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酒店+咖啡”的生意如何做?

 五峰之孙 2022-04-30 发布于云南
图片

图片

“COFFETEL”创造者酒喆啡酒店的门店数在2021年增长26.85%,门店增长速度超过同集团旗下品牌麗枫酒店,总开业店数超411家。“咖啡馆+酒店+消费空间”的模式似乎落地良好。

在今年三月底,华住集团和英国咖啡连锁品牌COSTA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华住旗下所有品牌酒店引入COSTA咖啡。目前,其已在全国门店开设超过50家COSTA快选柜台。

与联名合作不同,首旅如家在2020年推出自有品牌“如咖啡”。在此之前,OYO也推出了“芬然咖啡”品牌。

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曾表示“酒店业未来的发展重点是对空间的解放”。在非房收入日趋重要的现在,“酒店+X”的模式成为了酒店经营者提高坪效的突破口,而以上事件表明,不少酒店品牌将解放空间的重任押在了“一颗咖啡豆”上。

图片

“X”为什么是咖啡?

咖啡作为少有的“健康瘾品”是不少其爱好者的刚需,并且近几年它站在了精致流行文化的风口上。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了3817亿元,若保持27.2%的增长率,2025年,中国咖啡市场规模将达10000亿元。

关于实际业务增长情况,我们可以看一下瑞幸咖啡去年的财务数据。

瑞幸咖啡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其总净收入达到79.653亿元人民币,相较2020年增长97.5%。截至2021年末,瑞幸咖啡门店总数已达到6024家,自营店占比约73%。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瑞幸咖啡在第四季度的月均交易用户数超1620万人次。

庞大的市场与增速引得各行各业都想乘风而行,中国邮政的“邮局咖啡”、上汽集团“吉咖啡”和中石化“易捷咖啡”等品牌都在积极入场。

酒店业作为生活空间的先天优势拥有者,有着深度入局的便利。深度的合作意味着需要更深入的了解,那么咖啡业在中国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从高端市场“上海、南京、广州”兴起到成为注重功能性的实用品,再发展为具备社交属性的商务工具,最后成为精致生活的代名词。咖啡的发展之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它和酒店业的缘分。

从初期高端酒店才配备的咖啡厅到速溶咖啡成为房间标配;从满足住客商务与休闲需要的咖啡品牌联名合作到将自身酒店设计与咖啡文化深度融合,酒店与咖啡的同行模式一直在发展变化。

但这种发展变化并不是线性的,就像当精致的手冲咖啡大行其道之时,速溶咖啡与便利店咖啡也能占领目标客群的心智。所以说,在酒店与咖啡的合作上,没有好与坏的判断,但要选择和考虑什么是适合自己的模式。

图片

“酒店+咖啡”的合作逻辑:空间+刚需

“酒店+X”第一要考虑的在于“X”在目标用户消费习惯中所占的比重,毕竟消费市场上的全面流行还是比较罕见,更多的是某段时间、某些群体内以及部分地域上的流行。

那么了解咖啡主要受众需求及其区域是酒店合作前必不可少的一步。

咖啡受众对其享用空间高端感、小众感、亲切感、品质感及沉浸感的需求与酒店住客的需求有着契合之处,这也就是为什么咖啡与酒店的融合合作在目前看来相对顺畅的原因之一,它们都有着相似的用户需求。

包括顾客对咖啡食品“清爽”、“丰盛”的期待,让酒店与咖啡的服务有了相对一致的目标,对酒店吸引来咖啡刚需者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咖啡刚需者所在的地域分布可能并不广泛。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线上咖啡高消费城市的前十名都是一线或新一线城市,且集中在东部和南部区域,其中以上海、北京的需求最为旺盛。根据《2017-2021年中国咖啡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数据,2020年“我国大陆人均咖啡消费量在9杯/年,一线、二线城市的消费者摄入频次已经分别达到326、261杯/年”,数据差异明显。

咖啡的刚需群体大都生活在经济发达地区,下沉市场的“酒店+咖啡”模式就难以获取客源了吗?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还不能如此武断地给出答案。上海、北京等地区虽然是咖啡爱好者们的聚集地,但他们的刚需注重在咖啡本身,对其品质、品牌及制作方法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作为外行的酒店若想冲进去分一杯羹,因为专业性的缺失是需要冒着较大风险的。

华住在与专业咖啡品牌COSTA合作之前,于2016年就推出了自己的咖啡品牌niiice café,但未见太大起色。毕竟直接与星巴克、COSTA、Manner以及一众专业精品咖啡店争抢专业客户看起来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图片

如家“一城一杯”

反观三四线城市,对于咖啡的需求可能不在那一杯咖啡而是在“咖啡”这种格调与背后的精致象征。从酒店的角度上来讲可能更容易结合自身业务做出调整,将空间“咖啡格调”化,或许可以跟上“体验经济”潮流吸引到特定客群。

弄清楚客群需求和体量之后,选择一个合适的“酒店+咖啡”的经营模式尤为重要,从轻到重大致分为三种:酒店+咖啡产品、酒店+咖啡生态、酒店+咖啡文化。

不同的模式对应着不同的需求。“+咖啡产品”服务于对咖啡功能性和实用性有要求的商务客群。在咖啡消费升级的情况下,普通的速溶咖啡可能已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那么引入较高品质的速溶咖啡或挂耳咖啡以及与临近品牌咖啡馆合作提供优惠和便利购买服务,能有效提升住客体验。

“+咖啡生态”更适用于有固定咖啡消费群体地区以及需要提高空间利用效率的酒店。将咖啡馆的服务与设计引入酒店空间,给住客和邻里客人提供更完整的咖啡空间服务以带给他们轻松惬意及舒适感受,也相当于加入了一个多功能的空间复合使用。

如何利用酒店优势提高其相对专业咖啡品牌的竞争力是这一模式的实践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图片

▲青岛尚美酒店“光束”咖啡

“+咖啡文化”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咖啡主题酒店”。以喆啡酒店为例,这种模式下酒店需要挖掘咖啡背后的内涵、文化与其代表的生活方式构成,从整体来设计与之相契合的酒店装修与服务,对住客不失为一种特色的体验,但是其投入重、可逆性弱等特征需要投资人注意与谨慎考虑。

咖啡能成为酒店业同行的伙伴吗?这个问题需要时间和实践共同回答。从现状看,二者的契合程度还是令人欣喜和值得期待的,各位投资人不妨在弄清客源需求之后,从轻处入局,共同探索“酒店+咖啡”更多的可能性。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