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时间对比亚迪3月份10万台上险新车的电池规格做了一些分解,得到一些很有意思的结论。按照后续规划,比亚迪在自己的刀片BEV(长刀)和刀片PHEV(厚刀)两种规格演进下,会增加新的产品谱系。现有的怎么划分,我们可以通过本文看出一些门道。 ▲ 图2. 比亚迪主要的车型情况 Part 1:比亚迪PHEV的配置分布 在插电混动的车型中,必要的配置主要包括50公里入门、80公里(老三元的配置)、100-110公里和120公里,后续也会做一些高里程的升级。目前唐DM-i和宋PLUS DM-i还处在交付前期,主要是交付100公里左右的车型,而最早交付的秦DM-i已经围绕50公里纯电续航的入门车型为主了。 从长期数据来看,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由于日常通勤距离不像一线城市的用户需要每日通勤60-80公里,因此50公里纯电续航的入门PHEV车型其实对他们来说就足够了,消费者短期内也会选择一款电池比较小的车型来实现购置性价比的需求。 ▲ 图3. 比亚迪PHEV车型的里程配置 所以我的判断,后续120公里纯电续航配置的PHEV车型是很尴尬的,它们会努力迭代到200公里的车型,以满足一线城市消费者对于纯电通勤的需求,较少的充电频次能带来溢价。 ▲ 图4. 比亚迪后续的PHEV配置升级 后面大部分的需求,还是集中在8.32kWh、26Ah的电池上面。 ▲ 表1. 比亚迪电池的参数表(BEV和PHEV) Part 2:比亚迪BEV续航里程的配置 纯电动车型来看,其实情况差不多。购买海豚、元Pro和秦EV的消费者,主要选择400-500公里续航的车型,选择秦的消费者有一半升级到了500-600公里续航车型。而目前消费者也愿意加钱买元PLUS和宋PULS,以实现更高的里程,覆盖500-600公里续航的需求。 汉EV很有意思,由于在一线城市600公里的车型还是占了多一些,目前比亚迪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的方案,覆盖了400、500和600公里三个档次,从经济实用来看还是前两者为大多数。从这里也能看出,国内纯电动车消费者在价格和续航里程之间的选择,还是有很大的取舍。 ▲ 图5. 比亚迪不同车型纯电动续航的分解 从目前的电芯来看,比亚迪成熟的有几款—— 1)BEV电芯 包括原有的135Ah(1C)和元PLUS上使用的150Ah(1C)电芯。 2)PHEV电芯 主要覆盖26Ah、40Ah和47.7Ah三种。目前来看40Ah的结构似乎有点问题,最近在朋友圈里面看到多起事故,待官方给出说法后我们再来解析。 比亚迪选择的电压体系,我觉得也是挺有意思的,最大的好处是可以用同一颗电芯来配置不同的能量,这算是刀片电池最大的精髓了。而不同的电压对应能量,可以衍生出相似设计下不同的梯度来,这基本和圆柱的思路一致。 ▲ 表2. 电池的选用表格 ▲ 图6. 两种不同PHEV电芯组成的刀片厚模组 从能量密度来看,目前BEV普遍分为140 Wh/kg和150Wh/kg两个档次,PHEV由于不要求能量密度,整体的分布如下所示: ▲ 表3. 能量密度的表格 小结: 比亚迪的电池,从电芯来看是非常简单的,组合出来的Pack主要是围绕电压在调整能量。由于之前IGBT的耐压限制,这种打法在其他车企中就不太能操作了,也限制了比亚迪电池往其他车企渗透。 图|网络及相关截图 作者简介:朱玉龙,资深电动汽车三电系统和汽车电子工程师,著有《汽车电子硬件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