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故事—楚辞

 天鹅作文 2022-04-30 发布于山东

写作故事—楚辞


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星——《离骚》

《离骚》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屈原作的一首长诗。

《屈子行吟图》明代陈洪绶作

屈原知识渊博,通晓治国之道,娴熟外交辞令,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相当于左丞相,是楚怀王的左膀右臂。后来,被上官大夫所陷害,遭到怀王疏远冷落,忧愁苦闷,便写了《离骚》这首诗。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全面评价《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对《离骚》的由来、诗歌内容、语言特点、文意文情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可谓空前绝后,而且文笔太美了,不忍译成白话文。

汉代以后,文人无不对屈原和《离骚》推崇备至。推崇一:爱国思想。汉代贾谊被贬黜之时,途经汩罗江,以《吊屈原赋》激励自己;宋代文天祥在被元兵俘虏后,狱中诵读《离骚》鞭策自我;陆游报国无门,也慨叹到,《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后儒之服膺诗教者,或訾而绌之,然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推崇二:文学成就。《离骚》之前,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诗歌以《诗经》为代表。《诗经》作者众多,而《离骚》为个人独立创作。宋代著名史学家宋祁曾言,《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

推崇三:艺术价值。屈原通过大量象征和比兴手法,塑造出一位高洁的居士形象,诗中的神话的构思又将读者带入他心目中的超现实世界。《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之鼻祖。

由于年代久远,现代人阅读和理解《离骚》比较难了。但是,如果从意加像入手,还是能正确理解和把握的。《离骚》写到两种像,即美人和香草。美人是视觉美,香草是嗅觉美。作者用这两种像分别指君子和君子高洁的品德,这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美人和香草及其体现的意加像,就像一把钥匙,一把解读《离骚》的钥匙。

明代文征明小楷《离骚》

《离骚》共有373句,2490个字,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现摘几个名句分享一下。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乘其撰以驰骋兮,来吾逍夫先路。

袅襄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元有莹兮醒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余处幽箩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

凰讽讽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长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世涸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余将董逍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

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举世皆浊我独青,众人皆醉我独醒。

薄暮雷电,归何恍?

魂兮归来!

若有向往,不妨读一读《离骚》原文,叹一叹那千百年前的浪漫长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