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遗忘的到马坎古盐栈道

 程耀华图书馆 2022-04-25

        根据遵义、仁怀党史和长征历史专家考证:

        1935年3月25日,红军中央军委纵队在毛泽东同志的率领下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后,从仁怀高大坪经喜头镇联合村(时为闷头台)往遵义播州区山盆、芝麻等地转移,进而指挥中央红军南渡乌江,进军云南、巧渡金沙江。

      遵义播州区山盆镇芝麻,经过这条深山里的山路,跳出了国民党的包围圈,取得了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

      仁怀喜头镇通往遵义播州区经过一处叫坎,从观音寺的小河谷底向高山上,有一条道,并沿着悬崖峭壁修建而成的一条窄的石板路。

     从仁怀喜头镇到芝麻镇,约50公里,如果是背着盐从音寺的小河谷底向高山上去,要用至少5至7个多小时才能走完了这条海拔约800多米约0多公里长的古盐栈道。

2012年3月26日,谱,的到马坎古盐栈道。


  


  

  


  

马坎古盐栈道半山中的水井留下了许多神话传说。

  

  沿观音寺的小河谷底向高山上,半山中有户姓程的人家开设的客栈,在当年为人们提供了休整一天疲劳的地方。

      路面主要由条石铺成,宽约三尺,保留着马帮骡马蹄臼、背二哥(力夫)打杵臼等遗迹。这段盐道山路崎岖难行,坡度大、陡峭。

      沧海桑田,如今,这条被遗忘的古盐栈道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它的奇、险、竣、秀以及曾经的辉煌与历史的沧桑。

杂草丛生的古盐道--到马坎段,当年还旱匪抢人的地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