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选民||三过张桥

 乡土蓝田 2022-04-27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三过张桥
盈鉴

我说的这个“张桥”,是渭南市富平县东边的一个镇子。之所以用“三过张桥”,是因为我是三次的路过张桥了,就和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有了本质的区别,他是在“康桥”这个地方,待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要别离了,才心生感慨的写了这篇《再别康桥》,被后世传颂,也名声大噪了。而我的三次,还只是偶尔路过这个无名小镇而已,看着这静寂、祥和,绿树遮挡,仿佛是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小镇,就想写写罢了。

其实,我今天的走张桥,已是我最近的第二次了。前天的时候,我也是因为着要去富平接个人,就走过了一次张桥了,今天我是要去送他了,这才是再次的路过张桥了,还就因为着那天我接他回来的时候,由于离关中环线近了,就走了那里,可谁曾想,这关中环线因为是要路过着西安的境地,到渭南之后,就格外的麻烦了,大车就堵了几里路长,我们这些子小车,也得按着队伍龟速着前进了,这短短的一两公里,我还就走了2个多小时,但真正到位我的时候,他们就是看看我的“行程码”,也就放行了,前后只不过几秒钟的时间。所以,我今天还就选择这个不堵车的县道,进出着富平了。

这一路,车少、路窄,景色优美,把个暮春的美景一览无余了。不宽的柏油路面,偶尔只有些三轮车、小汽车路过,很少见到那种威风凛凛的大货车,所以,也就安静祥和着。沿路上的柳树、白杨树、槐花树等,都绿绿葱葱,精神头十足,鹅黄色的树叶,是生机盎然。偶尔的几“树”月季花,几树槐花,都花开正艳着,白色、粉的、红的,是异常醒目,就把个纯绿色的路旁,给装点得不同凡响了。路旁的麦田里,绿油油的麦子,是快要吐穗了,正沐浴着早起的阳光,活力四射着,不时也有些塑料大棚,是整齐排列,给这绿色的田野,增“亮”不少。这沿路,过去只是听说的什么“四县庙”“腊杨村”“张桥镇”“大李村”等,还都一一的展现在了我的眼前。、

而这张桥镇,还就坐落在沿途一个不起眼的地方。一道直直的县道,还就穿镇而过了,街道上虽也有个红绿灯的十字,但还就被一片树荫遮挡,就连镇政府、国家电网、派出所、超市等都是掩映在这绿色中了,而这绿树下的镇子,还就一片安静、祥和了,人们也是懈怠清闲,不慌不忙的干着自己手里的活路,就连这路旁的狗,也是在悠闲的散着步了,偶尔一闻的汽车喇叭声,还就突兀了很多。街道上,身着黄色醒目坎甲的环卫工,也是兢兢业业的干着自己的事情。

终于我是在回来路过,也就是我第三次路过的时候,我就专门停下了车,在这里买些子当地的特产“甜瓜”了,白大光滑的甜瓜,是被一个穿着一身蓝黑色衣服,头戴草帽的老头卖着了,他古铜色的脸上,尽显沧桑,他就把一个平板车,支撑在了路边,还在不停的整理着自己的甜瓜,是想让它们放得更整齐一些,看着他朴实的样子,我就问“乡党,这瓜多钱一斤啊?”,他抬头看了看我,不慌不忙的说“3块5一斤,你要是要,就算你10元三斤吧!”,我一听,也不贵着,就边挑着瓜,边问他“你这瓜,是那种的比较甜了?”,他就说“我的瓜,都是'小籽’的!都甜!”,其实,我也不知到这“小籽”是什么意思,是瓜更甜了?还是品种更优秀了?就胡乱的挑了五个大而光滑的甜瓜,摊贩称了称,说24块3毛钱,你就给24块钱吧!”,我就拿起手机准备着付账了。这时,就见旁边又来了一位妇女,她也是在问着这瓜的价格,听说是3.5元了,她还就把嘴一撇的说“咋阵(这么)贵的呢?”,这个摊贩就自豪的说“你问问,发是多钱了?那些下捡的瓜,或是落果的瓜,都要多钱呢?”,那个摊贩,还就灵活的说“要不然,给你也和这个人一样,10元三斤了!”,但那个妇女,好像还是在犹豫着,我便拿起了我这买好的沉甸甸的瓜,走开了,还就留下了他俩,还在讨价还价着,我不禁是哑然失笑了。

返程的路,我还就跑错了一段路,但我因为着回去也没啥事,而我总体的方向是对的,我也就没在意着路线了,就顺着这不宽的小路,在一阵阵槐花香飘逸的暮春,踏着朝阳,沐浴着春风,醉了一样的回家了,而我的孙女,还就对我买的甜瓜,异常的感着兴趣了,为此,我也就知足了!


作者简介:盈鉴 原名张选民 陕西蓝田人 渭南某校教师

乡土蓝田平台投稿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