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何时会成为Ⅰ类文明?

 NASA航天爱好者 2022-04-21

有几种方法可以衡量人类文明的进步:人口增长、帝国的兴衰、航天技术的能力等。但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是计算人类在任何给定时间使用的能量,随着人类的传播和进步,我们利用能量的能力是我们最有用的技能之一。

  • 戴森球,这是Ⅱ类文明的标志

假设其他星球上的文明与我们拥有类似的科技,那么一个物种的能源消耗是衡量其技术实力的一个很好的粗略标准,这就是卡尔达舍夫量表背后的理念。前苏联天体物理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在1964年提出这一衡量尺度,他将文明分为三种类型:行星、恒星和银河。Ⅰ类文明可以利用其母星从恒星获取到规模的能量,Ⅱ类文明能够利用其母星的恒星规模的能力,而Ⅲ类文明可以利用其母星系的能量。

  • 卡尔达舍夫对文明的划分

卡尔·萨根进一步推广了这一想法,他提出一种连续的测量尺度,而不是简单的三种类型。那么我们是什么类型的文明呢?尽管人类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但事实证明我们甚至没有资格成为Ⅰ类文明。太阳照射到地球上能量的平均功率约为10^16量级,而人类使用的约为10^13量级,因此我们与Ⅰ类文明还相距甚远。

那我们可以达到Ⅰ类文明吗?毕竟,我们无法捕捉到所有到达地球的阳光。最近,一个研究团队分析每种能源的物理限制,并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国际能源署概述的限制气候变化和污染水平的需要平衡它们。他们发现,即使有现实的限制,人类也有可能成为Ⅰ类文明,但不幸的是,我们至少要到2371年才能达到那个水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