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语文学习千万不能“临阵磨枪”

 读书漫谈 2022-04-27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有的人会说,这不是老生常谈了吗?语文是文科学科,当然不能“临阵磨枪”了。但是,即使语文考试的难度已提高了不少,许多家长和学生都在感叹,现在语文题答题时感到“无从下手”。但是仍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平时不重视语文学习,考试前才急于请教老师,希望老师能指点答题“技巧”,指望靠老师的几次“点拨”能一下子提高语文成绩。甚至还有学生临近中考前十几天,问我,“老师,背不会那么多古诗文怎么办,有没什么办法能让我短时间背会呢?”这个时候,即使我为他着急,也爱莫能助了。

  为此,我想对所有学生们说,“语文学习,千万不能'临阵磨枪’”!

  以下就通过最近几年语文考试中、高考的出题特点和学习方法来谈一谈。

  第一,最近几年的中、高考语文考试中仍然有6-10分的课文默写题目,虽然以理解性默写为主,但是要求学生能准确无误的填写原文,并且不能有错别字,这就要求学生要将课本中必背篇目背会.并且不能有不会写的字。

笔者发现,有些刚上初一的学生,遇到不会写的字,甚至会加拼音。显然,写字这一基本功,即使是上了中学,仍然需要加强。

6-10分的默写题,要得满分,也不是靠考试前2个月“临阵磨枪”能做到的。中考的必背古诗文大约有61篇,高考必背古诗文是72篇,这些必背古诗文中,很多篇幅也不短,需要理解后才能背会,虽然考试中大多考的是“重点语句”,但这10分的题要想把握住。还是需要全篇背诵,我在代课中发现有的学生,到了初三一轮复习时,说起某篇古文,居然全然没有印象了,忘记自己曾经学过这篇古文。所以,需要背诵的篇目,从初一开始,就要做到有计划的复习,可以遵循“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定期记忆,这样到了初三、高三复习时,就轻松了许多,也节省了时间。

第二,做好中、高考的古诗文阅读题,也不是靠两三个月的时间复习,就能做到的。古文学习是中学的重头戏。对于学生来说,古诗文阅读也是难点。笔者在给学生上课过程中,为了考察学生的古文基础,通常让学生先自己逐句翻译给老师听,结果发现很多学生,即使是几十个字的小古文,仍然有看不懂的地方。有些基本实词的含义不知道。

比如,“走”在古文中是跑的意思。“行”在古文中是走的意思,也有担任的意思。

再比如,“薛谭学讴于秦青”,如果学生没有见过这篇文章,或者平时不做古文阅读题,不会知道“讴”是唱歌的意思。

中、高考的古诗文阅读,考查古文中词语含义的理解,句子翻译以及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而做好这些题,前提是能看懂原文材料,那么如何能看懂古文?这就要求学生们平时多阅读一些古文,有计划地去做一些古文的练习。有些老师要求学生把古文中的一些字词的释义整理摘抄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上,然后加以记忆。这些方法看似比较费时间,其实如果能坚持下来,时间久了,量变就会产生质变,有一天你会发现,古文的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而要有这样的进步,肯定不是两三个月能做到的。从初一、高一开始就要有计划地去练习。

第三,要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同样也不能临阵磨枪。

近几年的中考语文中,读思、读写部分,也就是现代文阅读,非常注重对学生微写作能力的考查,分值超过30分,也就是说,学生除了要完成一篇600字的大作文外,现代文阅读题中还要完成三到四篇小作文。每一篇的字数在100字左右。

微写作的考题命题方式都是倾向于创设具体情景,有些是结合社会热点,比如介绍奥运会会徽的含义,介绍某张宣传海报的内容。有些是将语文与实际生活接轨,考查学生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比如演讲活动、社区活动、即席讲话,对社会上某个热点事件发表评论留言。许多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的选取。还体现了跨学科的综合性。

这类题型的设计是对中考命题改革的探索,目的是为了改变以往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刻板记忆,将学习的知识与真实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不仅考查学生的思辨性思维,也是对学生生活实际的指导。

要想游刃有余的应对这类题目、内容“不确定”的微写作题。仅仅靠考试前两个月的复习,显然是不可能的。并且,既然是写作。那么得分的高低自然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关。紧扣中心、用词准确、表达流畅的小作文,更容易得高分。然而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词汇量贫乏,比如要求对文中某个人物做出评价,学生大多只会写“正直,勇敢”这样的词,语言也过于口语化。写作论述类小作文时,中心论点不明确,文章的结构不正确,行文缺乏逻辑性。读了让人不知所云。

要想写好微写作题,同学们平时不仅要关注热点,还要多练习写作,积累语言材料,这些都不是靠老师讲讲“方法、技巧”能提升的。

同学们要想在中、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绩,而语文作为主课之一,一定要未雨绸缪,从一开始就要有计划的学习,不仅明确方向,还要关注当下变化,同时将计划落实,勤于动笔,相信一定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

今天因为你的点赞,让我元气满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