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人烧给死人的纸扎丧葬用品,展出法国博物馆,600万老外抢着打卡:其实不吓人...

 公司总裁 2022-04-28

最近清明时节祭祖

相信大家对各种纸制祭祀品并不陌生

中国人对于这些日子

可以说是十分讲究的

烧香,烧纸钱、纸屋、纸车、纸人

活人需要什么,就烧什么...

图片

民间通过烧纸制祭品的方式

寓意给祖先送去物质享受

同时也表达了后辈对先辈的追思、敬意

但如果把这些纸制祭品像艺术一样展示

相信很多人还是接受不了

或心生抵触和害怕的

图片

因为中国人对于“死”这个话题

一直都很忌讳,这些烧给死人的东西

被视为不吉利、封建迷信

但就是国人这么抵触的东西,在老外眼中

却成为了一件件了不起的艺术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面这些,就是在法国著名国家博物馆

凯布朗利博物馆里

举办的一场以中国纸扎祭品为主的展览

它名为《极乐天堂》(Palace Paradis)

这场展览不仅被法国杂志评为是

“巴黎十大必看展览之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看过展览的无数老外

也纷纷被这纸扎祭品给惊艳了

感叹:“太神奇了、中国人真浪漫

人离开了,还能为他准备了这么漂亮的东西

这些真是绝美的工艺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仔细欣赏这些纸扎祭品,你会发现

其实它们并没有世人偏见认为的惊悚吓人

它们造型艳丽,样式精美

有些纸扎,更保持着浓浓的地方特色

以逼真精致、高雅而闻名国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些精致小巧的各色点心、我们居住的房子

高级时尚感十足的包包、衣服、鞋子

现代科技的相机、手机、电脑

甚至出行的小车、飞机...

如果不仔细观看,你可以看出

这些东西竟是纸扎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其实,中国的纸扎文化
发展至今已经有3000多年历史之久
原本是秦始皇时代青铜随葬品
逐渐演变成百姓人家一种常见的祭祀用品
人们认为这些都是人与神之间的媒介
是表达哀思最重要的东西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但随着如今科技的发展

纸扎文化已经被年轻一代人遗忘

加上是烧给离世者的东西

更充满了一层禁忌色彩

人们都不愿提及,传统的纸扎

被迫一步步走向萎靡和没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现在,小编就来介绍一下

把这传统纸扎文化带向世界的传统手艺人

第一位,是来自中国台湾新北市

获得过世界传统文化艺术奖的纸糊艺师

张徐沛

图片

图片

他是台湾一个百年纸扎老店——

新兴糊纸店的第三代传人

从一出生,张徐沛就开始接触纸扎

从原来对纸扎的一无所知到后来技艺精致

在家族的熏陶下,他深深的爱上了

这门传统工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路走来,张徐沛始终坚持着

最传统的手法 

他回忆,曾经的纸扎

也有过一段辉煌时期

那时店里有10几师傅都忙不过来

无论是办丧事还是祭祀、传统的喜事

都能看到纸扎的影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但好景不长

面对着惨淡的店铺生意 

家人曾一度劝他把铺子关掉或出租

但张徐沛却不忍着这门传统就这样流逝

在他执意的坚持下

新兴糊纸店才完好的延续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张徐沛手艺之精湛,是被外国人认可的

无论是美丽的宫殿建筑 

还是逼真的人物、草虫、鸟兽

他都能精准拿捏其大小长短、尺寸比例

他认为,这是对人灵世界的尊重

也是对传统工艺之美的传承...

图片

图片
图片


另一位手工艺人叫:张徐展

他是张徐沛的儿子

起初,张徐展并不想继承

父亲张徐沛的这份“家业”

但因为出生手工艺世家的他

却天生比同龄人手巧

在考上大学后,他选择了新媒体科技专业

图片

张徐沛和儿子张徐展

图片

但渐渐的,他理解了父亲的坚持

并深刻的明白:纸扎传统并不是禁忌

而是需要让更多人发现

他认为:“纸扎文化不该只被视为民俗

跳脱祭品的含义,它是工艺
更是我们千年文化的传承”

图片
在亚洲艺术双年展的展览现场,张徐展将纸扎技艺和电影动画结合 向大家呈现了一种以其奇异怪诞的美学影像

图片
图片
张徐展以纸扎丧葬为主题的动画《纸人展·房间》、《自卑的蝙蝠》

图片
张徐展另一部动画《Si So Mi》更是被提名为2018年金马奖最佳动画片

图片

最后一位艺术家是来自中国香港的纸扎人
欧阳秉志,他今年45岁
已经在纸扎一行做了20年多年

图片


图片

图片

他的纸扎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

暖心而有趣的作品

受到很多外国人喜爱

包括美国CNN、英国BBC在内的多家媒体

都对他进行过报道

作品还曾经在希腊等地展出

图片

欧阳秉志为黄家驹“定制”过的“电吉他”和“扩音器”

图片
图片
图片

很多人都说他是一位“阴间的设计师” 

但欧阳秉志却不以为然

他说,“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

阳间和阴间,生者和死者

自己算是他们中间的桥梁

当然,每一个人应该对

身边的亲人、朋友都好一点

不要说等他不在的时候,才来弥补亏欠...”

图片

图片

图片

其实,死亡从来都不是生命的终点

就像《寻梦环游记》所说的:“遗忘才是”

纸扎艺术,不仅能表达哀思

还能体现中国最古老的传统底蕴

它,不应该被世人遗忘...

最后,关于纸扎,你怎么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