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水的光板羊皮袄,内蒙古生产建设四团机运连修理工照片。 圪蛋”和“蛋毬事.mp35:47 来自旧梦痕 【语音朗读为AI配音,非真人发声,介意者请自行阅读文章】 原题 “圪蛋”和“蛋毬事” 作者:郭孟伟 ![]() 在内蒙巴盟(现在叫巴彦淖尔市了)后套那地方呆了七八年,接触过一些后套方言,据说后套方言与甘肃民勤县的方言有些渊源,因为后套人中有不少都是从民勤逃荒过来的。 在后套方言中,问对方干什么是“干什(读'圣’)?”说家里是“家(读'甲’)合儿”,管女孩子叫“女子(读'则’、轻声)”,管小女孩儿也叫“小女女”,管男孩子叫“后生”,干农活儿叫“受苦”。少男少女谈情说爱“亲口口、摸手手”,就是亲个嘴儿,拉拉手的意思。后套话中“毬”是指男性的生殖器,后套人说话时经常出现这个字,有的是粗口,有的就是口头语,并没多少骂人的意思。比如“栾(读音如此)毬”是指xing交,但“毬也栾不成”却是什么事也干不成的意思。“爷不尿毬你”是不把你放在眼里、不怕你的意思。说孩子“毬大大”就是说孩子很小,有点轻蔑的意思,说其他东西很小也行。“爷不尿毬你” 、“毬也栾不成”是后套男人(有的女人也会说)常挂在嘴边的话,就如中国北方男人说话爱带个“他妈的”一样。 后套人还有一句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蛋毬事”,是没有什么事、无所谓的意思,一般说时还带个后辍“哇”,就是“蛋毬事哇”。兵团知青们曾有戏说,说内蒙古自治区有三个市,这三个市是:呼市(呼和浩特市)、巴市(就是巴彦高勒市,当时是内蒙古生产建设师部所在地),还有一个就是“蛋毬事”。 后套的男人一下生刚会说话就是“爷”,因为后套的男人说“我”的时候总是爱用“爷”来表达。跟后套七八岁、10来岁的男孩子瞎逗,“毬大大”的孩子,说出话来一口一个“爷”,让人很好笑。当然,对自己的长辈、父亲什么的要也是一口一个“爷”岂不乱了辈份。不知道如果总是这样说,成了习惯,万一哪回跟自己的亲爹也带出个“爷”会是什么效果,是不是会被老爹教训一顿拳脚? “灰”在后套方言中是一个贬义词,意思大概类似于“坏”,但“灰”好像比“坏”更生动、更形象。“灰后儿”是指调皮捣蛋的后生,骂人“毛驴”是将人骂作畜牲,骂人“灰毛驴”就是更坏的畜牲,这是一句河套人常用的骂人的话。“葛泡”也是后套方言中一句骂人的话,意思好像类似于“野种”,骂人“灰葛泡”就是“更坏的野种”。这应该是后套方言中恶损程度最厉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骂人的话,如果说“他妈的”算是经典“国骂”的话,“灰葛泡”、“灰毛驴”就得算是经典的“套骂”。 后套方言中最有意思的是“圪(读 “ge”)蛋”一词。这两个字不知是不是应该这样写,反正发音是这样。 在网上点击“圪蛋”一词搜索一下,在陕北的民歌中有用到“圪蛋”一词。在陕北把脚夫也称为赶牲灵。过去的陕北地瘠民贫,人们迫于生计到内蒙河套一带揽工、赶脚、做买卖。他们吆赶着骡马,常年风餐露宿,有着与黄土一样厚重的辛酸故事。所以就有这样的歌词: 走沙滩,睡冷地, 梦也不梦受这罪。 大圪蛋山药黄米汤, 天爷爷撵在这路上…… “大圪蛋山药”,在后套方言里就是大一些的土豆。 “圪蛋”这个词涵盖的内容很宽泛,随便什么成型成个儿的东西比如土坷垃、土豆(也有地方叫山药蛋)、甜菜疙瘩、石头、沙丘、树林子都可以叫“圪蛋”,如果体积大一些的就是“大圪蛋”,如果事情没办成或碰上倒霉的事就是“拉圪蛋”了。 “圪蛋”可以是地形、地理概念,一个大沙丘可以叫“沙圪蛋”、一片红柳、一片白刺可以叫“红柳圪蛋”、“白刺圪蛋”。 “圪蛋”也可以指别的什么事物。比如当官的也可以叫“圪蛋”。苏木(乡)的领导是苏木的“圪蛋”,旗(县)里的领导就是旗里的“圪蛋”,自治区领导自然就是自治区的“大圪蛋”了。 “圪蛋”还可以作为量词使用,打你一下就是“给你一圪蛋”。男人与惯熟(“惯熟”也是河套方言,是比较熟悉的意思)的女子开玩笑,或者“调戏妇女”时,会说要“亲上一圪蛋”、“摸上一圪蛋”,更过分的是说要“透上一圪蛋”,那意思就是要“演习周公之礼”了。 ![]() 郭孟伟,68届初中生,1969年从北京31中赴内蒙古,做过农工、汽车修理工、拖拉机驾驶员。1976年病退回京做工,1978年秋考上大学。毕业后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政策研究室工作。现已退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