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占军创作心得:力求把所学杂糅且不以一家为面,写出自己的面貌

 沧海桑天d0og1c 2022-05-01 发布于北京

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作为我国书法界四年一次最高规格的综合性展览,被誉为书法界的“奥林匹克”,张占军“一箭中三元”——在楷书、行书和草书组评比中,三种书体皆入展,可见其书法实力不俗。

张占军入展十二届国展草书作品《节录项穆<书法雅言>》

张占军入展十二届国展草书作品《节录项穆<书法雅言>》创作手记:

以前写过一些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书谱》,用功不多。今年春节后开始致力于草书的练习,着重张旭、怀素、黄庭坚。十二届国展征稿启事发布后,就着手创作,也算是对这段学习的检验和综合训练。初步设定形式和内容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创作要求:一、力求把所学杂糅且不以一家为面;二、避开时风,写出自己的面貌。书写过程中不断调整章法及墨色,反复多遍,最后定稿寄出。

上文是张占军的入展作品创作手记,我们看看作品是不是如他所言的:力求把所学杂糅且不以一家为面,写出自己的面貌。

先看墨法:

虽然从图片中不可能完全准确的看出原作墨法的真实面貌,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基本的面貌。在上图中,红圈中的浓墨和红圈外的淡墨交相辉映;可见作者对墨法还是费了一番苦心。

藤原佐理草书

再看上图中蓝圈内字,用笔和神韵既像取法于怀素,更和日本古代书家藤原佐理相契合。而整幅作品在神韵上更接近于王羲之、孙过庭的“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可以说是作者融会了二王、孙过庭、张旭、怀素、黄庭坚诸家。

如果,我们仔细的去读作品中的结字,我们就可以看出许多字形明显是取法于王羲之、孙过庭、黄庭坚,但又与原帖有距离,在似像不像之间,这就是糅合融会的功夫,这就是自己的风格。

张占军,河北衡水人。别署战军、釜铭、宏文堂主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民盟盟员,河北省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员会委员、衡水市书协理事,河北省名家进校园特聘名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