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羊羊(广州) 虽然姐姐很快反应过来换了个词语,但她停顿的那半秒钟里,我猜到了她差点溜出来的那句话。如果不是姐姐这次的不小心,我永远不知道我在母亲眼里是什么形象。 托亲戚帮忙关照,母亲这几年跟随父亲在一家小单位里做些清洁和整理花园的工作。单位给他们安排的宿舍是一个单间,面积不大,平时老两口住起来倒也还过得去,但遇上儿女们去串门,就显得拥挤不堪。但即便如此,母亲还是住得很安心,毕竟是属于她和父亲靠自己劳动所得换来的自由空间,这跟住在儿女家里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因为居住的小区离父母只有五分钟的路程,我常常下班了就去父母的宿舍坐一坐,陪他们聊聊天,买菜买水果的时候顺便给母亲带一份,努力想做一个贴心的“小棉袄”,尽可能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报答。眼看父亲年纪大了,身体渐渐不如从前,有时候他也表现出想退休回家休养的念头,我于是跟姐弟们商量,不如大家一起凑钱给父母在离大家都近的地方买一套房子,一来大家可以经常走动,二来免去父母和新婚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可能产生的尴尬和矛盾,再说老人家只要身体健康允许,谁不愿意自由一点呢?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的建议和设想暂时没能得到支持。我了解母亲的性格,只要父亲一退休,没有了具体可做的事情,她就会各种胡思乱想,想法一多,忧愁、焦虑就尾随而来,看到孩子们有啥不好的习惯,她难免又要念叨。若是这样的状态下跟儿女们生活在一起,时间久了自然产生矛盾,既不利于老人家身体健康,儿女们压力也大。我观察过父母的言语表情,看得出来他们是很渴望拥有自己的住所的,但嘴上总是否认,我知道他们是怕花了孩子们的钱。于是我跟老公商量,要不给父母买个二手小公寓,问题就解决了。老公也同意我的想法。 于是我一有空就在网上寻找附近的房源,但未能找到合适满意的,因为不是特别紧急,买房又是个比较大的事,心想就慢慢来吧。上星期照旧下了班去看母亲,一进门发现满屋狼藉,很多家具都清空了,地板上放着一堆打包好的箱子袋子,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见我愣在那里,母亲告诉我,单位里有新的物业公司进驻,公司与父亲之间没达成一致,正好父亲也觉得体力有些跟不上了,所以干脆停下来好好休息一下。 我怪母亲不早些告诉我,我好加快进度去找房子。母亲说还是回去跟儿子住,将来帮忙带孙子。我觉得也对,弟媳是个乖巧的姑娘,性格温顺,善解人意还特爱笑,人也勤快,心想母亲有这样的儿媳妇,一起住也算是享福了。母亲搬回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常给她打电话,听她语气轻松欢快,我知道我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前几天大姐的一个电话让我知道了母亲的真实感受。她告诉我在一次散步闲聊中,母亲流露出想回老家的想法。大姐问她是不是跟儿子闹矛盾了,母亲摇头。大姐劝她,既然没矛盾,就别急着回老家,眼下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几个孩子都是有工作单位的,非紧急必要的事情不能离穗,没有条件开车送他们回家,坐火车有被感染的风险,回到家也要居家隔离一段时间,隔离期间住在哪里?家里的老房子已经十多年没有人住了,四周都是杂草杂树,有些地面还被树给拱破了,根本无法住人,现在回去,太不切实际。母亲于是不再说话,默默朝前走了。 大姐的电话刚挂,弟弟的电话就来了,也是说的同一个事。我向弟弟了解母亲在家的情况,弟弟自己也想不通,为了让母亲多休息,也为了给刚怀孕的弟媳做一些合她口味的食物,他每天早起做早餐、下班回家亲自下厨,虽然很累,但也很满足,他在尽自己的努力平衡母亲与妻子之间的关系,一家人也算和和睦睦,不知道母亲突然提出回老家是什么想法。我当即就猜到了母亲想“逃离”的原因。母亲劳累一生,从来没有坐享其成被人服侍的习惯,她喜欢通过劳动实现自己的价值,即使是在孩子们面前。结婚前几乎从不动手的儿子突然变得如此勤劳,自己反而成了无事可做的“闲人”,母亲也许怀疑自己的能力没得到儿子的认可,难免心里有落差。弟弟一肚子委屈,不知道怎么好心就办了坏事。 跟老公商量后,我决定在另一个家完成装修后,请父母搬过去跟我们一起住。二姐忙打断,说母亲绝对不会去的。我知道老公对我母亲非常孝顺,不存在嫌弃一说,肯定有其他原因。二姐开口想说,转而马上停顿了一下,说母亲不习惯我们的作息时间,受不了我们熬夜。从二姐的停顿里,我知道这不是真正的理由。在我的逼问之下,二姐转达了母亲的说法:“老三爱顶嘴,我受不了。哪怕只有她这一个女儿,我也不会跟她住一起”。 我握着因为打电话四处张罗母亲住所而发烫的手机,心里一片冰冷。回顾长大后与母亲的这些年,虽然因初中毕业后被迫停学的两年里,我对母亲有许多不公正的评价和冷漠的态度,但随着长大懂事,我渐渐明白了母亲的不容易,也很悔恨自己对母亲造成的伤害,于是开始尽自己所能地弥补她。在上卫校的那几年里,我一直做家教贴补自己的生活费用,每个学期都被评为优秀学生获得奖金,实习期间没日没夜地上台,以手术参与量第一的工作表现史无前例地以学生身份领取科室奖金,下班后就在医院的保健科里给客人沐足赚外快,处处勤俭节约,除了必需的生活用品,剩下的钱全部存起来,仅仅毕业一年,在月工资一千的情况下我存了两万块钱,在回家过年的时候给母亲奉上了我的第一笔“孝心”。在当时的农村,外出打工的孩子把工资全部交给父母就是最大的孝顺。当全家人都对我这个“说话刻薄”的老三刮目相看时,我却在哈哈的傻笑中转身偷偷抹去满脸泪水。 我的出生是伴随着家里老人的“又是一个女儿”的叹息声和两行冷泪而来的,从记事起,就老听着别人说“老三不如俩姐姐好看”、“小女儿脾气最不好”等负面评价中长大,于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我比俩姐姐更努力读书、更卖力干活,处处都不想落后于她们。一个孩子,越是渴望得到认可,就对父母的评价越是在意,若再多努力都没有被看见,心中的委屈自然就化作“倔强、愤怒、叛逆、抵抗”等消极方式宣泄出来,外人看来不懂事的孩子,其实心里有不懂得表达的委屈。 前些日子看电视剧《人世间》,有一场儿子与父亲争吵的戏,儿子哭诉他从小到大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向父亲证明,自己并不比哥哥姐姐差,但他永远生活在哥哥姐姐的光环之下,自己拼尽全力做到了自己的最好,父亲还是对他不满意。男主人公痛彻心扉的呐喊与痛哭让我找到了强烈的共鸣,坐在电脑前我哭得不能自已,为自己几十年后终于被人共情,即使这共情只是源自电视剧里的虚拟人物,而非身边最亲近的人。 如今我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早已过了凡事都要争强好胜来获得父母关注的年纪,我兴致勃勃为母亲安排住所的初衷,是真的希望母亲能过得好一些,不管是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可现在,我那满腔热情的美好愿望,在母亲无情的拒绝中显得多么讽刺可笑啊。母亲,您的小女儿纵然有跟您顶嘴使您生气的时候,可她到底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事,让您如此决绝?即使有,作为母亲,你还是可以狠狠地教训她一顿,为何要把女儿当外人一样客气对待?您是否思考过您的小女儿,她为何总是学不会温柔?在我们姐妹尚年幼的时候打架,您总是不分青红皂白把因为战败而嗷嗷直叫制造噪音的我抓起来就揍一顿,刚被姐姐打完又被您打,您想过我的感受吗?年幼的我都明白打架双方都有错,但为何您总是把惩罚的巴掌打向我?一个毫无反抗能力的孩子,只有竖起她身上所有的刺来保全自己。当我身上也开始有您的影子,在孩子不听话时拿出棍子,您却叫我要做一个温和的母亲。我于是笑着问您,小时候您为什么老打我,而且从不告诉我错在哪里?您却忘了以前对我的“不公待遇”,说起很多对我偏爱的往事,我于是再不提起。我知道您为我付出了许多牺牲了许多,带大了我又帮我带大孩子,您的恩情我永远报答不完,可是您知道吗,很多您忘记了的事,您的孩子还是会清清楚楚记得!她并非要刻意记恨您,而是她的人生因这些不愉快经历受到了长远的消极影响! 我遥远的母亲啊,您不知道,您的女儿曾在八岁本该无忧无虑的年龄里写下一封又一封的“遗书”,以致于后来的很多年,生命的背景色都是一片灰蒙。十八岁,她摔断了前臂,倔强的她没有想过给您打电话,而是独自去了医院,在两个身强力壮的骨科医生的牵拉下做了手法复位术,剧烈的疼痛没有令您的女儿害怕,她全程默默忍受没有发出过一声叫喊,直到放暑假,她才不得不绑着绷带夹板出现在您面前。十九岁,她在课堂上突然发病,又是独自去了医院,医生丢过来一句冰冷的“叫家长准备几千块钱做手术吧”。在做好独自做完手术再回家的决定后,回校的公交上她终于泪流满面,并不是因为害怕手术本身,而是觉得人生第一次面对如此大的事情,除了偷偷向姐姐要钱外,竟要独自承担一切压力;三十岁,被医生误诊为“怀疑癌症”,在以为时日不久的绝望中,您的女儿同样选择只把这个人生最大的坏消息告诉姐姐。因为从小习惯了怕您说她给您惹麻烦,怕您怪她闯了祸要花钱,她从来只报喜不报忧。在渴望被关注的驱使下,她逐渐形成了“讨好型”人格,经常为得到他人的认可而委屈自己做不愿意的事情……您可知道您女儿如此坚强的背后,是来自内心深处无边无际的孤独? 我熟悉的母亲啊,一个在不被肯定、孤独中长大的孩子,她如何能不经历成长轻轻松松就变成一个温柔、懂得去爱的人?只有当自己成为母亲,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许多疑惑和难题,特别是发现我那青春期的孩子也跟年少的自己惊人相似,有苦独自承担时,我才开始意识到我的教育方式很多来源于您,我的孩子有可能和我一样成长为一个内软外硬的“小犟驴”,我感到真切的害怕、自责、迷茫,陷入深不见底的焦虑,我才开始懂得一定要积极自救,于是,我翻阅儿童心理学、教育学书籍,购买网课,面询专家,向优秀的家长交流取经……慢慢地,我学会去放下强硬的伪装,有意识地练习改变自己,向孩子示弱、与孩子谈心、把命令变成商量……我看见了自己的改变带来亲子关系向和谐发展,当我那之前“不愿意跟你说话!”的青春期孩子开始给妈妈倒水泡脚、帮忙做家务、嘱咐妈妈要早睡别熬夜时,我又一次泪水决堤,我并非天生薄情强硬,我原来可以变得温柔、可以被接纳! 我沉默的母亲啊,当我终于明白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如此巨大,我就决心一定要通过学习努力超越它。我是多么渴望能与孩子们无话不谈亲密相伴啊,这也许是一种弥补、一种治愈、一种自我救赎!可是,我的母亲,我要如何弥补跟您之间的裂痕呢?我撕心裂肺地哭诉自己是被接受者、模仿者、承担者,要您对我们今天的隔阂负全责?不,您和我处于不同的环境和角度,我们未必能互相理解。我也没有信心靠一场谈心就能跟您达成共识,毕竟这挫败感早在幼年时期就在我心里生根发芽了。我什么都不能说,只能尽量调整自己。《人世间》里,那一对父子最后是如何重归于好的,您知道吗?父亲突发疾病,医生告知准备后事。坚强的父亲坚持着回了家,在人生最后的时间里,一家人躺在炕上,回忆起几十年的点点滴滴,在温暖的笑声中,父子二人自然和解。作为旁观者,我看得到父亲深沉的爱,也看见儿子不善表达却热烈的心,我知道他们之间只是一场会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误会,浓浓的爱始终都在他们之间传递。可是,我的母亲,难道我们之间也要以这样的方式、要等到生命最后的时刻才能和解吗?我要如何让您也看见我,看见我不善表达的背后,是同样热烈的爱?人世间有些最简单朴素的情感,从来不需要语言的修饰和辞藻的渲染,靠体会平常的生活就能感受得到!您的女儿表现就这么拙劣,让您丝毫感受不到她的心意,她做的许多努力都无法抵消她的缺点,以至于让您宁可在遥远的家乡孤独终老也不愿和她同一屋檐?您能跟姐姐说掏心窝的话,就没想过您的小女儿也许也可以理解您吗?您女儿的“顶嘴”虽然不可取,但至少也算一种低质量低水平的沟通,可您呢,克制所有的情绪不让女儿知道,不给女儿改正的机会,这就是您的爱吗? 我孤独的母亲啊,我知道,即使身边有儿女围绕,您的内心依然孤独,不然怎么总把心事藏在心底要靠孩子们来猜?不爱麻烦别人是您的风格,无论我们怎么主动示好,您始终将我们的心意拒之门外,付出使您安心,索取令您不自在。我知道,您一辈子的习惯了,如何改得掉? 我可怜的母亲啊,在我抱怨您不是一个完美母亲的时候,我何尝不知道您又曾是一个多么孤苦无依、忍辱负重的绝望的母亲?如果不是生在特殊时代、不是成长在经济文化都落后的乡村、不是受了重男轻女思想的毒害,凭您的勤劳和踏实,又怎会是今天这般寂寞?您爱唱歌、懂感恩、追求美好、崇尚文明,可生活的重担不允许您享有这些权利,您的所有爱好也许只能随着岁月的流逝幻化成泡影,看着它们逐渐消失在生命的尽头。这些苦,您又要找谁去抱怨呢? 作为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男孩的母亲,学会和他们相处、争取他们的信任让我非常疲惫和吃力,但我仍坚信自己能做到,我还有很多时间、很多机会去实现,可是对于您呢,我的母亲,在您六十几岁的年纪我才知道我们之间原来还藏有一道如此深的隔阂,它不是某件具体的事情带来的短暂影响,而是横亘在我们母女之间很多年的误解,我要从哪里学到化解它的方法,抓紧时间去学会做一个温柔体贴的好女儿、顺从乖巧的好女儿、能给您养心、真正让您满意的好女儿,而不只是提供物质供养和照顾的---女儿? 在经历了许多次泪如泉涌的宣泄后,您的女儿走向了冷静的内省之路。亲爱的母亲,您的孩子深深知道,人世间所有的遗憾唯有爱方能弥补,即使改变自己很困难,她也一定会去做。您知道吗,她正在练习修正自己的缺点,她在书中寻找答案,在凌晨三点的反省和思考中寻找方向。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把握好每一个当下,都会是改变的机会。请您相信,未来的日子,她一定会让您安心,不再孤独。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 作者简介:羊羊,湖南汨罗人,护士,现居广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