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第49篇:读书有悟∣学习类型与教学目标

 豫北闲人原创馆 2022-04-27

学习类型与教学目标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史密斯和雷根的《教学设计》一书内容丰富,干货满满。当我读到第5章“教学分析:分析学习任务”时,内心突然有一种“获得感”,过去一些模糊的概念现在更加清晰了。尤其是作者讲的“确定学习类型”,对我更是启发很大。

作者所说的“学习任务”,涵盖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多个层次的内容。他们援引了大卫·莫瑞的任务分析系统。莫瑞认为学习内容包含了内容和表现两个维度,前者包括事实、概念、过程和原则,后者则是三种表现水平,即记忆、使用和发现。实际上,这与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是很相似的。分类学中对教学目标的表述也有两个内容,一个是知识种类,例如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这大致相当于莫瑞说的“内容”;另一个是认知层次,包括记忆、理解、分析、应用、批判、创造等,大致相当于莫瑞说的“表现”。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我们对教学目标的撰写会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那么,教学目标和学习结果是什么关系呢?有专家指出,教学目标并不是描述学生应该参与的活动,而是学生在完成这些活动之后应该会做的东西。例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不是一个教学目标的表述,只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讲,目标和结果本质上是一回事,教学目标中应该体现学生学习之后的实际结果或成果。或者说,应该以学生学习结果为导向,来确定教学目标。这也是威金斯和麦克泰格提出的“逆向设计”的本质,即依据学生的学习结果确定目标,并提供完成目标的证据,然后再进行教学。既然如此,了解学生学习结果的知识,对于撰写教学目标是有巨大意义的。

学生的学习结果究竟有哪些类型呢?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学习的条件》等著作中提出来的结果分类,即将学习成果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陈述性知识)、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首先,言语信息,或者说陈述性知识的目标“要求学习者逐字逐句的记忆、解释或者从事实、名单、姓名中总结或者组织信息。学习者并不需要应用他们已经掌握的知识,而仅仅是回忆、再现或者他们自己的语言复述。”在语文教学中,这类学习结果是存在的,但不是最主要的学习任务。其次,智慧技能的教学是教学和培训情境中的主要教学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作者提供了辨别、习得概念、学习原理和规则、学习程序、问题解决等具体的智慧技能。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认为这些智慧技能是有层级的,“学习者在识别具体的概念前必须能够在众多的目标中作出辨别。他们必须掌握在规则中应用的概念,而且也必须习得以独特方式组合的规则,这样他们才能生成领域特殊的问题解决能力。”也就是说,智慧技能的习得是由浅入深的,先学会辨别事物或概念,然后习得概念,再去学习规则、程序等,最后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认知策略是学生如何管理自己的学习,我比较关注的是在认知策略基础上形成的阅读策略。当然,认知策略和阅读策略也不完全是一回事。作者引用了温斯坦和麦尔的观点,他们将认知策略分为五个主要类型:复述策略是在简单和复杂的学习任务中使用的辅助我们选择所要回忆的信息以及加强对这些信息的记忆的策略;精致策略是在简单和复杂的学习任务中将新知识和先前的知识联结起来的策略;组织策略是在简单和复杂的学习任务中选择要保持的信息和限定这些信息的关系以达到整合记忆的策略;理解监控策略指的是元认知的策略,即学生对认知过程的监控与调整;情感策略是学习者用以集中注意力、维持注意力、控制考试焦虑等策略。这五条策略对于阅读策略的学习,是有极大启发意义的。因此,认知策略也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不过这些内容目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后是态度,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内容是以间接的方式进行的,在语文教学中,我不建议将其作为独立的板块。还有一种是动作技能,语文教学涉及的内容比较少。

通过这个梳理可以发现,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重点应该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其次是言语信息,态度是贯穿于学习过程中的,动作技能较少体现。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言语信息或陈述性知识占的比重比较大,智慧技能或者说阅读技能的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认知策略的内容就更为少见。在语文教学中还有一类特殊的知识,即技巧,包括阅读技巧和写作技巧,这种技巧与智慧技能又不完全等同。从这个角度审视语文教学的目标和结果,是很容易发现问题的。

对于这些学习结果,究竟如何学习呢?作者也提供了一些思路。例如对于“程序”,作者认为对“程序”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确定这个程序是否可用,回忆这个程序的步骤,按顺序应用这些步骤,并伴随一些决策步骤,证实最后的结果的合理性。这与我目前正在思考的“阅读程序”有一定的关系,差别在于“阅读程序”目前还没有开发出来,那就谈不上如何应用了。对于“认知策略”的应用,步骤主要有:确定学习任务的特征和要求,选择或生成适用于该任务的策略,选择最优策略,应用这一策略,评估策略的有效性。但是对于“阅读策略”而言,难点在于这些策略还没有完全形成系统,教师还需要去开发阅读策略。开发好之后,才能谈得上应用的问题。对于作者提出来的这些步骤,我想起了一个笑话:说要把大象装冰箱,总共分几步?答曰三步,第一步,把冰箱门打开;第二步,把大象装进去;第三步,把冰箱门关上。笑点在于,如何才能把大象装进冰箱呢?也就是说,作者提供了有关“程序”“认知策略”的使用步骤,但对于语文学科而言,这些“程序”和“认知策略”究竟在哪儿呢?课标里没有系统地提出,教材里也是散乱分布在不同的板块中,专家教授也没有提出初步的构想。看来,语文要教“程序”和“认知策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