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女孩,11岁时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右腿,如今24岁的她,过得怎样

 朱小鹿 2022-04-26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2021年,10月19日,上海时装周,当她出场的时候,原本喧闹的T台周围,陡然安静了下来。

她身着连帽卫衣,头戴渔夫帽,腰上系着格子衫,左腿的肌肉线条肉眼可见,

右腿却踩着裸露的假肢——机械小钢腿,一高一低的,从T台最里边从容地走到最前沿的闪光灯下。

时长1分钟。

 

(牛钰在上海时装周) 

“好飒!”

一瞬间,所有的闪光灯和现场的镜头才后知后觉般的,对准了这个在一片沉寂中,几乎惊艳了所有人的女孩。

她就是前一段时间,因一分钟的时装首秀,而火遍全网的钢腿侠女孩:牛钰。

(牛钰)

1分钟,在我们健全人的眼里,不过60秒。

但走上这个仅1分钟时长的首秀舞台,缺失了右腿的牛钰,却用了整整13年。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夺去了她的一条腿,但在磨难中,她逐渐练就了强大的内心,和不怕输的勇气。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牛钰的坎坷励志人生。

1997年,牛钰出生在四川绵阳,是一位妥妥的羌族姑娘。家里还有一个比她小几岁的弟弟。

因为本身有运动天赋,加上天生腿长,从小就活泼开朗的牛钰,特别喜欢跑步和跳舞。

上小学时,因为跑步速度快,牛钰被选入学校田径队,训练刻苦认真。

2008年,牛钰11岁,在北川曲山小学正读五年级。

一天上午,她正在教室里上英语课,忽然,听到外面毫无征兆地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巨响。

接着,教室开始剧烈的摇晃。

5秒钟之后,讲台上最先反应过来的老师,对她们大喊:“地震了!快......”

语音未落,什么都还没来得及反应的牛钰,就和所有同学一起,在一阵轰隆隆的垮塌声中,跌入一片废墟。

那一天,是5月12日,教室垮塌的时间14时28分。

几个小时之后,牛钰被一阵剧痛疼醒。她费力地睁开眼睛才发现,自己周围一片黑暗。

自己双腿那里钻心的疼,但伸出手却什么也触摸不到——原来自己被压在一块巨大的石板下面,除了双手,哪里也动不了。

惊恐地呼喊了半天救命后,石板的上面,很快有同学在回应她:牛钰,别怕,我在,我是何亚军。

牛钰说,我肚子好饿,腿也好疼,说着说着就忍不住哭了。

何亚军赶紧劝她说,别哭,要是哭的话,你过一会儿可能就没有力气了。没有力气,等有人来救我们的时候,你就出不去了。

同学一番话,让又饿又疼的牛钰,不敢哭了。

又过了几个小时,在一阵阵嘈杂的人声过后,牛钰在黑暗的废墟下面,听到了妈妈在声嘶力竭的呼喊她和弟弟的名字。

惊喜之中,她不停地在废墟下面叫喊着妈妈,但废墟太深,她的喊声太微弱了,妈妈什么都听不见。

大约三个小时之后,她听到了妈妈撕心裂肺的绝望哭喊,之后声音越来越小,她才意识到,没有找到她和弟弟的妈妈,绝望地走了!

可自己明明还活着啊。

那时,年仅11岁的牛钰,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绝望。

后来也不知过了多久,先遣到达的救援队官兵发现了她和何亚军,但因为的条件限制,一时还无法拿开石板。

一位解放军叔叔趴着身体,将手伸到了他们跟前。

为了不让虚弱的两个人睡过去,叔叔不厌其烦地跟她们一问一答式聊天,仅问牛钰的名字,就问了50遍之多。

直到救援大部队到达,作为全校最后一个幸存者,牛钰被成功救出。

但她的弟弟和九个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却永远地被埋在了废墟下。

而彼时,地震过去已经整整三天三夜了,牛钰奇迹般活下来了。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古人也说,福兮祸所伏。

被转院救治四个月之后的一天,在医院的病床上躺了很久的牛钰,突然觉得自己的双腿很疼,特别是右腿。

她撒娇地跟病床边正在削苹果的爸爸说:“爸爸,我的腿疼,特别是右腿,疼的厉害,你帮我揉揉吧?”

听到这句话,爸爸的手,一下子顿在了半空中。

几秒钟短暂的沉静之后,爸爸转过身,努力平静地看着牛钰说:

“孩子,你知道你被截肢了吗?你以后,可能再也不能去参加像跳舞、跑步之类的活动了!”

牛钰用力地抬了抬自己的右腿,当视线扫过一截扎起来的裤腿时,她才第一次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右腿,没了。

对于一个热爱运动的人来说,右腿没了,那意味着怎样的痛苦,才11岁的牛钰,当时还不清楚。

后来,为了保住仅有的一条左腿,经过大大小小30多次植皮修复手术之后,牛钰终于可以下地活动了。

当脚落在地面上,想要走一走时,她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没有了右腿,身体怎么站,都站不稳;往前走,怎么走都没办法平衡。甚至连以前最简单的蹲下,自己都已经做不到了!

残缺了身体,让牛钰很快陷入了深深的自卑。

她渐渐意识到,地震远去了,可人生却像那些坍塌过的废墟一样,真的什么都不一样了。

弟弟不在了,牛钰成为父母唯一的孩子和生活的盼望。可一条腿没有了,这样残缺的人生,新的希望又在哪里?

牛钰不知道。

她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自己必须练习用一条腿来重新适应这个世界。

重新站起来的新生活,是从装上假肢后,练习最简单的站立开始的。

第一次练习,牛钰扶着医院的单杠,仅仅站了3秒钟,就瘫坐在了地上。

因为右腿截肢时,连膝盖也截掉了,所以她的右腿假肢上,也有关节。站立的时候,左脚掌着地时,右边的脚掌也要着地,才能站稳。

左腿也是刚刚完成修复手术,勉强康复。

两条完全不一样的腿,磨合期才开始,身体仍旧虚弱的牛钰,根本控制不了着力的平衡。

十多次之后,体力不支的牛钰,绝望地躺在地上不顾形象地哭喊:“太痛了,我不练了!不练了!”

一直站在旁边的妈妈和爸爸,蹲下来抱住哭喊着的牛钰,哽咽着说:“孩子啊,痛,你也得好好练,你的命是国家给的,不能随便放弃!”

说完,蹲在地上的一家三口,忍不住再次抱头痛哭。

力克·胡哲说,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身体的残疾,而是因为设限,自己让自己过上那种没有盼望的人生。

在医院护士、医生和父母亲朋以及同院幸存者的鼓励下,无数次瘫倒,又无数次爬起后,自卑的牛钰,终于可以从3秒钟,稳稳地站立到3分钟了。

她的进步,让父母都看到了希望。

但接下来,练习独自穿假肢和脱假肢,却一点儿也不比站立练习轻松。

假肢被脱下来放置一段时间后,接受腔常常变得很冰冷,每一次把自己热乎乎的右腿残肢放进去后,牛钰几乎都要打几个激灵。

练习过成百上千次之后,骨子里倔强的牛钰,慢慢地让自己习惯了假肢的温度和变化。

在摔倒再爬起的站立行走中,练习了约摸大半年后,牛钰回到了绵阳的八一帐篷学校,踉踉跄跄地走着读完了小学。

上初中时,北川的学校已经重建完成了。

有一年暑假,因为天气热,牛钰看见别的小姑娘都穿了漂亮的裙子。从小就爱美的她,也从衣柜里拿出妈妈给她买的新裙子。

结果,穿着新裙子刚走出家门,一个小女孩就指着她说:“牛钰,你不能穿裙子,因为你腿上的伤疤会把别人吓着的!”

闻听此言,本来就自卑的牛钰,赶紧回家换下了裙子,从此也把自己深深地藏了起来。

出门上学,她一直穿着长长的长裤,无论春夏还是秋冬。

再后来,在北川读了高中的牛钰,因为年纪的增长,越来越清晰地发现,自己和周围人最根本的不一样:

穿上假肢的时候,她可以是人间巨人;不穿假肢的时候,她就是个深夜废物。

这样的发现,让她常常忍不住抱怨老天,为什么这么不公平?一样是女孩子,一样的爱美爱跑爱舞蹈,为什么偏偏选中了她,去经历那么糟糕的地震?

此后,把自己藏的严严实实的牛钰,在深深的自卑中,考上了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的本科,专业是会计与审计。

因为掩饰的好,她报道入学很久后,同班的同学竟极少有人知道她没有右腿。偶尔有人问起,牛钰都极力装作正常的告诉别人:我的腿受过伤。

大一第二学期时,有一天,路过操场边的一个花圃回到宿舍,沉静自卑了很久的牛钰,突然想去学习摄影了。

为此,她特地约了系里的辅导员,详细的去聊自己的摄影学习想法。

肯定了她学习积极性之后,辅导员婉转地对她说:“你身体确实不太方便,这肯定会影响到摄影学习的,比如扛器材,或者蹲拍。”

不甘心被否定的牛钰,接着又跟爸爸妈妈说了自己的想法。得到的回复是:你的腿连个蹲的姿势都没有办法做,你怎么做摄影师呢?算了吧!

只是想去学个摄影而已,却接连被否定,牛钰骨子里倔强的牛脾气被激发出来。

她固执又坚定地对自己说:

“我自己不去做的话,怎么知道它到底适不适合我呢?到底行不行,都得先做了事,才知道结果。”

带着这样的倔强,牛钰做了两件后来令所有人都刮目相看的事情。

为自己的梦想买单,是一件特别厉害的事儿。

这是牛钰夹在大学课本中的座右铭,也是她一直想要去做的事。

已经很久没有独自做过决定的牛钰,壮着胆子,完成了两件事:

选报了一个可以分期付款的网络摄影课;订购了一台可以分期付款的单反相机。

事情完成后,她还在学校周边找到了两份兼职零工:一份是去花店拿了订单,然后给别人送花;一份是去服装店做定时售货员。

专业课的学习,摄影课的学习,两份零工,每一天的生活,都被安排的满满的,日子过的紧张又充实,简单又快乐。

渐渐地,牛钰的性格发生了变化。

她开始学着跟别人分享快乐,也学着尝试打开自己的内心,向外感受被接纳的善意和接纳别人欣赏的乐趣。

脸上的笑容也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灿烂,越来越坚定。

 

这个过程中,牛钰逐渐地找到了自己最喜欢做的事,也逐渐地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她说:“充实的学习生活,让我渐渐学会了该如何努力去完善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也学会了该怎样靠自己,为梦想买单。”

大胆的独立追求,让牛钰的同学越来越多地看见了她身上日益增多的自信气息。

2018年5月12日,恰巧是牛钰21岁的农历生日。

为了正式的纪念自己花去10年青春才换来的新生活,牛钰鼓起勇气,为自己拍摄了一套特别的写真。

在这套写真里,她第一次在公众场合摘掉了自己右腿假肢上厚厚的海绵,露出假肢的机械钢腿骨架,迎着风站在大街上。

街上迎来过往的人,向她投来各种诧异的目光。牛钰努力挺直脊背,迎向所有人。

生日之后的第二天,首届汶川马拉松比赛举行。在几个朋友的鼓励下报名后,牛钰以跑者的姿态,走上了跑道。

比赛从汶川大地震的爆发地,映秀镇开跑,全程21.095公里。

自被截肢起,牛钰已经整整10年没有再站上过曾经熟悉的跑道了,汶川马拉松是她10年后的第一次尝试。

右边的假肢能走不能跑,整个赛程,牛钰只能拖着假肢,走走停停。3小时20分之后,还有半小时路程就到终点了,她却疲累的实在跑不下去了。

正想着要不要放弃时,赛道两旁的道路上,忽然传来一句:“姑娘,好样的!加油!加油!”紧接着,很多围观的观众,都开始为她喊加油。

那一刻,本已经疲惫不堪的牛钰,忽然感觉自己又有了力量,她拼命努力地拖着假肢一步一步地走向比赛的终点。

在那一段半个多小时的赛道上,牛钰一下子理解了10年来,爸爸妈妈跟她讲了无数遍的一句话:

你的命是国家救回来的,没有国家的强大,救援大部队就不会那么快的到来,救援队没有放弃你,你也不能放弃你自己!

3小时53分后,牛钰完成了首届汶川马拉松比赛的全程。

赛后,她参加汶川马拉松的事迹冲上当天的热搜,网友亲切地称她为“汶川马拉松最美女孩”。

比赛结束,在家里躺了整整三天后,牛钰才勉强从赛事中恢复过来。之后,她开通了自己的首个社交账号,昵称“春游哥哥”。

后来她总结说,在痛苦和自卑中裹藏自己的10年,是一瞬间吗?好像不是,也好像是!

但那一个瞬间过后,自己身上那层厚厚的自卑之壳,土崩瓦解了。

她也真正想明白了一件事:

不完美本就是人生的部分,苦痛,不是用来隐藏的,而是用来成长自己的。比别人经历了更多,才更应该比别人活的漂亮。

后来,同样的马拉松比赛,牛钰先后参加过5次,尽管有几次因为身体原因,最后没能走完全程,但她深深地明白:

只要能站在跑道上,那就是一种走出伤痛的象征。

2018年7月,大学毕业后,牛钰顺利的收获了本科毕业证,同时也收获了摄影师学习结业证书。

与所有毕业生一样,她开始投简历找工作。也开始越来越多次地摘掉右腿假肢上的海绵,坦然的走在大街上。

一次求职回来,她和好友李倩正走在路上,迎面遇上一对祖孙。

看到牛钰露着一只小钢腿,一波一颠地走过时,那个奶奶转身对孙子说:“你离这种人远一点,断手断脚的,怪吓人的。”

本来还乐呵呵的牛钰闻言,瞬间难过的五味杂陈:我是哪种人呢?为什么要让小孩子那么看我?

一天后,她做了一个把李倩都惊呆了的决定——把亮闪闪的闪光灯,绑在自己的假肢上,在街头走一遭。

出门前,李倩反复问她:“你真的确定吗?”牛钰毫不犹豫地点头确认。

第二天,一个背着黄色小包,手一甩一甩,两条腿颤着,却自信地努力往前走的姑娘,在某视频播出平台火出了圈。

牛钰也因此多了一个头衔:闪光假肢女孩。

李倩终于明白牛钰这样做的初衷:

如果大家好奇,想看一看她的腿,那就大大方方地看。她也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只是缺失了一条腿而已,并不是什么怪物。

还有一次面试结束,在回来的地铁站,摔了一跤。跌倒的瞬间,假肢被甩出去好远,结果整个地铁站的目光瞬间也都看向她。

一位小哥哥甚至被吓的连瞳孔都放大了。

吃力地从地上爬起来的牛钰,无助又无奈地在一片尴尬中拖回自己的假肢,朝小哥哥尬笑,希望缓解他的惊恐。

很快,小哥哥反应过来并突然直接走过来,一把扶住了牛钰,直到地铁进站。

牛钰后来在视频中分享说,那天虽然两个人什么都没说,但那一把扶住她的力量,让她慌乱的心刹那间安定下来,她忽然就觉得,这个城市原来也不那么孤独。

此后,牛钰开始越来越多的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日常,也越来越大胆地展示自己被各种装饰的炫酷假肢。

2021年10月11日,牛钰接到某服装品牌方的一张邀请函,邀请她三天后参加上海时装周的现场走秀。

牛钰说:“接到邀请函时,我有过犹豫,觉得走秀这个事情我没有尝试过,有点难,怕很多动作做不了。”

品牌方给她只回复了四个字:运动精神。

这四个字,很快平息了牛钰所有的不安与杂念。

安静准备的时间里,她用心地体悟“运动精神”这四个字的表达方法,却忍不住回想到了11岁以前的童年。

那时,自己很开朗,很顽皮。因为天生有运动的天赋,爸爸送她去学习跆拳道,跳拉丁舞、恰恰舞。

精力旺盛的她,自己还主动跑去学习了打乒乓球、篮球和踩滑板......

一场地震,让童年和曾今喜爱的一切,都停滞了。没想到,兜兜转转13年后,运动这件事,又找到了她。

三天后,牛钰带着她自己领悟到的“运动精神”,来到上海。如约完成了自己时长仅1分钟的时装首秀。

时装周结束后,牛钰又火出了圈,有网友评价说,蹬着小钢腿的她,是2021年最高级的时尚,没有之一。

牛钰很感谢大家的关注,她说:

走秀让我确认了一件事,身体的残疾,并不能阻挡我对运动的热爱。人的身体很奇怪,它会不自觉地帮助你适应你的现状,并给你力量。

我之前,没有残疾人走上过T型台,但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像我一样的男孩女孩们,走上秀场,站在人群中闪闪发光。

现在,牛钰在一家传媒公司上班,职位是短视频编导和摄影师。

朝九晚五的工作之余,她会经常分享自己记录下来的故事,和自己的对生命、生活和人生的感悟。

吃饭的时候,坐出租车的时候,走在路上的时候,她会不由自主地唱歌。看时装新品时,她也会跑去试衣间短暂地试一下设计精美的小裙子。

她的一双大眼睛,水汪汪的,笑起来扑闪扑闪,仿佛会说话。

喜欢她的网友因此调侃说,牛钰的笑声,只是听一听,感觉就像看见家里养的一只鹅,太治愈了。

一个坐轮椅的女孩看了牛钰的时装秀一个月后,也佩戴上了假肢,练习从轮椅上站起来。

牛钰看到她的故事后,很感慨地为她写下了一句话:

活下来多不容易啊,你要更勇敢地,去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13年的时光,牛钰就这样在无数次的自卑,无数次的挣扎,无数次的崩溃又自愈的光阴里,一点点地走出了地震的心灵废墟。

牛钰说,“当我接受自己的残肢,那时,我才真正明白了爸爸跟我讲了整整10年的一句话——正常,不是尽全力让自己看起来不是个残疾人,而是接受自己本来的样子。”

没有经历过地震的人看地震,最多是体悟一场灾难,写下几许思考。

世上所谓的和解,本质上都是历经苦痛的成长后,对生活与人生的逐渐理解和懂得。

作家余华说:“活着,就是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自渡是能力,渡人是格局。睡前原谅一切,醒来便是重生。”

明天和未来,到底哪个先来,无人能晓。

学会像钢铁侠女孩牛钰一样,在苦难重重的人生旅程里,与生活摔跤,并且摔赢它,就是普通人最实在,也最靠谱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大火之后,有网友评价说,牛钰登着机械小钢腿,走在T型台上的身影,是今年最高级的时尚。

而牛钰却说:

“那是我努力活下来的勋章,是我顽强的意志力和生命力,是我无数次挣扎崩溃的证据,我不要藏起来,因为我相信,你们无心的眼光,并没有恶意。”

你同意牛钰的观点吗?

对于她的人生经历,你怎么看?

END
看更多人物故事
请点击下方名片
 关注朱小鹿


三连一下,植树造林靠大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