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 思】 又见四月天,清华园里草长莺飞、繁花盛开。在机械工程系系馆,那间堆满了书籍、资料的院士办公室,却再也无法等到它的主人。 4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焊接工程教育家和焊接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潘际銮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17岁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西南联大;21岁留在清华机械工程系任教;25岁受命参与筹建新中国第一个焊接专业;88岁时,他骑着电动车、载着老伴儿,在清华校园里熟稔地迎风前行,被拍下照片、成为“网红”;92岁仍面对镜头,中气十足、充满感情地唱起西南联大校歌。再过几天,这所他热爱、眷恋、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大学即将迎来111岁生日,这位学号“33687”的学生却永久缺席了。 当日,清华大学发布讣告,沉痛哀悼:“潘际銮院士为我国焊接科技和教育事业奋斗一生。” 95载漫漫人生,他有着一连串足以写进教科书的“硬核”成果——中国第一个焊接专业由他筹建;中国第一台电子束焊机由他研制;中国第一条高铁、第一座自行建设的核电站,是他在担任焊接顾问。他的科研成果产值巨大,被誉为“中国焊接泰斗”。 一个又一个关键焊点,他始终把初心与使命扛在肩上,把青春、事业,乃至一生都与祖国需要紧紧焊在一起:“我们每个人都要奋发而为,为国家、为人民做事,错不了!” “国家需要什么,什么难,我就干什么” 1927年,潘际銮出生于江西九江的一个铁路职工家庭。抗日战争前,家境虽然清贫,但一家人和和睦睦、无忧无虑。 一切美好因战争而止。 “10岁的时候,日本人向我家乡进攻,父亲就带着我们一家逃出了江西,像难民一样颠沛流离。”生前回忆起这段岁月,潘际銮总是难掩伤感。 童年时期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亲身经历,让潘际銮深深地懂得,唯有努力学习,自立自强,才能报效祖国,让中华民族强盛起来。 1944年,潘际銮考入西南联大机械工程学系,并在联大三校复员北返后转入清华大学机械系继续学习,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1950年,他被推荐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师从苏联著名焊接专家普洛霍洛夫,从此一生与焊接结缘。 “学焊接?焊洋铁壶、修自行车吗?”有人如此嘲笑。他却不以为意:“这个有用!” 70多年潜心耕耘,他用一个又一个重大科研成果证明焊接技术在国家发展中举足轻重。 1987年,潘际銮接受国务院委托,担任秦山核电站工程的焊接技术顾问。他一面制定严格标准——每项焊接都要做工艺评定,不合格的不准上去;一面培养优秀焊工——从100多名焊工里通过考试选拔24名优秀员工,集中培训、考核合格后分组开展焊接工作。先生生前很是骄傲:“秦山核电站发电至今,主要焊接结构从来都没有出过问题。” 2005年,我国首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开工,铁道部邀请潘际銮做焊接顾问。3800个焊接头,潘际銮带领团队制定规范、开展实验。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80岁的他还架着软梯子爬到20多米高的高架桥上看工人焊接。在潘际銮和其团队的努力下,经过大量焊接后铺设的钢轨,没有任何连接缝隙,保证了线路的高平顺性,而且减少了钢轨与列车车轮的磨耗,为后来我国高速客运线钢轨的焊接和热处理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2016年,看着焊工们经常爬得很高,被强光伤眼睛,被烟尘伤肺,潘际銮着急、心疼。在研发出无轨导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并申请专利后,年过九十的他应用推广,每个月出差三四次,去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协助他们对机器人的技术进行深化。 “中兴业,须人杰”,西南联大校歌中的奉献精神,贯穿了潘际銮的一生:“国家需要什么,什么难,我就干什么。” “抓投入不如抓学风,抓学风是最好的投入” “漫步在南昌大学前湖校区的校园中,我们一定会见到'潘际銮’这个名字,也许是1栋学生公寓南侧的'际銮书院’,也许是正气广场西侧的'际銮路’……”4月20日凌晨,南昌大学发长文悼念缅怀老校长潘际銮。 “南昌大学校长”——这是潘际銮生前最引以为傲的身份之一。 1993年,已经66岁的潘际銮应邀回到家乡,出任新组建的南昌大学校长。彼时的江西高等教育,处于“三无”状态:无重点大学、无学部委员、无博士点,高教人才短板严重制约发展。 相关信息显示,拟聘请潘际銮之初,江西省有关领导曾向他表示,为了不影响他的学术活动和健康,哪怕去挂个校长的名、不做事也行。他的回复则是:“要么不去,要去就得有名有实。”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向随和的潘际銮展现出了改革者“铁腕”的一面。 在任十年,他试图把西南联大的办校理念和方式,把自己治学科研的心得体会,“焊接”到南昌大学上去。他不直接掌管学校的财务和人事,而是强调“抓投入不如抓学风,抓学风是最好的投入”,推行学生“三制”——一是学分制,修满学分可以提前毕业,未按时修满但努力学习的可以延长年限;二是滚动竞争制,把奖学金从落后的公费生转给优秀的自费生;三是淘汰制,评审不及格的学生要被开除。 在他的带领下,2002年,南昌大学成为江西省唯一一所“211工程”大学。而对于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校学习时被锤炼过的学风,则变成了走上岗位后工作时的作风。 工作20年后,南昌大学一位1994级学生如此感悟:“当年被潜移默化深植于心的那些理念——实干、勤恳、认真、拼搏……一路帮自己走了很远。” “大气、大爱、大先生。”南昌大学校长周创兵如此追忆潘际銮:“他那'为学勤勉严谨,为事精益求精,为人低调谦和’的示范,塑造着南昌大学莘莘学子的品格、品行和品位,不愧为心怀国家的'大先生’。” “一个人,一辈子,做点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才是生活的目的” 成果斐然,荣誉等身,潘际銮对这些却毫不在意。他在乎的,只是做事。 “潘先生是一个对名利特别不敏感的人。”采访中,他的老友、学生,以及采访过他的记者,不断对我们讲述着这位老人的拳拳赤子心—— 他曾反复告诫在校任教的学生:“你就默默无闻地干,自己去争取课题,别指望在学校拿钱。” 他的家中清简至极,老旧的家具,沙发罩由别针固定,水杯是一个原本装速溶咖啡粉的玻璃瓶。最贵重的东西,就是他和夫人的两台电脑。 一辆银灰色的电动车,是他80岁时学生送的礼物。以前,他的电动车是一辆笨重且经常出毛病的“老古董”。 有一次记者约访,不巧下了大雨,骑车前来的他和夫人被困在了路上。记者正在焦虑,却看到微信上视频电话打来,两位老人挤在小小的视频框里,争相说抱歉…… “我总觉得一个人,一辈子,活这么几十年,做点对人类有意义的事情,才是我们生活的目的。我在活着的时候,做了一些对人类有益的事,对我来讲是很大的欣慰。如果我平平淡淡过去了,就关心拿了多少钱,做了多大官,我就不欣赏那个。”生前的一次采访中,潘际銮如此阐释自己的人生观。 斯人已去,精神长存。 清华大学焊接馆一间实验室的墙上,挂着潘际銮写给团队的几句话:“知难而进,勇于攀登;团结合作,共同战斗;只求贡献,淡泊名利。”这几天,年轻老师、学生做实验路过时,总会抬头再望一眼这殷殷的嘱托。 而在不远的门厅墙上,一连串名字在闪光,“潘际銮”三个字名列其中。一生笃行,他将自己与祖国的需要焊在了一起,也把中国学人的精气神焊进了后人心底。《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24日 04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