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病皆由痰作祟!坚持做这四件事,健运脾胃,温阳化湿,轻松清掉痰湿浊气!

 洛璋 2022-04-29

身体的水液代谢失常会引发很多问题,比如肥胖、容易疲劳、思考力下降,甚至会引发失眠、心悸、头晕等等。

身体很多看起来不相干的症状,其实都与痰湿有关,而且湿邪为患,还会进一步导致水饮、痰浊。

「百病多由痰作祟」,可以说身体诸多问题的形成是从水液代谢失常开始的。

图片

一、水液代谢失常与脏腑的关系。

身体水液代谢失常,会导致身体出现水、湿、痰、饮等不同的病理因素。湿聚为水,水停成饮,饮凝成痰——这些水液的失常状态会层层递进,清澈的是水,清稀者为饮,稠浊者为痰,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水的状态越来越「黏稠」,越黏稠就越难化掉。

现代人普遍水湿严重,很多人对湿气有认知,但对于比湿气还严重的痰饮就缺乏了解了。要想全面化湿浊,一定要对水湿痰饮都有足够的认知。

水液代谢失常与哪些脏腑有关呢?脾、肺、肾、膀胱等脏腑对水液代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脾和肺。脾胃运化失常,脾不运湿,导致湿气在身体里化不掉;湿气进一步加剧,就会形成痰浊。

进一步讲,「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肺为水之上源,主通调水道,肺气不足,肺失宣降,也会直接导致痰浊的产生和加重。

痰分为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感冒咳嗽吐出来的,或白或黄,是有形之痰;身体肥胖的脂肪等是无形之痰。无论有形无形,都与脾、肺直接相关。

再者,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肾主水,主司水液的代谢。

如果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那么肾阳的蒸腾气化就会出问题,则水运不利。

如果肾阴不足,虚火灼烧,也会煎熬津液,炼液成痰。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的气化功能失常,也会导致水液代谢也会出现障碍,例如起夜、夜尿频多,都与膀胱气化不利有关。

生命离不开水,同时,水液代谢失常也会带来非常多的问题。

图片

二、水液代谢失常:让你臃肿、肥胖、头晕头疼......

很多中医爱好者朋友知道,湿气重的体质,舌头会出现齿痕。

那为什么湿气重就会出现齿痕呢?齿痕就是由于身体水湿重,继而出现舌体胖大,舌头就好像被身体里的水湿泡肿了一样——舌头胖大,在口腔中被牙齿挤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齿痕。

除了齿痕重,还有舌体的唾液线——舌头伸出来会看到明显唾液的痕迹;再则舌面水滑,舌苔厚腻都是水湿、痰浊的表现。

首先,日常表现中,水湿重容易出现便溏,大便不成形,或者容易腹泻;常常感到疲劳,身体沉重,一天的工作之后,两条腿甚至会肿胀...

还容易出现肥胖,很多所谓的疲劳肥、焦虑肥,实际跟水湿痰浊的关系很大。化湿化痰才是减肥的根本,脾胃不健运,不能化掉痰湿,无论怎样节食,最后都会反弹回来。

其次,「怪病多痰」、「百病多由痰作祟」,这是自古以来,很多医家的临床体会。很多怪病都是痰在作怪,比如严重的头晕头疼,有一种证型就是痰浊证,头重如裹,头沉重得好像被湿布包裹起来的样子,实际就是痰浊不化,上扰脑窍的情况。

再次,水湿痰饮严重了,还会扰乱情志。很多情志病,甚至抑郁症的问题,存在「痰蒙心窍」,心窍好像被痰浊给蒙住了。

心为君主之官,国家的国王被痰蒙蔽了,那么人的情志,甚至神志一定会出问题,伴随着还会出现失眠、心悸心慌、头晕目眩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抑郁症或者躁郁症,也就是中医辨证中的癫狂、躁狂。

再者,「久病多痰」。水湿痰饮都有重浊粘腻的特性,其导致的身体问题,往往病程长久,缠绵难愈。比如久咳、哮喘、眩晕、瘰疬、痰核,甚至癫痫,都是非常棘手,反反复复,不易痊愈的病证,所以说久病多痰。

水液代谢的失常,会导致这么多、这么麻烦的病证。这也就引出了我们平时一直强调的,「防大于治」,注意日常的养护才是王道。

图片

三、健运脾胃,温阳化湿:助你化解水湿痰饮。

1、量力而行喝水,减少脾胃负担。

很多人受一些现代营养学的影响,每天坚持喝8杯水,还有的要拿量杯,必须喝到2000毫升以上。

实际上,当身体脾胃运化能力弱,不能够运化掉这些水的时候,这些喝进去的多余的水,只能变成身体里多余的水湿痰饮,影响健康。

喝水,细致来讲,喝水的量要因人而异,每个人的饭量都不一样,喝水量怎么可能按「规定」来呢?喝多少一定要「量力而行」,很多人本身就是痰湿体质,湿气困脾,每天再喝进去那么多水,真是雪上加霜。

喝水的方法来讲,我们传统的功夫茶喝法最健康,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喝,这样脾胃的负担小。脾胃就好比一个机器,水是原料,你把原料一下子都投进去,让机器怎么运转加工呢?

喝水的温度方面,很多人喜欢喝冰水、喝常温水,这其实都会过度地消耗脾胃的阳气。水也好,食物也好,如果温度很低的吃进胃里,就要消耗更多的阳气来温暖这些水和食物,然后再进行运化。

接下来,脾胃过度消耗,导致脾阳不足,则不能运化水湿,进一步出现水湿痰饮的体质。喝水最好是40来度,比体温稍高,喝进胃里暖暖的,养胃养脾。

图片

2、艾灸温阳化湿,促进身体水液代谢。

艾灸是火的力量,是扶阳的力量。艾灸改善身体的水液代谢失常,是通过「温阳化气」来实现的。什么叫做温阳化气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温暖的晴天,太阳照在水面上,促进了水液的蒸发蒸腾——这就是温阳化气。悬灸的火头就好比太阳,可以温化掉身体的水湿。

悬灸温阳化湿的选穴,可以考虑健脾益胃、促进膀胱气化、温化湿浊等几个方面。

中脘:中脘是胃经募穴,胃也恰恰就在中脘穴的位置。

艾灸中脘,可以调胃和中,健脾化湿。如果中脘处摸起来有硬结,建议要先通过揉腹,把硬结疏通一下,再做悬灸,才能更好地吸收。

水分穴:水分穴,穴如其名,水分即是分水,艾灸水分穴,可以把身体里多余的水湿分化掉,促进身体水液正常代谢。

阴陵泉: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穴,位于胫骨内侧髁后下缘凹陷中。脾本身就是化湿的关键,阴陵泉是传统的祛湿大穴。阴陵泉通过健脾,让脾的力量增强,助力脾来运化身体的水湿。

丰隆穴: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丰隆是治痰要穴,可以化一切痰,包括有形的痰,无形的痰。身体的「痰」不单单是咳嗽吐出来的痰,身体里多余的脂肪也是「痰」。艾灸丰隆可以调和胃气、祛湿化痰、通经活络,还可以减掉湿气、痰饮形成的肥胖。

图片

3、传统食疗方,健运脾胃、化痰湿。

传统中医方剂中,健运脾胃以化湿浊的很多,这就恰恰说明,湿气不化,痰浊阻滞其实自古就是困扰大众健康的问题,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经典方剂来应对这些问题。像大家耳熟能详的参苓白术散、苓桂术甘汤、一味薯蓣饮,包括千古名方四君子汤。

这些方子不管是健脾益气、温阳化饮,还是肺肾同调,其背后可以起到的作用来看,都在调节水液代谢,其中茯苓、山药都是出勤率极高的中药。

这两味恰恰又是药食同源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茯苓煲汤、山药煮水、蒸食,甚至直接打粉煮食,都是方便又实用的食疗方。

4、适当运动,温阳、化湿浊。

阳化气,阴成形,生命在于运动。中医讲的是适当的,因人而异的运动。恰到好处的运动,符合自身体质的运动,可以帮助身体排除湿气,运化水湿。

什么是恰当的运动呢?首先夜跑、晚上去健身房就不是一个特别合适的运动。夜不扰阳,晚上要静,不适合去扰动阳气;马拉松也不是适合普通人的运动,消耗太大,会损伤阳气。

平时散步、慢跑、跳绳,这些相对柔和的、循序渐进的运动,运动中不要大汗淋漓。大汗也会伤阴液。恰当运动,微微小汗出,可以散掉水湿、浊气,促进身体水液正常代谢。

另外,晒太阳,向阳而居,保持好心情,这些日常生活细节也有利于身体水液的正常代谢,养护身体,温阳化湿浊,身心安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