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逍遥津之战】五大谜团:第一个正史已有答案,最后两个至今无解

 liuhuirong 2022-04-25

建安二十年(215年)的逍遥津之战虽然规模和影响力比不上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甚至也不如汉中之战、曹丕三路伐吴之战等等,但是在三国历史上却是一场不得不说的经典之战,此战堪称是张辽的封神之战,他的辽神和张八百的外号都是因此而来。

不过此战虽然经典,但是留下的疑云也不少,今天就来谈一谈逍遥津之战的五大谜团:第一个正史已有答案,最后两个至今无解,我们一一来说一下。

第一个谜团:张辽八百勇士是骑兵还是步兵?

这个谜团的争论由来已久,因为袭营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字,要快速突击,也要能快速突围,所以很难想象张辽会以八百步兵去突袭孙权十万大军,因此很多人想当然的认为这八百人一定是骑兵无疑。

事实上这八百人还真是步兵,正史中给出了答案,《三国志-张辽传》明确记载:“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那么为何张辽和李典不以骑兵袭营呢?这个应该是无奈之举,因为当时曹操主力在适合骑兵突击的汉中作战,而东线合肥一则兵力不足,区区七千多人哪有那么多骑兵,二则东线和东吴作战主要以水战为主,曹操也不可能给这么多骑兵给张辽。

第二个谜团:谁是主将?

这个疑问也是由来已久,此战曹操因为主力在汉中和张鲁作战,所以合肥只有七千余守军,守将主要是张辽、乐进和李典三人,战前张辽是荡寇将军,乐进是折冲将军,两人都是同一年(206年)由同一份诏书升迁的,这两者都是级别较高的杂号将军;而且当时两人都有假节(张辽209年假节,乐进214年假节),也就是说两人地位和权力差不多。

战后乐进由折冲将军升为右将军,张辽则由荡寇将军升为征东将军,从升迁幅度来看,乐进的右将军位在张辽的征东将军之上,而且从战役过程中乐进主要是守城来看,似乎逍遥津之战中乐进应该为主将才是,不过更多迹象表明张辽才是主将的可能性更大,原因有三:

第一,《三国志》记载:“太祖大壮辽,拜征东将军。”可见张辽升为征东将军就是因为逍遥津之战中的出色表现;而乐进则只是提到“进迁右将军”,考虑到216年先是曹操称魏王,而后于禁由虎威将军升为左将军,所以乐进的右将军应该是和于禁在同一年升迁的,和逍遥津之战并无多大关系,由此可见215年因战功升为征东将军的张辽才应该是主将。

第二,《三国志-乐进传》仅仅提到“留进与张辽、李典屯合肥”,反观《三国志-张辽传》则是用了很多篇幅大书特书张辽的骁勇。

第三,东吴一方的记载:无论是《吴主传》还是《凌统传》、《潘璋传》等等都只是提到“为张辽等所袭”等等,基本上都只是提到张辽并没有提到乐进。

所以这个谜团其实不难解释,那就是逍遥津之战的主将应该是张辽而不是乐进!

第三个谜团:李典之死

李典在逍遥津之战后几乎销声匿迹,《三国志-李典传》仅仅提到:“年三十六薨,子祯嗣。”不过李典在逍遥津之战中身负重伤后不久不治而亡的可能性很大,原因有二:

首先,率领八百勇士突袭孙权大营的除了张辽还有李典,孙权开始虽然被打蒙了,但很快反应了过来把张辽等人团团围住,张辽和李典只有区区八百人,虽然最后突围,但是没有伤亡是不可能的,从其后孙权撤军追击时只有张辽和乐进来看,李典有可能已经负伤了。

其次,更为关键的是李典死后的谥号是愍侯,曹魏除了李典之外还有夏侯渊和乐进之子乐綝的谥号也是愍侯,愍是个平谥,在谥法中的解释有多种,但是和李典、夏侯渊、乐綝三人最契合的无疑是“在国逢难曰愍(逢兵寇之事)。”

夏侯渊在汉中之战中被黄忠临阵战杀,乐綝在司马懿夺权后淮南三叛中的诸葛诞叛乱时被杀,所以同样谥号愍侯的李典也应该是死于兵寇之事的“在国逢难曰愍”,也就是说逍遥津之战中他在突袭孙权大营时身负重伤以至于不治而亡。

第四个谜团:乐进之死

和李典一样,乐进的死因也是成谜,逍遥津之战后乐进同样罕有事迹,《三国志-乐进传》只是记载:“建安二十三年薨”,这一点很不正常,作为曹操麾下最为勇猛的先锋悍将,每次作战先登的乐进没理由就这样不见踪影,所以可能的解释和李典一样,乐进也在逍遥津之战中受伤再也不能上战场了。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献帝春秋》记载:“张辽问吴降人:\'向有紫髯将军,长上短下,便马善射,是谁?\'降人答曰:\'是孙会稽(即孙权)。\'辽及乐进相遇,言不早知之,急追自得,举军叹恨。”可见出城追击的不光有张辽还有乐进。

这一战极为惨烈,东吴这一边陈武战死,凌统身负重伤只身逃亡,三百死士为了拖住张辽追兵死战不退全部战死,俗话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在双方都杀红了眼的情形下,张辽和乐进一方不可能没有伤亡,所以乐进有可能就是在追击孙权时受了伤,几年后终于还是因伤去世(建安二十三年是218年),但是正史中语焉不详,乐进身负重伤的论证不如李典详实,因此关于乐进的真正死因也是至今无解。

第五个谜团:张辽八百步卒背后是否有陷阵营的影子?

既然张辽的八百勇士是步兵,而且从打法和战役过程来看,这八百人居然能从孙权大军中突围而出,颇有陷阵营的悍勇,那么这八百人背后是否有陷阵营的影子?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199年高顺死后,骁勇善战的陷阵营虽不见踪影,但未必真的就被解散了:首先,曹操有可能把它交给曾是高顺副手的张辽统领(高顺在吕布阵营是中郎将,地位高过当时是骑都尉的张辽,而且史书中记载高顺击败夏侯惇和刘备军队都是以高顺为主、张辽为辅)。

其次,即便曹操解散了陷阵营,但是张辽长期和高顺共事,学到了高顺练兵的精髓是有可能的,陷阵营的战斗力如何没有谁比张辽更清楚的了,所以张辽投降曹操后,以高顺练兵之法训练出部分可与陷阵营媲美的步卒也是有可能的(陷阵营是重装步兵)。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推测而已,史书中并无相关记载,所以张辽这八百勇士背后是否有陷阵营的影子至今也是无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