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老头喝酒

 郭家情怀 2022-04-30 发布于河南
文章图片1

不同年纪的人喝酒有各自的特色,小青年喝酒,图的是个爽快,或者面子上的豪爽,酒到杯干小意思,时不时弄出点一口喝半瓶的场面,以此来吸引别人的目光,也正因如此,年轻人爱喝啤酒的多些,毕竟度数低,入口柔。

中年人喝酒,喝的是个品质。甭管有钱没钱,整点适合自己收入的好酒,聚点能开得了玩笑的朋友,说说过去的趣事,聊聊错过的女孩儿。更有那高端酒局,有年头的茅五剑摆上桌,张口便是大生意大事业,倚红偎翠,光影明灭,算是互助资源。

老头们喝酒就随意多了。无人相陪,自己嘬两口调调味儿,有人相陪,胡乱弄两个菜为的是消磨时间。在他们眼中没有好酒坏酒之分,一辈子的辛苦,身体早已铁打一般,什么酒喝下肚皆皱不起波澜,

农村的老头们喝酒有趣,扎堆凑人,不看饭点。冬天寒冷,趁着晌午太阳出来,暖墙根儿下溜达一圈,三五句闲言碎语后不由自主地转谈天气,谈了天气的冷,心里生出对酒的渴望。喝一盅去?走,喝一盅!两三老头分头行动,你去抓把花生米,我去找点干菜,到家里婆娘不絮叨的那一家,热炕头上一偎,炕边小火炉上砂锅一咕嘟,炕桌上散着的花生咸菜先喝起来。这一喝不要紧,村里的、家里的、听说的人和事说个没完,走了的人遗憾地叹口气,不公的事阿Q般骂上几句,最后一定落到自己头上,自家说的话全对,自己年轻时可能可能呢。

文章图片2

老头们夏天喝酒那是随时随地。有的老头,怀里常年揣着小酒壶,条件次的瓶装小二,条件好的儿孙孝敬的特质酒壶,里面装的还是小二。小二不是二锅头,是那种二两的各种造型的塑料壶装酒,其实是散酒的便利装。兜子里装把带壳花生,树荫下一群人聊着说着,没缘由地想喝酒,不管谁家的院子,地里拔根萝卜,裤腿上蹭蹭泥,架子上薅根黄瓜,长满老茧的双手来回搓几下去去刺,兜里的咸花生一嗑,那就是下酒菜。

老头们喝酒慢,小口抿着喝。此举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年轻时酒水珍贵,有的人家过年方可打壶酒,细水长流地省着喝,有个酒味便好。另外的原因是老头们心下没了火气,大事小情不急不躁,吃东西成了生理基本需要,喝酒不过是催催衰退的胃,让它多舒展舒展。

在我儿时,乡间酒风极盛。刚刚有点闲钱的人们孝敬老人全都送烟送酒,老人们得了酒,脸上的皱纹笑成了褶,像爱显摆的小孩子一样,出门不拿个小酒瓶,不仅自己觉得无聊,还给孩子丢人——咋,你家娃不孝顺,不给买酒?

你走进村口会发现,一溜圪蹴着的老头穿着老式中山装,带着八角鸭舌帽,一个个的不时仰头,乍一看以为在做肩颈运动,仔细看,好家伙,全在喝酒。到了淖边水库的放水季,家家户户都去网泥鳅、小银鱼,大锅里多加咸盐焖熟,晒至半干,老头们人手一个小牛皮纸袋,小鱼干下酒,黄瓜萝卜立马没有。

村里的老头爱喝白酒,无他,味儿重。估计是他们的味蕾被岁月磨平,只有白酒能刺激舌尖,喝出味道。他们称啤酒葡萄酒黄酒为色酒,等同于绿豆汤类的饮料,要是谁有一瓶,半个村子的人都得尝尝。

相对来说,城里的老头们喝酒就孤单多了,非要约凑不齐人,多数时候是自斟自饮。我父亲没退休前不愿意到外面喝酒,喝烦了,有机会总想着多陪陪家人。退休以后那是来者不拒,只要有人喊喝酒,必去。下酒菜也不讲究,切点肉也成,炒个菜也好,啥都没有,花生米照样对付,和农村一脉相承。

其实退休老人并不清闲,很多为了照顾孙辈住在儿女家或者找份工作贴补家用。如此人家的老头,喝酒多少有点消愁解乏的意味。干了一辈子,临老临老了,还得为生活奔波,为儿女操心,家里没地没庄稼,车贷房贷倒是一个不少,从这点上看,真不比过去的农村老人们活得潇洒。那一杯杯酒,或比年轻人喝得更无奈吧。

文章图片3

老头们喝酒没规律,许是年轻时受了太多的规矩,晚年想要放纵一下。有时候,晚饭的碗筷还没洗完,老头又想喝酒了。他们倒也不麻烦别人,自己找个小碟子,夹几筷子腌韭菜,酱豆腐,孙子的肉干辣片偷摸着抽几条,尽量不显出形迹,爱看电视的,边看连续剧边喝,爱玩手机的,边喝老伙计视频边喝,爱听戏曲评书的更惬意,晃着腿摇着脑袋,随着情结旋律喝。喝得也不多,一杯两杯即可,喝的时间可长,一两个小时不算完。

老头喝酒,喝的绝不是寂寞。他们平凡的一生经历了太多,每一位都当得起伟大二字。酒是他们的消遣,是他们的知足,亦是他们的青春。如果你有时间,请回家陪陪老头,给他倒杯酒,陪他碰一盅,别说感谢的话,那样太矫情,多聊聊天,比啥都强。实在没得聊了,就对老头说:“老爷子,来吧,为往事干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