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带状疱疹,看过来(三)?

 吴药师 2022-04-25

实际上带状疱疹最应该注意的是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简称PHN,是指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这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这个疼痛可以表现为持续性的疼痛,也可以出现缓解后再次出现,是个很让人无奈的事情。

带状疱疹的全球年发病率约为3~5‰,约9%-34%的带状疱疹患者会发生PHN。而年龄的增加,发病率和PHN的患者也逐渐升高,60岁及以上的带状疱疹患者约65%会发生PHN,70岁及以上中可达到75%,在我国约有400万的PHN患者。

PHN的表现复杂多样,有时呈现持续性,有时是间断疼痛,常见于胸部(50%),头面部、颈部及腰部(10%-20%),骶尾部(2%-8%),而疼痛的范围通常比疱疹区域有所扩大。30%-50%患者的疼痛持续超过1年,部分病程可达10年或者更长。

那么PHN如何进行药物治疗呢?

一线药物包括钙离子通道调节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和5%利多卡因贴剂。


二线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和曲马多。

0
1

钙通道调节剂:

加巴喷丁:推荐起始剂量300mg/日,常用的有效剂量为每日900-1800mg,应注意根据肾功能调节剂量;
普瑞巴林:可缓解PHN、改善睡眠和情感障碍,推荐每日150-600mg,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相对于加巴喷丁来讲,起效更快,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时间较短。
两种药物均应在睡前服用,采用逐渐加量的原则,在患者逐渐恢复的过程中,根据患者情况逐渐减量,而不应该突然停药。

0
2

三环类抗抑郁药:

最常用的此类药物主要是阿米替林第一次服用应在睡前服用,推荐每次12.5-25mg,具体是否增加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反应,每日最大剂量为150mg。

特别需要注意这个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心脏毒性,所以有缺血性心脏病或者是心源性猝死风险的患者应避免使用;青光眼、尿潴留、自杀等高风险患者应由医师或者专业药师评估后慎重服用,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较高,使用过程应加强监测。

0
3

5%利多卡因贴剂:

贴剂使用后起效快,疼痛能够有效缓解,最佳适用患者是对利多卡因贴剂或普瑞巴林单药治疗无效的PHN,联合治疗可以缓解疼痛。但可能出现部位的皮肤反应,比如短暂瘙痒、红斑或者皮炎等。

二线治疗药物曲马多和阿片类镇痛药,都能有效缓解PHN的烧灼痛、针刺痛和痛觉超敏现象,应遵循剂量缓慢加量的原则,注意药物使用过程中的依赖性,不建议长时间使用。

PHN治疗药物的选择应考虑多种因素,比如药物的疗效、不良反应、相互作用、药物滥用的风险及伴随的情感障碍等,药物的选择应个体化治疗,单一药物治疗不能缓解疼痛时,应考虑联合用药。

当然现在还有很多可以选择的治疗PHN的方法,如微创介入治疗、针刺治疗、臭氧治疗等。但在治疗过程中不能忽视患者的心理障碍,家属应及时进行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6, 22(3):161-167.

【2】李焰生.《神经病理性疼痛诊治专家共识》解读[J].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6):599-601.

【3】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带状疱疹专家共识工作组. 带状疱疹中国专家共识[J].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8(6).

END


科室:合肥京东方医院药学科
作者:李莉莉
审核:高珊珊
编辑:刘彦会 
主编:吴新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