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改一次!2022新课标语文科目有哪些变化?

 淡定的恬妈 2022-04-26
正文共:4358字13图
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文/图:恬妈


4月21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而上一次课标更新是在2011年,十年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方案的每一次更新,都决定了未来十年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这对老师、孩子和家长来说,是必须要重视的事!
 
本次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学科的课程标准(简称2022版新课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

 
2022版新课标将从2022年秋季起正式开始实行,也就是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行。所以,不少重视教育的家长已经打印了新课标,比对新课标的变化,找准鸡娃的方向。
 
今天我想聊一聊新课标中语文科目的变化。
首先我们来看新课标中各科目的课时比例变化。

2001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

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比例

从以上两个表格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在课时比例设置中,语数外的学段课时量要求基本没变。语文的总课时数达到20%-22%,超过1/5;数学为13%-15%;外语为6%-8%。
 
此外,
体育与健康的课时比例为10%-11%;
科学的课时比例为8-10%;
艺术的课时比例为9%-11%;
道德与法治的课时比例与外语一致,都是6%-8%。
 
也就是说,从2022新版国家课程的课时比例来看,语文科目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大语文时代真的来了,数学紧跟其后,体育、科学地位几乎一致,外语位居第六。
 
都说得语文者得天下,伴随着大语文时代的真正来临,新课标中语文科目有哪些具体变化和体现呢?
 



一,课时占比提升

如前面所述,语文课时占比提升至20%-22%,相比传统的三门主科(数学为13%-15%;外语为6%-8%)而言,语文科目地位空前地高,大语文时代正式确立,强化并肯定了语文作为第一主科的地位

我想伴随着语文课时量的增多,可能会带来语文的题量增多,难度加大等变化。语文学习,任重而道远!

二,核心素养时代正式开启


新课标语文课程理念第一条就提到: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语文的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以及审美创造四个方面。
 
其中文化自信被首次写进课标里,其目的是为了鼓励和弘扬传统文化。这一点在每个学段要求中均有体现。
 
语文学习,需要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积累、整合语感,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有效交流沟通;而语言也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在学习和运用中,同时培育审美能力,提升审美品味。
 
对于语文的核心素养(能力),我个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语言基础
包括识字、拼音、写字、标点以及语法等语文基础知识。这一点是对语基的最基础考察,颇有普适性,也是跟好校内老师的步伐,能达到的基础要求。
 
我把几个重点部分罗列出来给大家参考。

识字量:不知道识字量多少才达标,可以参考新课标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识字与写字的问题,在3-4年级提到了“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5-6年级提到了“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
 
对于这一点变化,我个人的理解是需要了解一些汉字的字源及其发展演变过程,这一点与文化自信中的传统文化遥相呼应。
 
拼音:作为小学一二年级的重点,三年级开始需要学生开始逐步体会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也就是需要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后,开始逐步过渡到语言运用。
 
标点符号:新课标附录 3 语法修辞要点中增加“常用标点符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同时也将各标点符号的学习过程分配到了具体的年级。规范和增加常用标点符号,也是帮助学生能更好地开展语言运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一逗到底的习惯,必须要引起重视。
 
第一个层面的内容是围绕教材而设定的,通过校内的考察,可以评估孩子的语基掌握情况。
 
第二个层次:阅读和表达
这一点是本次新课标变化最大的部分。新课标的学段要求中,将每学段的“阅读”改为“阅读与鉴赏”,将“写作”“口语交际”合并为“表达与交流”,将“综合性学习” 改为“梳理与探究”,具体内容有整合、增加。
 
我将第二个层面归位“阅读和表达”,也是基于新课标对阅读、交流、表达和梳理、探究做了具体的要求。
 
我将小学各学段的“阅读与鉴赏”部分梳理如下,便于大家比对参考。


首先,我们看出,2011版小学必背129首古诗词,在新版课标已经发生了变化,增加到了160首。
 


其次,本次新课标提出了“整本书阅读“即坚持读完整本书,并能复述大意,同时还能分享给同学,与他人交流讨论。而且阅读范围随着年龄增长愈发宽泛。没有白读的书这句话,在这里体现地淋漓尽致。
 
另外,还有一点需要引起重视。1-2年级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阅读内容也是较为浅显的诗歌,童话书等;到3-4年级阅读量不少于40万,阅读题材也覆盖到儿童文学、古今寓言、神话传说等叙事性作品;到了5-6年级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阅读范围更加宽泛,革命传统、科普科幻等都有所涉及,同时还需要学生具备“从文中找出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其实这就是应试的能力。

简言之,学生需要循序渐进的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掌握阅读技巧。
 
表达与交流方面,既有对语言的规范,也有对写作的具体要求。尤其要注意在“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以及”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这些新增的具体要求。
 
新课标更注重学生从阅读到表达的转化,多次提到讲述、分享、记录等各种形式的思想表达方式。
 
梳理与探究方面,多次提到学生要具备多媒体运用能力,呈现观察和研究的。不仅限于书面形式,音频、视频等形式都需要学生去学习并掌握。
 
另外,学生还需要分类整理知识体系、查找运用各种资料、策划简单活动并总结、培养思辨能力,同时将以上要求通过不同媒介运用和呈现。
 
第三个层次:育人为本
我总结的第三个层面是新课标的总体思想“育人为本”。学习语文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育人”,而语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也是为终极目标所服务的。
 
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批判性思维,在阅历和体验中所展现的多层级的表达方式,都是为了第三层面的育人做准备的,即提高学生的整体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精神世界,让学生在阅读与思考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明白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并成为勇于追求梦想的人。
 
从上述三个层面来看,语文想靠死记硬背,大量刷题来获得高分,这条路势必走不通。而第一、第二层面的积累只是语文学习的底层逻辑。没有稳固的底层基础,就无法盖好摩天大楼。
 
所以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一定要把目标放长远,踏踏实实打好语文基本功。不要急功近利,只着于眼前的些许成绩。
 

三,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


从目录来看,2022版新课标的主要变动体现在“课程内容”这一项。尤其是“内容组织与呈现形式”,是老版课标里没有的,整整占了十几页的篇幅,可见其地位!
 
在“主题与载体形式”方面,主要有三种形式: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革命文化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新课标中都有详细介绍,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在“内容组织与呈现方式”方面,首次提出了“学习任务群”这个概念。围绕特定的学习主题,开展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活动。
 
“学习任务群”分成了三个层面,分别是:
1、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任务是“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2、发展型学习任务群,3个任务分别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3、拓展型学习任务群,2个任务分别是“整本书阅读”和“跨学科学习”。
 
对于任务学习群,我个人的理解是,既然新课标在任务学习群中提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那么,可以将任务学习群理解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同时也是一种呈现形式。由老师组织,多种方式呈现。
 
其次,新课标提到“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六个不同的学习群都有其具体的任务,也就指明了语文学习是有情境性、实践性和参与性的。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丰富语文基础积累,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发展语言思维,提高审美创造能力。
 
第三,新课标指出,“根据学段特点,学习任务群安排可有所侧重。”我个人的理解是可以根据学段特点,年龄特征,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要求的不同,学习任务群安排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总而言之,六个学习任务群是在校内开展的,家长不必过多解读。但六个学习群也强调综合性学习、跨学科学习、思辨阅读与表达,对孩子的综合能力有更高的要求。
 
新课标中对我们家长而言比较重要的部分我已全部梳理完毕,“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均不在我的关注范围内,我就不过多解读了。
 
总体来看,新课标语文科目要求,虽然是义务教育的最低和普适性标准,但想达到这个标准也不容易。靠死记硬背得高分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去时了,新的课标对孩子的综合能力要求更高。
 
总结几点我认为家长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1,识字与写字
小低年级要重视识字量和写字量,同时书写质量也不容忽视。
中高年级要重视汉字与生活的联系,感知汉字蕴含的智慧。
 
2,阅读与鉴赏
小低年级的5万字阅读标准并不高,只要坚持阅读,就容易达成,家长大可不必焦虑。
中高年级的阅读量有质的飞跃,没有前期阅读习惯的养成,后续的整本书阅读以及思维、表达会很难展开。
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信息提取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等。
 
3,表达与交流
文化自信不仅要认同中华文化,更鼓励孩子去表达和传承中华文化。新课标从小低年级就要求孩子敢于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想法。另外,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
 
4,梳理与交流
通过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孩子的信息提取、筛选分类、比较概括以及整理柜难能力,是综合能力的体现。
 
新课标下的语文学习,意味着我们要紧抓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扎实语基,要博览群书,要积累好词好句,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具有思辨能力。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语文素养也并非一朝一夕能养成。新课标已给出了语文学习的方向,大家就认真去坚持吧!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们对新课标语文科目的理解和解读!

愿恬妈的分享,与你有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