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山东刘福新 2022-04-28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刘福新

昨天( 2011年7月22日)上午,与昌乐电视台主持人王明浩、记者左衡娟乘第10路公交车采访了朱刘街道山坡村。山坡村今已改为山坡社区。

本来,主持人王明浩驾车,制片人王钦峰女士意见,要在公交车拍几个我到农村采访的镜头,于是改乘公交。我很理解这个做法,因为我平时到农村采访,除了骑自行车就是乘坐公交,不可能乘坐电视台的车辆,所以乘坐公交才能反映真实的情景。

在邮政局候车亭,我才拟定了所访村庄,因为第10路公交车东去的站点,城东萧和十里堡我都拍过,于是确定到十里堡的下一站山坡村去。我一说,王、左二人均表赞同。

说起采访朱刘街道,与一位居住厦门的昌乐老乡有关,此老乡网名称作“柳织丝雨”,他先是在我的留言板留言说:“不知道有没有朱刘的图片?” 继而又发贴道:“离家30多年了,昌乐是我的老家,所以我天天晚上都在看你拍的照片!谢了!” 当我答复已经采访过一些朱刘街道的村庄后,网名称作“柳织丝雨”的昌乐老乡又列了个名单“东水坡和西水坡,东魏和西魏,东圈和西圈,朱刘东和朱刘西(今朱刘街道),多么熟悉的村名,好象还有北圈。” 于是我回复了两个帖子:“这些村子我还没去,谢谢您的提醒!”“谢谢老乡!我们每一个人都热爱故乡,故乡是我们的'零公里处’啊!”

这几天老挂念着这件事,也就有了朱刘街道的山坡社区之行。至于柳织丝雨提示的那些村庄我会逐个采访的。

昨天依然阴,天空灰蒙蒙的,还有薄雾,对于我的相机“尼康P6000”来说,拍照容易,但处理图片难度很大。

天气沉闷,温度很高,真难为传媒集团的帅哥王明浩和美女左衡娟了。

十分欣慰的是,昨天的采访内容丰富,不论是迄今犹存的实物还是已经消亡的遗迹,都满足了我求知的欲望。譬如说古庙遗址(古庙的事另见图片下注脚)、古圩子墙遗址,还有眼前的实物——大石臼、古槐、古楼以及老屋里嵌着的栓马石。当然还有一些传说,尤其令我高兴的是,向导张大叔(支书所派)介绍了一眼古井,当地民谚曰:“先有王家井,后有山坡庄。”也就是说,这口迄今保存的“王家井”是明朝以前王姓吃水之处,明朝初年大移民,张姓迁此,人丁兴旺,逐渐替代了原来的土著。

按阎其昌《昌乐县地名探源》一书载:“明代,张姓由圈子村迁来立村,以处孤山北坡,取名山坡。”又在“圈子”辞条载:“明初,张姓自河北枣强县迁来立村,因面山背水,山水环绕,取名圈子。” 由此可知,河北枣强县张姓移民先居圈子,其中一支随后再迁山坡村,取而代之了已经衰微的土著居民王姓。

离井不远的老槐可能是张姓所植,老槐足有600多年了。但我很纳闷,为何城关街道的东山李村和曲家庄、周家庄、东尖庄的古槐上钉有牌标,而山坡村的古槐却没有呢?是这棵古槐的树龄不够资格还是村人宣传不到位呢?我不得而知。

向导张大叔还给我们介绍了两座紧挨着的土地庙、关帝庙,那个大石臼原来就在庙中。至于近代故事,日寇侵华曾在山坡村攅起枪给小孩分糖吃,旨在刁取民心,以实现“大东亚共荣圈”之目的。也有土匪“绑票”的事,不过土匪踩错了点,绑错了票,将一个不怎么富裕人家的孩子架走了。

我几次询问向导张大叔山坡村的姓氏,他陆续叙述道:张姓是第一大姓,其次是姜、房、董、马。原先住庙护庙的姓王,可能就是土著居民了,其中一子犹住村中;另有一户刘姓,养老女婿也。

                    完稿于2011年7月23日0:27

 

附一事:

10:20采访结束,在候车亭等第10路公交车,直到11:15方来,整整57分钟,可见原定的候车时间根本不可靠。为等车,我还发现了不少问题,譬如前天上午,我一心里要到马家河子,于是就等第11路车,目的是采访这个民国时期的“省立昌中路北分校”所在地,但是等了一个小时不见动静,后听人说,11路公交车已经不跑了,那为何牌标还有?咋不封起来?忽悠人耶?牌标脏兮兮的,涂满了乱七八糟的手机号码,牌标也有断裂现象,这些都亟待管理部门尽快解决。

 

 

此文已被昌乐传媒网转载,网址如下:

http://www./clcmw/shdhh/2011/07/23/084348.shtml

 

此事已经制成视频节目,题目叫《老刘的博客情》
http://www./spcl/spcl.asp?pdid=5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1、山坡村的候车亭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2、遇到了一位退休老教师,张姓。名字没记住。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3、山坡社区服务中心好气派!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4、主持人王明浩对这里的庙宇遗址很感兴趣,跑到里面观察起来。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5、庙宇旧址这座房屋就是用了原庙宇的部分砖石建起来的。这里原来有两座庙,南边是土地庙,北边是关帝庙。但两座庙不在一条直线上,土地庙略偏西南,关帝庙稍偏东北,大体位置如上图所在。

  大概1952年,两座庙宇同时被毁,神像雕塑推到东侧的湾里去了。1949年两个政权交替之后,庙祝(看庙人)还在,庙祝有“庙田”两处,分别在东南坡和“团山子”,如今“团山子”因挖石头开石料厂,早就没影子了。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6、大石臼原在庙宇内,早先,各家各户都到庙内舂米。这个大石臼是古庙的仅存物品了。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7、这个湾位于原先西圩子墙外,与古庙宇一墙之隔。不知何时圩子墙没了,湾和古庙宇遗址现在紧连一起了。前边说过,神像就是推到这个湾里了。湾西的大柳树尚给此处带来一线生机。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8、西行,有老屋。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9、这座老屋是一种“前后门”结构,这是后门。我见过不少这样的房屋结构,我故乡老家的后邻就是。凡是有后门的,不是有“后院子”,就是由一条“夹道”,这样的房屋结构不与大街直接接触。当然了,紧靠大街或胡同的人家是不会有这种结构的。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10、老宅院的东大门犹存。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11、更多的当然是新建筑。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12、一条南北大街(逆光拍摄,虽是阴天和雾天,仍有顺光和逆光之别)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13、再西行,又见一口老屋。不过这口老屋是与大门连在一起的,大概这里原来是一座“四合院”。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14、老式窗户。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15、土石结合的墙壁上有“栓马石”。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16、从上往下拍拴马石的石孔。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17、古槐下。我给昌乐传媒集团的帅哥主持人王明浩、美女记者左衡娟拍照。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18、王明浩的衬衫已经湿透了,我也是。可见天气多么闷热。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19、我与张姓大叔(没问他岁数,叫大哥不敬,还是称呼大叔吧)合影。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20、同上。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21、站在东边朝西拍。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22、电视台小左问这红绸巾是干什么用的,我猜测说,红绸巾可能是有人因病来这里“起愿”,张大叔表赞同。因为人们将古树当成神灵对待了。即使不讲神灵,但古树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经历了朝代更替,沐浴了历史风雨,是不折不扣的“祖宗树”。我大胆说一句:庙宇被毁,古槐茂盛,大概都与张姓有关。一毁一立,成败系于明初迁此的张姓也!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23、这是树干的西面。中间的树干枯了,两边又有新枝。人云“山东无死槐”,此言属实。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24、东边的新枝。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25、这就是那口古井了,从昌乐古籍看,此水井可能早于元朝,是宋朝的产物。因为昌乐县境内,在宋朝时立村的不在少数。当地民谚曰:“先有王家井,后有山坡庄。”也就是说,这口迄今保存的“王家井”是明朝以前王姓吃水之处,明朝初年大移民,张姓迁此,人丁兴旺,逐渐替代了王姓。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26、给张大叔和两位同来的电视台工作者拍照。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27、古井北边不远处有一座二层楼,年代不长,大概是民国期间的建筑物。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28、等车期间,给一位粉刷山墙的老农拍照。我看到这里靠马路的屋山都涂成了灰白颜色。



(村庄故事)暑天访山坡社区                    28、等车期间,拍摄下村东部靠马路的一家超市。

 

此文已被昌乐传媒网转载,网址如下:

http://www./clcmw/shdhh/2011/07/23/084348.shtml

 

此事已经制成视频节目,题目叫《老刘的博客情》
http://www./spcl/spcl.asp?pdid=5

 

 

【补充说明】原文打错了村名,将“东山李”打成了“东山里”,此文里也有一处,今已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