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疫观 | 70岁老人的“方舱声音”,让我们听见了什么?

 timtxu 2022-04-27

昨天,一段“70岁老人的方舱声音”在朋友圈刷屏了。即使你听不懂沪语,也一定会透过武阿姨温和的语调、爽朗的笑声,为她的善良、乐观和理性所触动。

作为一名居委干部,武阿姨是在做志愿者途中染上新冠病毒的。“刚刚发的时候确实蛮不舒服的”,但就像许多讲究体面的上海老人一样,“我不想让别人为我担忧”,连儿子都瞒着。

面对其他居委工作人员自责的眼泪,她抚慰道:“不出来(做志愿者),感染了也就感染了,去责备人家干吗呢?”

谈起方舱条件,她换位思考说:“毕竟要解决这么多人,能够这样帮你解决,我们真的觉得很好。”尽管自己已经是“小老人”,她还在那里照顾更年迈的“老老人”,“照顾老邻居是应该的”。

这些声音,穿过连日来的暴雨和阴霾,如同春风吹拂人心。我们之所以感动,是因为充分理解说出这番话是多么不易。

毕竟,对于身在上海的人来说,这个春天太不好过了。不管是关于病毒的恐惧,围绕生活的担忧,还是信息洪流冲击下的心绪跌宕,都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仍能看见那些人性的闪光点,尤其是来自普通人的微光,是怎样点亮四月的天空。

原本素不相识的居民,你出一份奶油,她出几颗鸡蛋,为重病在床的邻居做了一个珍贵的生日蛋糕;桥洞下的外卖小哥为一件小事开心许久,那是顾客送的口罩和充电宝;许多年轻人自发帮助身边的老人线上买菜,其中有位老人赠以一封朱熹《春日》的手写信……

疫情就是疫情,不该奏成欢歌。但也正因疫情,这些微光闪现出来,使我们一遍又一遍地接受着城市精神的洗礼,学会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在隔离下传递善意。

“上海人”是什么样的人?百年来,关于这一问题向来众说纷纭。不同时代、不同视角,会有不同的说法,但无论外界如何看待,那些真正具有标识性的特质,比如体面感、分寸感、理性平和、善良自尊、豁达包容,在一代代人身上赓续着。

这种可贵的精神品质,造就了可爱的人民,汇聚成巨大的力量,也内化为城市精神的根基。

武阿姨,以及许多和她一样的市民,是可敬的。他们为了配合防疫隐忍付出、在极大的困难中仍展现出的可贵精神,令人深深感动。面对这样的市民,我们更应感受到一种责任,要用实际行动来守护好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个体。

武阿姨们的理解、支持和付出,也可以看作是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一种激励和鞭策,看作是我们持续改进工作、呼应民之所盼的强大动力。

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人民至上”是根本原则,必须汇聚广大人民的力量,必须听懂广大人民的心声。只有真正重视普通人的呼声,深入了解受困者的处境,采取更有针对性、更大力度的举措,那些困扰人们多时的民生难题才能一一得到纾解,人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底气才会越来越足,也才会更加自觉、更加强烈地认同城市精神、体悟城市精神、展现城市精神。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位普通上海老人的声音,给我们上了生动一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