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国发现世界上最轻文物,仅0.03克,却令美专家眼红不已

 五星辉煌 2022-04-30 发布于河北

众所周知,考古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不仅能了解到古人过去的生活状况,而且还可以修正一些错误的史实。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考古工作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进展。

在湖南的玉蟾岩遗址,考古工作者便发现了世界上最轻的文物,重量仅有0.03克。

我国农耕文明诞生于距今10000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作为农耕大国,水稻也是从我国走向的世界。但早前国际历史学界一直不认可此事,直到几十年前,一件重量只有0.03克的中国文物出土,才让其他国家彻底哑口无言。

1988年,在湖南省道县寿雁镇白石寨村,有位村民无意间发现了一处遗址,遗址前后有两个洞口,最大的前洞坐南朝北,整体呈半圆形,远远看上去像青蛙的鼻子,因此被称为“玉蟾岩遗址”。

考古人员接到消息,进入洞穴后里面是一个100多平方米的开阔空间。

他们先后于1993年、1995年和2004年对于玉蟾岩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器、棒器、陶器、动物骨头残骸等物品。

根据这些文物,考古学家推测这座遗迹应该距今约10000年。其中有一个陶瓷碎片,鉴定后得出的数据,更是距今18000年,也就是新石器时期。

而最令考古学家感到吃惊的,不是陶瓷碎片,而是1995年11月在玉蟾岩遗址发现的2粒古稻谷。

两粒稻谷呈黑色,每颗约重0.03克,堪称世界考古史上最轻的文物。

经过碳14测定,这些水稻谷粒距今在1.4到1.6万年间,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

两粒稻谷文物的发现,引发了世界考古界的轰动,甚至被评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一百项考古发现之一。

美国考古学家对此眼红不已,派出一支国家考古队远赴中国,于2004年11月和中国考古队联合,再次深入玉蟾岩遗址,又发掘出5粒古稻谷。

得益于玉蟾岩遗址里水稻的出土,水稻的起源和传播过程逐渐清晰起来。

由于在此之前,国际上关于对水稻的起源可谓是争论不休,不少国家声称水稻诞生于印度。

通过此次发现得知,我国种植水稻早了印度好几个世纪,同时也佐证了一个事实,华夏文明早在10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便已生根发芽了。

事件再次令我们感受到,自己身为一名华夏儿女是无比的骄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