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本好书|读书的目的与心境养成

 ZHANGJUN373 2022-04-24

如同知识的无穷尽一样,知识的载体——书,不管是电子书还是纸质书都多到了难以计数。

也就是说,一个人用尽毕生精力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所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都是有选择性地去读,有目的地去读。

当然,每个人读书的目的都是不一样的,马克思为了写好资本论,每天都坚持到英国博物馆读书查阅资料,常常情不自禁地用脚来回擦地,以至于时间久了,他的座位下的水泥地被擦出了一道印子,被人传颂为马克思的足迹。

战国时期的苏秦,为了学到治理国家的本领,他勤奋学习,刻苦读书,实在读累了的时候,就想出了一个头悬梁锥刺股的办法来防止瞌睡和走神,当然典故在流传过程中也许被人为夸大了,但他刻苦读书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如今时代不同了,随着电子书的出现,我们可以随时通过搜索引擎找到任何想要得到的书,而且还可以通过搜索找到同类的和相关联的书。

对于,青少年来说,我觉得课外读物可以多看看关于人与自然一类的书,以便对养育的我们大自然有个比较全面的认知,再就是多读一些比较经典的文史类的图书,因为这类图书可以更好地塑造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除此之外,青少年应该谨慎网络阅读与社交,由于网络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源,真真假假有时候连成年人都难以辨识,更别说未成年的孩子,所以说多读经典才能练就一双辨识真伪的火眼金睛。

读书的目的,往往是由个人兴趣及工作生活需要所决定的。青少年可读的书尽管非常多,但因为学习时间比较紧张,课外阅读因此也很难满足自己的兴致和爱好,所以如何选一本适合的好书还是非常重要的。

至于具体到哪一本书,这还需要根据个人情况量身定做,硬要推荐一本难免会失之偏颇。

对于成年人来说,阅读的空间可就更广阔了,因为信息化的发展,知识的养料已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之上,包括政府机构网站、专业学术机构网站、各种专业期刊及报刊,以及电子书读物,都可以是很好的阅读平台。

也正是有了这些专业平台的后盾,我们对社交平台的各种信息流就会产生一种基本的辨识能力。

最后一点很重要,阅读跟吃饭是一个道理,是一个吸收和消化、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所以对于海量的信息流选择性地留意一点就行,就算对于一些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也应该适当自我克制,否则,人就会陷入一种类似“网瘾”的病理性状态,不仅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还可能带来颈椎病、肥胖甚至心脑血管等方面的疾病。

对于阅读的感受,我们通常都会感觉一本书读一遍就会有一遍的收获,特别是一些经典佳作。这正是因为人的认知和心境不断改变的结果,所以高效的阅读不仅可以使人变得深沉而睿智,而且可以不断地改观人的思想境界,进而影响人的行为能力。

壹点号涩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