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配药记

 hschen58 2022-04-23

图片

今天,是浦西“封闭”第23天。

我在“浦东”的几个朋友,已经“封闭”了一个多月了。

在浦西“封闭”的前一天。

我干了一件最“英明”的事情。就是花了一天时间,给我妈配足了三个星期的药。

原以为,浦西也就打四天的“比赛”。三个星期的药,怎么也吃不完。

谁知道,“比赛”被拖到了,漫长的加时赛。

三个星期的“加时赛”,过去了。

老妈吃的药,也终于“弹尽粮绝”了。

对患者来说,饭是铁,药是钢啊!

我与瑞金医院神经内科汤主任联系后。热情的汤主任,马上给了我一个瑞金医院线上购药的链接。

可惜,我妈要吃的药,线上医院还没有。

那,怎么办呢?

汤主任,又给指了一条希望的路。社区的志愿者或者患者家人,只要开好社区证明,就可以去瑞金医院门诊配药。

真是。车到山前,必有路。

有证。条条道路,通瑞金。

我知道社区的志愿者,这些天已经忙的贼死了。

还是我,自己去吧!

我已在家“足不出户”,呆了三个星期。

人“关”久了,真的可以“关”傻呢!

在家天天看手机。关于“奥密克戎”,真的、假的、夸张的、瞎编的各种信息,充斥着手机屏幕。

“奥密克戎”,这个病毒。

现在,已是让人谈虎色变。我这个只信科学和常识的人,心里也蒙上了一层恐惧的阴影。

但老妈没药了,害怕也得去啊!

昨天早晨八点,我向社区的同志进行了申报。

九点,社区就开好了,去医院配药的证明。

我可以,足出户了!

甚至,还有了一点小小的兴奋和喜悦。

这就是,传说中的“放飞”吗?

为了去医院,我戴了两个口罩。一个还是,大名鼎鼎的N95。

仔细想想,自己也快成了,胆小怕死的半个神经病了!

已经三个星期,没有迎着朝阳,出过家门了!

一出门。朝阳,穿过一层薄雾罩着的蓝天,显得十分刺眼。

不仅,眼睛很不适应。

甚至,腿脚也是软的。

院子里的树,全都绿了。

一些不知名的花,居然悄悄地谢了。

在小区的大门口,我碰上了同事小史。小史在社区做志愿者。

由于全市的公交车、地铁都停了。我打算骑着小黄车,去瑞金医院。小史看到后,硬是拦住了我。他要开车,送我去瑞金医院。

我问了,门口的保安。

保安说,凡是去配药、送病人的车,社区都会给开证明的!

哦,还有这样的好事!

小史,很快就开到了车辆出行证明。

去瑞金医院的路上,基本上就没有车。平时得跑一个小时的路。20分钟就到了。

小史说,他要在医院门口等我。

我坚决没有同意!我给他说了心里的大实话!

我一个月没有健身了,没有游泳了。

好不容易,出来了。我想骑着小黄车回去,乘机健身锻炼一下。

告别了小史。我进了瑞金医院门诊大楼。

进门手续,非常简单,保安只要看一下健康码就行了。

瑞金医院大厅,基本没有人。

我突然觉得,人们以为最危险的地方,往往却是最安全的!

这就像,台风中的“风眼”!

以往,几十个自动挂号机,全部都停机了。

二十多个挂号窗口,现在只开了两个。

但挂号的人,一点也不多。

跟“封闭”前,瑞金医院挂号的人相比,那真是“九牛一毛”!

神经内科,在五楼。

我前面只有三个人,而且都是给家人配药的。

年轻医生的态度格外好,主动说帮老妈把额度用足,开了三个星期的药。

我真正体验到,患者少,就是好!

医生给患者看病的时间充裕了,其态度和耐心,也会好的出奇!

所以,一切美好的事情,都是有前提和条件的。

面对,医院“百年不遇”空荡荡的等候大厅。

我请年轻的医生给我拍个照,这也算是在这个特殊时期的纪念!

办完了“配药”,这个正经事。

我就要开始,用足、用好“通行证”了。

要,让它的边际效益最大化!

我扫码了一辆小黄车。

“割草打兔子”,开始了健身副业!

骑车,去哪里呢?

我选定了“魔都”的标志:

淮海路、南京西路、北京路。

一路上,除了偶尔驶过的“小哥”和个别车辆,没有一个行人。

只有我一人,慢悠悠地骑着小黄车。大饱游览魔都市容的眼福!

真没想到,去医院配个药。

我捡到了一个,独享空城的大皮夹子!

淮海路也好,南京西路也好,北京路也好。

真的是,空旷无一行人。

可见,市民是严格遵守了“足不出户”。同时,也体现出了市民的自律和素质。

我一个人,站在马路上,放心妥妥的,用手机拍照。

这可是,平时熙熙攘攘,人潮涌动的淮海路、南京西路、北京路啊!

虽然没有行人,但所有路口的

红绿灯,跟往常一样,按时交替闪烁着。

但。

仍然,觉得很奇怪!

甚至,怎么看,怎么别扭!怎么看,怎么不像昔日的魔都!

映入,我眼帘的。

路两旁的商场、个个紧闭着门面,透露着死沉,没有了灵气。

空旷的马路,原有的魔都韵味,完全荡然无存!

这空空荡荡的景象,就像是一个三线城市的开发区!

而且,还是我最熟悉的,人少空旷的大西北。

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了人气!

人,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宝贵的因素!

商业繁荣,是靠人气旺盛,置頂出来的!

没有了人,没有了人气。一切就面目全非了!

我骑着小黄车,带着配好的药。一路骑回了小区。

大门口保安,笑眯眯地对我说,回去后,马上做消杀啊!

我响亮的保证,一万个放心!

在家门口的走廊,我将外套、牛仔裤、鞋子、袜子全脱了,只剩了一条内裤。

拿着社区配置的乙醇消毒液。挨个反复向外套、牛仔裤、鞋子喷洒!

然后,再扔到洗衣机去洗!

我知道,这可能防护过度了!

但,万一被天外飞来的“羊”砸上!就对不起家人和邻里了!

因为,现在的政策是:一“羊”,牵系着小区上千人!

所以,“我为人人”。

是当下,一个合格的小区邻里,必须的公德啊!

 “封闭”以来,魔都的市民,体现了强大的商业互助文明。

不仅,冒出了成千上万个“我的团长,我的团”!

而且,小区邻里之间,在守望相助中,还衍生出了“小区命运共同体”的忧患意识!

小区男女老少齐上阵,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防火,防盗,防“羊”!

但,火好防,贼好抓。

就是防不住,天上掉下的“羊”、“羊”、“羊”!

小区人都知道,只要天上掉下一只“羊”,砸到小区。

整个小区,上千人也好,上万人也好,这14天的日子,就又要重新计算了。

被“羊”砸上的人也好,小区邻居也好。

人人心里,那都是烦啊!躁啊!闷啊!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帖子,一个小区的一位妈妈被“羊”砸上了。

这位妈妈,在小区群里写了一段话。

各位邻里朋友,我是含泪带着负罪感给大家道歉。

搬到小区已经八年了。说实话,以前,我基本上不认识邻居。但在这“封闭”的17天里,我认识了无数好邻居。

大家守望相助,一起“团菜”,相互鼓励。做核酸时,大家为了照顾我家孩子上网课,总是让我孩子优先做核酸。

这17天,我真正理解了邻里间守望相助,是最为珍贵的。

当得知自己“阳”后,在郁闷的同时,我更有一种负罪感。觉得我一个人,又拖累了几千人。对不起大家,对不起好邻里。

在这里,我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歉意!

小区群里的邻里,没有人去责怪这位妈妈。

大家反而,一个接一个地鼓励她,安慰她,祝福她早日健康!

“封闭”期间,许多小区这种“小区命运共同体”的忧患意识,守望相助精神,确实难能可贵!

四天前,我们小区,又从宇宙天外飞来了一只“羊”!

所以,我完全能感同身受!

我将昨天,给老妈配药的全过程,像流水账一样,全部记录了下来。

我知道,原汁原味的记录,就是未来真实的历史!

哪怕,只是一个市民,在“封闭”期间,配药的全过程!

一滴水,见太阳!

图片

瑞金医院大厅

图片

瑞金医院二楼大厅

图片

我独自一人在患者等候大厅

图片

关闭的南京西路地铁口

图片

南京西路

图片

南京西路

图片

南京西路

图片

北京西路

图片

北京路

图片

北京路

图片

静安寺

【以下是我写过的文章,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都是浓缩的历     史,现实的写照。点击题目即可阅读。】

老兵爷爷的泪
这一次没考好,下一次呢?

热身,准备打“封城”的下半场

我的'脑残”妈妈
敬重你,自食其力的拾荒人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小店,将悄然倒下(百万级阅读量)
“小哥”,快跑
护工陈阿姨,总能给人带来思考(百万级阅读量)
护工陈阿姨,她还好吗?(百万级阅读量)
护工陈阿姨(百万级阅读量)
父亲的户口(百万级阅读量)
“公主”的临时户口(百万级阅读量)
一枚公章(百万级阅读量)
武汉,飘来“半粒灰”百万级阅读量)
一个绝版高尚的人(百万级阅读量)
我的工匠兄弟
好人
有学问的前辈
老前辈
儿子的学费打了水漂
一个小病毒,撂倒一个大行业
谢谢,百姓的贴身卫士
口罩,多彩的江湖
呼吸,呼吸,一切为了呼吸
跨越太平洋的神奇口罩
老爷子,别哭
五味杂陈
唉,谁都有这一天
母亲,越来越“不明白”了
唉!让人又爱又恨的“群聊”
夺命的客车
土“砖”,敲开了国际“大门”
特殊的学费
一个“草根”行业的故事
让心颤动的永恒瞬间
父辈的情义
小田有工作了
小田失业了
公章的律动
母亲的阳台
我的“文盲”兄弟,帮我考大学
父亲节,特别的告慰
劲草,在疾风中生长
给八十五岁的妈妈写篇作文
“黄豆官”在福建
总经理为你流泪
士兵探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