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寿光记忆‖张建桥·张店桥·及其它

 卜祥山 2022-04-22

弥河寿光城东,是寿光的母亲河,虽说称作母亲河,但是这个母亲的脾气却是时而温柔时而暴躁,在寿光的大地上横冲直撞,所以就有了“寿光县,弥河串”之说。

张建桥就横跨在弥河上,连接着东西两岸,是进出寿光的交通要道。

说到张建桥,就不得不提张建桥村,张建桥村在弥河西岸。关于张建桥及张建桥村的来历,村碑记载:“张建桥村,位于寿光市张建桥乡东部,潍高路北侧,弥河西岸。关于村名来历,“岔路村有一善人姓张名建,品行端正,与人为善。每年雨季总是在弥河上修一便桥,以方便行人过河,日久年深,众人恩称'张建桥’。明洪武二年,傅姓由河北枣强县迁弥河以西立村,以'张建桥’为村名,另外姚姓氏于元末由四川省绵竹县迁居昌乐县尧沟村,后由尧沟村迁居张建桥,现有姓氏,'傅’'姚’'王’'李’'夏’”。

从以上记载来看是先有的“张建桥”后有的“张建桥村”。是以“桥”为村名。

张建桥是出入寿光、跨越弥河的交通要道。

人来车往,商贾云集。

一座桥,引来了人气,一座桥,带来了繁华。

(桥也随着时代发展及建筑材料的改变而改变,由草桥,木桥,混凝土桥……)

有了人气,有了生机,有了活力……所以也就有了经济地位,清中后期在张建桥设有“铺舍”,名曰“张建桥铺”,相当于现在的邮局,用于传递着来往的官府文书。寿南县时,张建桥是寿南县的一个区叫“建桥区”。八十年代至撤乡并镇前,还设有“张建桥乡”。

因为设有“铺舍”,张建桥在乡人口中还有叫“张店桥”的,想想也不是没有道理,“店”“铺”乃繁华之所,叫“张店桥”也很贴切。

一直以为,“张店桥”只是乡人的叫法。

前几天看了一张地图,地图上“张建桥”标注的是“张店桥”。

抗战时期,张建桥也曾被日本人长期霸占,扼守要道,干了不少坏事,再后来到了国民党手里,国民党窜了后,张建桥到了共产党手里。

一座桥,几易其手。由此可见,张建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张建桥也是一座充满传奇故事的桥,比如1948年的济南战役,“打开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王耀武被“活捉”的地点就在离济南府四百多里的寿光张建桥上。

1948年7月6日,寿光县析置寿南县,寿南县属昌潍专区,寿光县属渤海第三专区。活捉王耀武是在九月份,张建桥是寿南县的“张建桥区”,也就是说张建桥是寿南县的辖区,严格来说是寿南县的公安人员活捉的王耀武,但是嘉奖令上写的是“寿光公安局”。

我的理解是不是这样的?虽然寿光县析出了寿南县,但是部门之间还分得不是那么清楚,毕竟两县分家不过月余。也就是说“活捉事件”是两县公安协同合作的“成果”。

(嘉奖令中的李培志是当时寿光公安局长,寿南县成立后是寿南县公安局长)

(寿光老卜,支持原创。部分资料参考寿光县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