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刚刚噩耗传来:中国巨星陨落!

 博学而日参省 2022-04-22

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上,

他是“神一般”存在的牛人。

因为他,

中国高铁稳得可以“立硬币”!

因为他,

中国航空母舰提前了三十年出现

因为他,

中国成功自主研发、

设计和建造了第一座核电站!

可以说,如果没有他,

中国工业不会发展得如此顺利,

许多“国之重器”都有他操刀的痕迹。

他被称为“中国最强焊工”

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把毕生精力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

他就是潘际銮

2022年4月19日,

这个明媚的春天,

却奏响了一曲悲伤的挽歌,

潘际銮因病医治无效,

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共和国又痛失一名院士,

我们的“最强焊工”永远地离开了。

致敬!送别!

回首潘际銮的一生,

只留下一声绝响:

“国家需要,我必须得去!”

1

1927年,

潘际銮出生于江西九江,

他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妹妹,

大哥潘锡圭毕业于浙江大学机电系,

二哥潘迹炎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姐姐毕业于天津大学,

妹妹毕业于北京大学,

一家都是学霸!

潘际銮自小聪明,

上小学时曾经连跳两级,

如果不是遇到国难,

他的学业必然十分顺利出色。

图片

1937年,

日军全面侵华,昔日家园尽毁。

潘际銮背着铺盖扛着锅,

随家人一路逃亡,

心里暗暗发誓:

“我要抗日,要救国,要回家。”

逃亡日子不好过,

求学之路也很坎坷。

因为学费昂贵,潘际銮多次转学,

有时连学校都去不了,只能半工半学。

他就自学了所有中学的知识,

在16岁那年,

以云南省会考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考上西南联大机械工程学系。

图片

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

西南联大无疑是最好的大学。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全国几乎所有人才都汇聚于此。

第一次考试,

潘际銮就不合格,

给了状元出身的他很大的打击。

他才明白:

要把学问搞到手,才是真正的治学。

他捧着中外各种物理教材苦学,

在图书馆或茶馆一坐就是一天,

一本本书硬啃下来,

终于把自己的学号排到了榜单最前面。

图片

1946年,西南联大解散

他转入清华大学机械系继续学习,

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

因为成绩突出,

被推荐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硕士研究生,

师从焊接专家普洛霍洛夫,

从此与焊接结下不解之缘。

2

上世纪50年代,

潘际銮遇到了毕生挚爱——李世豫,

他对这个坚毅的才女一见钟情,

两人很快就堕入爱河。

恋爱后,李世豫同事听说她男朋友是做焊接的,

就开玩笑说:“您男朋友怎么去焊洋铁壶?”

那个年代,焊接技术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

人们能看到的焊接就是:

焊洋铁壶,焊自行车,

做这个没有出息。

潘际銮却没有考虑个人前途,

他想的是祖国未来的建设。

重工业建设需要焊接,

飞机轮船建造需要焊接,

研发航空器需要焊接……

国家急需技术型人才,

他义无反顾地当了第一人。

1953年,我国启动第一个五年计划。

动力工程是重点工程,就建在哈尔滨。

为了建立一套完备的焊接制度,

潘际銮带着团队没日没夜地搞科研,

帮助工人克服了一个个焊接难题,

为国家十多项重大工程攻克了一个个难关。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

国内的很多重大工程,

都需要由潘际銮把关首肯,

才能上马施工。

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了:

重型轧钢机架的电渣焊技术、

大型锤锻模堆焊技术、

2500吨水压机全套高压蓄势器、

核反应堆焊接工程等等,

极大满足了工业发展、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那个时候,

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封锁和禁运,

苏联中断了给我国的援助,

研发资料极其匮乏,

科研条件极其艰苦,

可潘际銮从没有退缩,

反而知难而进,越战越勇。

这一种情怀,

源于他童年那段家国破碎的苦难回忆;

这样的坚持,

帮助祖国实现了现代焊接事业从无到有的突破。

3

潘际銮经常瞒着家人跑去工地,

和工人一起解决技术问题。

连续几个月不着家,

为了工程没日没夜地奋战。

1970年,成昆铁路全线竣工运营,

这是潘际銮和哥哥齐心协力完成的“杰作”。

图片

他们首次将焊接用在了桥梁和铁路上,

把1100公里的天堑变成通途,

被评为“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

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

就是由潘老担任全程工程顾问的。

核电站建设的最大问题,

就是必须密封,

确保核反应堆安全运行,

而焊接,就是其中的关键技术。

可以说,

秦山核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行,

都浸透了潘际銮的汗水,

我国第一条高铁——京津高速铁路

就是由潘老牵头焊接而成的。

他亲自把关了3000多处钢轨焊接接头,

每一处都用一吨重的锤子,

从3米高的地方往下砸3次,

不断才算合格。

他把整一条钢轨完整地焊下来,

列车经过不再晃动不平,

稳得连一枚硬币都能立得住!

快得连外国专家都连连称奇!

至今,

中国已经铺设了两万多千米的钢铁轨道,

焊了66万个“头”,

每一个都严丝合缝,

到现在一个都没坏,

正是潘老创造了这一奇迹。

无数个深夜,

年迈的潘老站在钢轨上,

就像一束光,

照亮了中国高铁前进的方向。

他让高铁轨道“天衣无缝”,

让核电站“密不透风”,

他曾骄傲地表示:

“中国钢轨焊接水平超过世界任何国家。”

斯大林说过:

“伟大的毅力只为伟大的目的而产生。”

潘老的目的只有一个:

把投身祖国建设当成毕生事业。

除了创造多个“第一”外,

他还发明了无轨道自动爬行机器人,

成功研制了板级电渣焊、

重型锤锻模堆焊、

氩弧焊等,

还让国产航母提前下海30年……

潘老的焊接成果如焊花一般闪耀,

价值千亿却始终默默无闻,

无怨无悔一直默默付出。

图片

潘老还是一位桃李遍天下的教师。

他率先在哈工大和清华创办焊接专业,

为国家焊接人才培养填补了空白,

致力于培养未来的工业人才。

在潘老的教育建设下,

哈工大电焊专业跃升为全亚洲第一,

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培养了多名建造火箭、飞机的杰出人才。

图片

1992年,

已经65岁的潘老应邀回到家乡,

出任南昌大学校长。

他大刀阔斧地改革,

领导南昌大学克服重重困难,

5年内,把南昌大学推进“211”学校的行列,

还结束了江西省无国家重点学科、无博士学科点的历史,

潘老经常呼吁学生,

多去实践,多去做有用的东西,

这也是潘老一生践行的理念。

即使90岁高龄,

他依旧每天工作10小时,

频繁走进车间,走进工地,

寻求焊接技术的新突破,

渴望让中国机器占领世界市场。

“一事能狂便少年”,

潘老对焊接的热爱,

让他像少年一样富有活力。

潘老说过,我这一辈子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

中国的第一个焊接专业是我创立的;

第二件事,

我创建了南昌大学;

第三件事,

我在几十年里,

为中国工业经济做了很多工作。

他是第一位“中国焊接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

他用一生为中国焊接事业做出了开创性成就,

他早已将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焊”在一起。

国家需要坚决上马,

知难而进敢于攀登,

团结友好共同战斗,

只求奉献淡泊名利。

今天,潘老已经成为一颗明星,

为无数年轻人指引前进的道路。

沉痛送别“最强焊工”潘际銮,

希望所有中国人,

都能看到这位大国脊梁的故事,

先生千古,国士无双!

图片

来源:柚子大叔(ID:edu383),作者:柚子大叔。柚子大叔与爸妈们一起增长婚姻、家庭、育儿的智慧,从容应对家庭生活,收获幸福与快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