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诗词的月亮情结

 昌乐四镇特刊 2022-04-21
在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中,皎洁澄澈的月亮就像一位秀美的少女,总是能牵动人们的缕缕情思,多思多感的骚人墨客尤为宠之,千百年来留下的咏月诗词不计其数.
  爱月赏月之风久矣。在唐代比较流行拜月,并且拜月已经溶入生活,成为一种风俗习惯,不仅宫庭贵族存在,民间也存在,“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人们把长期郁结的心中之事,肺腑之情,诉渚明月,含情低诉,心绪悠远,临风拜月,其虔诚之心,真纯之情,令人神往,就连幼稚天真的小女孩也郑重其事地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人爱月之情可谓深矣。
  李白把酒问月,发千古之幽思,邀月同舞,挥洒片刻之娱,他的孤独,他的寂寞,只好寄托在遥远的星空银河上与他喜爱的月亮相会,“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需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传说李白死于江中捞月,他于醉中跃入江里,与明月作永久的拥抱。一代诗仙就这样被赋予了神话的色彩,他的诗,他的人格,感动着千百年的人们。
  一轮东坡月,悬在中国历史的天空,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在风雨飘摇的宋王朝,同时也照彻了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东坡将中国人最细密最俊逸而又深沉的情思,用一句轻柔而又震撼千古的诗句倾吐出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不妨顺其自然,大智大悲的东坡那一轮圆润朗照的月,不知抚慰了多少颗善感易伤的心灵。
  月亮走进诗词,使诗词生色,诗词吟咏月亮,使月亮多情,古代诗词中的月亮,是诗,是情,是永恒和孤独的象征。而古代的文人更是把月亮当作知已,倾诉自己的满腔思绪。
  月亮就是诗,先来看月的形象吧。“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境,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皎洁圆润明朗澄澈和仙境般的月亮现于诗人笔下,神奇瑰丽,充满诗意,“夜悬明镜青天上”,青空之上,明月和瑶台仙境,朗朗照彻人间,月中仙人,玉兔之景历历在目,多么神奇美妙的景观呀!一轮明月岂不就是一首诗吗?
  月亮是大自然清纯之子,又是一位超然飘逸的隐者,日落月开,月以其空明澄净之辉营造诗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空灵洁净,曾涤荡抚慰多少颗浮躁的心灵!“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琴声中月与人在松竹中幽然相会,灵犀相通,“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幽静,“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空幽,“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的清旷,素月清辉,曾给人们以几多享受,毕竟人是诗意地居住在这大地上的。
  月亮形态变挽,情韵万千,月圆月缺都是诗。如“缺月持疏桐”的孤寂之情,古人以月入诗,吟诵不绝。什么桂宫、蟾宫、银镜、婵娟、玉盘、什么新月、孤月、凉月、江月、关山月,都有吟咏。“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金赤朗耀,“凉月如眉持柳湾”的秀朗迷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宏伟壮观,“晓月当帘挂玉弓”的落寞静美,“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的繁华热闹,“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客愁。“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的轻松,“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的孤独难耐,“从此无心爱良宵,任他明月下西楼”的失恋,“淮水车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里”的寂寞,“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的秋天霜月,“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依恋之情,“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幽怨,每一吟每一诵都是诗情洋溢的画面!还有“月光如水水如天”的清凉宜人,“明月如霜,好风如水”的赏心悦目,无不传神地把月之神态、神韵、清新描绘得惟妙惟肖,令人陶然忘怀,沉醉其中。
  月亮就是情。“令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碧空皓月,清辉照人,最能引起诗人思人怀乡之幽情,望月吟咏,对月慨叹,“明月虽同人别离,”不觉泪水婆娑,圆圆的月,沉重的月是中国人悬天的魂魄!亲人朋友,天隔一方,明月传递思念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离人远去,海天遥隔,音尘欠绝,于是便有了"何处空楼思月明"."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将离愁别恨付诸清明月,一轮明月下,有着太多的凄凉与无奈,浓郁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月亮又是人们忧愁时诉说痛苦的对象,也是人们欢声笑语时的伴侣,如白居易笔下的“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就反映了他的闲暇与舒适.在八月桂花暗飘香的月夜,徘徊月下,流连桂丛,时而举头望月,时而俯首细寻,看是否有桂子从月中飞堕于桂花影中.这是何等美丽的一幅画面啊!“掬水月在手,弄香花满衣……童心未泯的诗人于泉水边掬水赏月,捧月在手,逸兴悠长,改喜之情溢于诗行。”“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怀念旧年往事。月亮已经不单指月亮,而是浓缩成一个十分古典的意象。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上,印上一个月亮的影子。”
  在中国古典文化中,月亮还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孤独永恒的象征,传说嫦娥偷吃了长生不老的灵药,她感到身轻如羽毛,一直飞升到月亮之中,在那里她永远年轻美丽,陪伴她的却只有玉兔和日夜砍树的吴刚,而对她痴心一片的后羿却留在了人间世代轮回,但是飞升入月的嫦娥并不快乐,她的寂寞正如李商隐的诗中所言“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亮总是被作为永恒和孤独的象征。与人世的烦忧和生命的短暂相映照“片云共天远,永夜月同孤”一轮孤月昭耀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们,与短暂的人生相比,孤月是永恒的,是无穷宇宙,以及茫茫人世间的见证,面对明月,张若虚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是啊,明月从何时就与人相伴啊!“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给黑夜中人们几多慰籍与光明,“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生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瞬间,这些永远无法解除的烦恼通过月亮这一个永恒的中介,将古人与月亮有机地联结在一起,痛感人生苦短的人们以心灵的慰籍,从而使人们产生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沟通和共鸣,达到某种意义上的永恒。生命是短暂的,月亮却是永恒的,如何使短暂的生命活得更有意义?面对这样的疑问,我们“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东坡曾与客人夜游于赤壁,客人有着无尽的伤感,在哀叹人生之须臾时曾想“抱明月而长终,”东坡认为“唯江曲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穷尽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永恒的明月在东坡的笔下是何等的圆润与饱满,是何等的洒脱与自信,这种坦荡的人生情怀与永恒孤独的明月在此默契相触,又是何等的诗意,何等的融洽啊!“世尊拈花,以不问问之,迦叶微笑,以不答答之,”一切尽在与明月的话语中。
  举头望明月,深情涌心头,吟诵明月之章,情思绵长,让我们与明月作永久的拥抱,或许人生是短暂的,但我们的拥抱却是永恒的,期盼今后月更明,让每个人少一些忧伤和泪水,多一些欢欣和笑容,也让天空那一轮永久的明月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吟唱中更加的光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