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火炮定位雷达

 天童老僧 2022-04-24

世界上最早的快速火炮定位雷达是美国休斯飞机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AN/TPQ-37雷达。

这种雷达专门用于给火箭炮定位。它可设置在敌人炮火的最大射程之外,不易被对方炮火摧毁。它的定位速度很快,只需跟踪飞行中的炮弹几秒钟,就可以测定出火炮的位置。

这种雷达能同时跟踪多个目标,甚至在敌人实施拦阻射击时,天空有大量的炮弹或火箭弹飞过时,它也能很快测出各门火炮或火箭炮的位置,并把数据显示出来,以便迅速组织火力进行反击。

这种雷达还能为友军的火炮进行校射。AN/TPQ-37雷达是一种机动式雷达。天线装在拖车上,由一辆卡车牵引,卡车还载有一台4000赫兹、6万瓦的发电机组。雷达操作组由8~12人组成。雷达采用相控阵体制,波束水平快速扫过一个90°的扇形区,就会触发目标识别波束,并进行自动跟踪。

测炮位时,雷达采取对敌工作方式,只跟踪距离越来越近的炮弹;作校射时,雷达采取对友工作方式,只跟踪距离越来越远的炮弹。雷达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程序都由计算机控制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自行火炮

文章图片3

1914年,俄国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门安装在卡车底盘上的不需外力牵引而自行运动的76毫米自行高射炮。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在3年时间内生产的31000辆自行反坦克炮,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战后,自行火炮有取代牵引火炮的趋势。自行火炮按行驶方式可分为轮式和履带式两种,按装甲防护程度可分为全装甲式、半装甲式和敞开式。

其最突出特点之一是机动性好。一般的自行火炮最大时速达30~70千米,最大行程可达到700千米,具有极好的越野能力,能协同坦克和机械化部队高速机动作战,可执行防空、反坦克和远、中、近程对地面目标攻击等任务。

二是火力强大。使用数辆自行火炮便可迅速形成防空、反坦克和对地面攻击的合理而有效的火力配备系统,可根据目标的不同,最大程度地发扬综合性火力。三是防护力强。

自行火炮吸收了坦克装甲防护好的优点,特别是现代自行火炮大都采用坦克、装甲车底盘,履带驱动,车体装甲厚度达10~50毫米,而自身又较坦克轻便灵活,所以可以安装比同样底盘的坦克更大口径的火炮,构成高度机动、火力强大而自身保护能力较强的一种火炮,在战争中起到过去的牵引式火炮无法起到的作用。

文章图片4

“巴黎大炮”

文章图片5

1918年3月23日清晨,法国巴黎突然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每隔15分钟,就有一次震耳欲聋的爆炸。

这一天,巴黎遭到了21次重炮的轰击。这些炮弹是德国的一门巨炮发射的,这门从3月23日至8月9日,德国从不同方向断断续续向巴黎分射了300多发炮弹,其中180发落在市中心,140发落在郊外,导致巴黎市民伤亡1000余人。“巴黎大炮”的射程达到了120千米之遥。

它的炮弹主要在同温层中飞行,射角是53°,初速为1700米/秒,最大弹道高达4万米。当炮弹进入同温层时,它还有1000米/秒的速度,这时弹道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恰在45°左右。

炮弹在同温层中飞行约100千米,然后重新进入对流层落到地面,击中120千米以外的巴黎。“巴黎大炮”的口径为210毫米,炮身长37米,若把炮身竖立起来,它的炮口要高过10层大厦的楼顶。这样长的炮身,用一般的炮架是支持不住的,炮身的重量就足以使其变形。

因此炮身后半部加了一个支架,用很粗的钢杆通过支架拉着炮身的前半部,同时又与后面的炮身尾部相连。该炮的炮弹重达120千克,具有远射程弹丸外形。弹丸后部有两排突起,使它沿着火炮的膛线运动。为了使炮弹能得到1700米/秒的初速,每发炮弹的发射药就需200千克。

由于膛压很高,火炮发射时“巴黎大炮”1918年3月23日清晨,法国巴黎突然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每隔15分钟,就有一次震耳欲聋的爆炸。这一天,巴黎遭到了21次重炮的轰击。

这些炮弹是德国的一门巨炮发射的,这门巨炮因轰击巴黎而被人们称为“巴黎大炮”从3月23日至8月9日,德国从不同方向断断续续向巴黎分射了300多发炮弹,其中180发落在市中心,140发落在郊外,导致巴黎市民伤亡1000余人。“巴黎大炮”的射程达到了120千米之遥。它的炮弹主要在同温层中飞行,射角是53°,初速为1700米/秒,最大弹道高达4万米。

当炮弹进入同温层时,它还有1000米/秒的速度,这时弹道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恰在45°左右。炮弹在同温层中飞行约100千米,然后重新进入对流层落到地面,击中120千米以外的巴黎。“巴黎大炮”的口径为210毫米,炮身长37米,若把炮身竖立起来,它的炮口要高过10层大厦的楼顶。这样长的炮身,用一般的炮架是支持不住的,炮身的重量就足以使其变形。

因此炮身后半部加了一个支架,用很粗的钢杆通过支架拉着炮身的前半部,同时又与后面的炮身尾部相连。该炮的炮弹重达120千克,具有远射程弹丸外形。弹丸后部有两排突起,使它沿着火炮的膛线运动。

为了使炮弹能得到1700米/秒的初速,每发炮弹的发射药就需200千克。由于膛压很高,火炮发射时

炮王—多拉火炮

文章图片6

1935年,大力扩军备战的希特勒下令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研制口径为700~1000毫米的大国炮,作为攻克法国的马其诺防线之用。

虏伯兵工厂经过长达8年的研制,到轨1942年初终于制成了一门世界上最大的巨炮。这门炮的口径为800毫米,炮膛内可蹲下一名兵。

德军炮兵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多拉火炮”平1942年3月,希特勒在多名元帅和将军的陪同下观看了这门火炮的试射。

火炮先是发射了1枚7吨重的炮弹,随后又发射了1枚4.8吨重的炮弹多拉火炮是个超级庞然大物,身管长达32.48米,身管重400吨。

火炮全长42.9米,高11米,总重量达1329吨。运输时需将身管、炮尾、炮等部件拆卸下来,分车装送。装运整个火炮需要60节车皮。安装则必须使用大型龙门吊车,安装好一门炮需要1500人工作30天左右。

多拉炮班的编制多达1420人,由一名陆军少将指挥。加上另外进行空中掩护的2门高炮,以及其寸他维修和警卫人员,总共需要4120人为它服务。多拉火炮曾在东征苏联及波兰的战斗中使用过,曾向塞瓦斯托尔市区的7个目标发射了48发炮弹。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和莫洛托夫城的战斗中,则分别向两个城市发射了18发炮弹。在大战快结束时,还参与镇压过华沙起义。大战结束后,该炮被盟军解体,化为一堆废钢铁。

文章图片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