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开锅有料】一个“港”字引发的战争

 译品译味 2022-04-27
开锅有料小编
吃货君,翻译美食家
货君这次要推荐的是杨奎松教授的《“鬼子”来了:现代中国之惑》这本书。关注微信公众号“理想国imaginist”的朋友可能会看到过,这是一本讲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散文集,那么这和翻译又有什么关系呢?说实话,吃货君本来也是抱着辨历史、析政治的心态去读的,但是在读的过程中却发现中国近现代史其实也是翻译的“发家史”,汉语欧化、思想译介乃至政治交涉都有翻译的影子。

关于汉语欧化,书中《此“启蒙”非彼启蒙》一文提到《天津条约》签订后,基督传教士可到内陆传教,他们开始兴办教会报刊,“为便利文化程度不高的广大底层中国读者更容易读懂报刊上的文字,他们打破了中文文章不断句的传统模式,开始用西文的顿号和句号断句。为解决传教过程中迁就各地方言造成的基督教文本中译文不统一,以及此前翻译的文言圣经讲读中还需要白话翻译的困扰,在经过各地白话传教的种种尝试之后,1890年上海传教士大会决定统一翻译使用以北京官话为基础的白话圣经译本。这些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近代中国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以及新文学运动的兴起。而欧式思维方式特色,也进一步改变了中国古汉语句子简短直白的特色,催生了复杂的表述形式,从而基本奠定了汉语欧化的基础。”

在思想译介方面,书中《以日为师》一文讲到甲午战败,对国人来说可谓是“一战而人皆醒,一战而人皆明矣”,纷纷转变之前排拒西学的态度,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甚大,国人又习惯自我中心,能够阅读翻译西方社会科学著述者极少”,这时从日文转译就成了快捷通道,“据朱维铮统计,甲午战争之前三百年,主要是日本在翻译中国的书,中国翻译日本的书不过12种,其中大多数还是日本人在翻译介绍日文著述。甲午之后情况全面逆转,不过十多年时间,日本译中国书仅16种,其中大多数还是文学书,中国译日本书却达到了958种,内容主要是西方思想及科学知识……”

在翻译思想类的著作时,对概念的把握和翻译尤其重要。书中《“国民国家”的流失》一文就提到19世纪传入东方的“民族国家”这一概念,“民族国家”的英文原文是nation state,对这一概念的翻译决定了对西方现代政治本质的理解。文中写道:“把它(nation)翻译理解为'民族’并非不对,因为就其词源及其众多使用来说,nation的确应该理解为'民族’。但把它和state结合起来使用,特指18世纪以后形成的现代主权国家,其含义就已经有所变化。对照1789年颁布的代表着现代主权国家形成重要标志的法国《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第三条'The principle of all sovereignty resides essentially in the nation’的这句话,可以清楚地看出这里的nation并不是指'民族’,而是特指'国民’(整体),旨在强调主权归属全体国民。而这恰恰是现代国家根本区别于古代国家之所在。”


最后我们来解开标题之谜,一个“港”字怎么会引发战争?书中《飘不久的黄龙旗》一文讲到,对“港”这个字的误译最终导致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由于1840年鸦片战争前,凡'受雇为夷服役,即下贱之徒’,故为洋人做翻译工作的通事常常被人目为'汉奸’,社会地位低下。故中方战败签订《南京条约》时,条约中英文文件竟只能由英方译员译定。由于英方译员误以为中文'港’字即包括口岸城乡,故在条约第二款关于英人及其家眷可居住于五个开放口岸的文字表述上,中文写为'五港’,英文写为'the cities and towns of …’,由此竟又围绕着英人能不能进广州城的问题,引发了新一波冲突,并导致了一场延烧到北京的更大规模的战争。”当然,至于这个“误译”究竟是真误还是假误就不得而知了。

除了上面提到的,书里还讨论了种族、民族、国民等概念,分析了近现代中国革命的种种情势,对于增加译者的历史背景知识不无助益。但介绍了这么多,吃货君的目的无非是想振一振译者的“威风”,证明翻译的作用不容小觑。虽然关于翻译这一职业会不会在未来消亡的担忧由来已久,但在吃货君看来,只要中外依旧存在“信息差”,翻译就自有其存在的必要和价值。翻译无小事,这就要求诸位作为译者,时时刻刻都要认真严谨、博学多思,千万不能让自己的翻译“误事”。
翻译如做菜,煎炒炸煮、油盐酱醋
样样有学问,处处需琢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