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国民党当局不得不将符定一释放,毛泽东在延安得知这个消息也十分高兴。 被释放的符定一可没有被吓到,回到家的他立刻提笔,给北平市市长何思源和蒋介石各写了一封信。 信里的内容大概就是:你们随随便便的就来抓我,就因为我是毛泽东的老师,培养出共产党的一个大官来,所以我就有罪。 那你蒋介石也当过校长,培养出了徐向前这样的共产党大官,你也是徐向前的老师。我如果有罪,那你蒋介石就该杀! 这封信可是把何思源镇住了,他倍感愧疚,两天后就带着礼物,亲自登门去给符定一赔礼道歉了。 再相逢1948年5月,党中央转移到了平山县西柏坡。同年,为了符定一的安全,毛泽东下令尽快把他和家人从北京转移到西柏坡来,这也就引出了开头的那一幕。 符定一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参与了决定平津战役命运的会议。 以当时平津两地的形势来看,陈长捷驻守的天津属于中央系,麾下二十万大军已经如铁板一块,抱着的就是坚决死守到底的念头! 傅作义镇守在北京,虽然有六十万大军,但是终究是地方部队军心涣散,兵无战意将无战心。 所以,很多将领提出的意见是先攻北京再取天津,只要北京一丢,天津的必然军心大乱,届时陈长捷就守不住了。 符定一却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天津乃是北京之门户,只要取下天津,北京便可不攻自破。 如果能策动傅作义起义,就能和平解放北京。不但能避免兵连祸劫,还能保护这座文化名城和无数历史遗迹。 符定一的意见和毛泽东等一众中共高层指挥官不谋而合,最终平津战役果然如其所期望的,围困北平城,攻取天津卫。 1949年1月,北京和平解放。 中共开始和众多民主人士筹备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符定一也成为了第一届的政协代表之一。 10月1日,开国大典。符定一走上了天安门城楼,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1951年7月,符定一担任了中央文史研究馆的第一任馆长。 到1958年逝世之前,他留下了《联绵字典》等无数部鸿篇巨著,在中国文化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