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贝多芬《大公三重奏》

 NLMU 2022-04-20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有一部名为《海边的卡夫卡》的小说。书中有一个角色,名为中田先生,他在二战期间读小学时,经历过一次神秘的昏迷事件,不仅丧失了记忆,而且失去了全部的读写能力,但是却获得了与猫交流的能力。中田在东京依靠救济勉强生活着。

中田后来决定离开东京西下,在旅途中与长途卡车司机星野相识,并结伴来到高松市。青年新野却对中田先生这位老人却有一种自然的好感,因为中田让他想起他过世的祖父。新野这个卡车司机,放着工作不管,陪着这个老人中田来到了四国这个地方,有一天,新野突然想喝咖啡......

四下已彻底黑了下来。他突然很想喝咖啡。打量四周,发现从商业街往里稍进去一点的地方有块酒吧招牌。酒吧古色古香,近来已不容易见到的老样式了。

他走进里面,坐在宽大柔软的沙发上点了杯咖啡。装在结实的胡 桃木盒里的英国进口音箱淌出室内音乐。除他别无客人。他把身体沉进沙发,心情久违地放松下来。这里的一切都那么安谧那么自然,和他的身心亲密地融为一体。

端来的咖啡装在十分典雅的杯中,发出浓浓香味。他闭目合眼,静静呼吸,倾听弦乐与钢琴的历史性纠合。他几乎不曾听过古典音乐,但不知何故,听起来竟使他心情沉静下来,或者不妨说使他变得内省了。

星野在酒吧里听到的古典音乐是贝多芬的《钢琴三重奏 大公》,也称为《大公三重奏》。星野听到的是鲁宾斯坦、海菲茨、弗里曼演奏于1941年的录音,这是一个神仙打架的版本,因而,这个版本又被称为“百万美元三重奏”。

外文曲名:Trio for piano, violin & cello No. 7 in B flat, op 97 - Archduke: I Allegro moderato

中文曲名:第七号钢琴三重奏 大公 第一乐章

作曲: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钢琴: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Vladimir Ashkenazy

小提琴:伊扎克·帕尔曼/ItzakPerlman

大提琴:林恩·哈勒尔/Lynn Harrell

星野又要了一杯咖啡。

“对本店的咖啡您可满意?”白头发店主过来询问(星野当然不会知道,此人原是文部省官员,退休后回到老家高松市,开了这家播放古典音乐并提供美味咖啡的酒吧)。

“啊,味道好极了,实在香得很。”

“豆是自己烘烤的,一粒一粒手选。”

“怪不得好喝。”

“音乐不刺耳?”

“音乐?”星野说,“啊,音乐非常棒,哪里刺什么耳,一点儿也不。谁演奏的?”

“鲁宾斯坦、海菲茨、弗里曼的三重奏。当时人称'百万美元三重奏’。不愧是名人之作。一九四一年录音,老了,但光彩不减。”

“是有那个感觉。好东西不会老。”

......

“我说老伯,”出店时他向店主打招呼,“这叫什么音乐来着?刚听完就忘了。”

“贝多芬的《大公三重奏》。”

“大鼓三重奏?”

“不,不是大鼓三重奏,是大公三重奏。这支曲是贝多芬献给奥地利鲁道夫大公的,所以,虽然不是正式名称,但一般都称之为《大公三重奏》。鲁道夫大公是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儿子,总之是皇族。富有音乐素质,十六岁开始成为贝多芬的弟子,学习 钢琴和音乐理论,对贝多芬深为敬仰。鲁道夫大公虽然无论作为钢琴手还是作为作曲家都没有多大成就,但在现实生活中对不善于为人处世的贝多芬伸出援助之手,明里暗里帮助了作曲家。如果没有他,贝多芬的人生道路将充满更多的苦难。”

《大公三重奏》是贝多芬七部钢琴三重奏中的最后一部,作于1811年,首演于1814年。《大公三重奏》是贝多芬中期作品中极具人性灿烂温馨的一部名作,也是写得最好的三重奏,在古典音乐所有的三重奏作品里头,历来被认为是登峰造极之作,备受推崇。这首《第七号钢琴三重奏 大公》,是贝多芬专为答谢鲁道夫大公而写的,因此也称为《大公三重奏》。

1797年,贝多芬的听力开始出现问题,1819年则完全失聪。创作这首《大公三重奏》的时候,贝多芬的听力并不好。我一直很疑惑,贝多芬在逐渐失聪的过程中,甚至在完全失聪之后,依然创作了很多旷世经典。我想,如果我失聪了(虚拟语气),别人问我吃饭了吗?我会回答他,我准备上厕所。后来,我看到一句话解决了我的这个疑惑,王小波说,双目失明的汉弥尔顿,为什么还坐在黑灯瞎火里头写十四行诗?那就叫“自我”。失聪之后的贝多芬也是这样。

钢琴三重奏是指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三重奏。在这首作品中,小提琴、钢琴、大提琴三件乐器得以最大幅度的发挥,产生了协奏风采,以钢琴为中心,灿烂无比的浪漫时期室内乐风格也由此而诞生。这首《大公三重奏》,在严谨的古典格局中间填充浪漫色彩。作品凝聚了贝多芬的人生经历,大气而宽容,对鲁道夫的感激之情像清泉一样喷涌而出。人文之美发自内心,到达内心。

在《海边的卡夫卡》这部小说中,星野一路上不断听着这首三重奏,驱车途中、在公寓里、自从他买来这盘CD之后,总之不断在被提及:

星野听买来的《大公三重奏》听到傍晚。演奏比不上《百万美元三重奏》那么华丽那么悠扬舒展,总的说来较为质朴和稳健,但也不坏。他歪在沙发上倾听钢琴和弦乐的交响,深沉优美的旋律沁入他的肺腑,赋格曲那精致的错综拨动着他的心弦。

他像要测试自己刚刚获取的能力,将这CD反复听了多次。除了《大公三重奏》,CD还收有同一作曲家被称为《幽灵三重奏》的钢琴三重奏。这个也不坏。不过他还是中意《大公三重奏》。还是这个富有深意。

村上春树说,“只要是好音乐我就绝不错过,碰到真正出色的杰作更是会为之感动。有时这种感动,甚至还为我的人生带来了明显的变化。”

村上春树有太多的文学作品涉及古典音乐,例如,《回转木马的终端》和《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的《布鲁克纳 | 第八号交响曲》,《给我摇摆,其余免谈》和《海边的卡夫卡》中的《舒伯特 | D大调第17钢琴奏鸣曲》,《寻羊冒险记》中的《巴赫 | 第一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前奏曲》等等。

“我从来没向人学过如何写作, 也没特别钻研过。因此,如果问我是从哪里学会写作的,答案就是音乐。音乐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节奏。倘若文章有节奏,故事有节奏,接下来自然会文思泉涌。”村上如此谈论文学与音乐的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