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9年李宗仁逝世,周总理在治丧报告上删改了四个字,毛主席:同意

 新用户49686918 2022-05-01 发布于黑龙江

两岸的统一是所有人都期盼的,有很多人都为两岸统一做了贡献,李宗仁便是其中之一。李宗仁以前是国民党的一位大将,是蒋介石的亲信,也是共产党首要通缉的罪犯。不过后来李宗仁却从一个逃犯变成了促进两岸统一的功臣。

而李宗仁在北京的医院逝世后,周总理看着李宗仁的治丧报告,深思熟虑之后改了四个字,毛主席在看到周总理的报告后,直接就同意了周总理的改动。李宗仁死后周总理为何会改动他的治丧报告呢?周总理改动了哪四个字呢?

一、战犯李宗仁

1949年1月,李宗仁的身份有了很大的改变。国共战局已经十分明显,蒋介石更是知道国民党无力回天,于是把总统一职交到了李宗仁的手上。身为总统的李宗仁也打算与共产党进行和谈。

文章图片1

可是说是和谈?任谁仔细一想,都觉得和谈就是笑话,李宗仁的心思缜密,说和谈无非是为了拖延时间。

要知道李宗仁可不是简单的人物。后来在共产党列出的战犯名单之上,出现了李宗仁的名字,他的名字位于蒋介石之下,处于第二的位置,可见李宗仁的所作所为到了一种令共产党痛恨的地步。

深知李宗仁和谈目的的共产党,自然不会顺着李宗仁的心意,这一场和谈以失败告终。国民党政府也迎来了被推翻的结局。

文章图片2

被通缉的李宗仁,非常害怕自己被共产党抓住以后被处置,于是立马开始寻找自己的出路。他的第一个选择就是和蒋介石去台湾,但是他和蒋介石两个人是政治对手,如果去了台湾下场怕是也不会好。思来想去,李宗仁借求医一路逃到了香港,接着前往美国。

尽管李宗仁逃到了美国,但是他的身份一直都是“通缉者”。他在美国待了十六年,这期间他也一直都有注意中国的情况。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宗仁原本的风采也早已不在,此时的他已经成了一位白发老人。年纪越大越抵挡不住内心想要回家的想法,他身在美国,心却时刻想要回到中国去。但是他不敢,他害怕自己一回到中国就会被抓起来,他自以为共产党不会放过他。

文章图片3

但是眼看着新中国建设的越来越好,李宗仁心里又有了一丝侥幸,会不会现在回去,共产党能够“不计前嫌”呢?

带着这一丝侥幸,李宗仁心里有了一计——“献宝”。只是献宝的那个人不能是他,还必须要寻觅合适的人选。

在多次抉择之后,李宗仁想到了一个人,程思远。程思远曾是他的机要秘书,原先就一直跟着他,后来程思远不喜欢国民党内的腐败之气,毅然决然的选择了离开,去到了香港。离开国民党之后的程思远跟共产党的关系不错,当然也和李宗仁有着联系。

在李宗仁看来,程思远可以成为那个中间人,他可以用程思远去试水,看看共产党内的那些人对他的态度是怎么样的。

文章图片4

二、献宝之计

很快,程思远就收到了李宗仁的来信,心中提起了李宗仁对程思远的思念之情,还说起了新中国的现状,希望程思远能够替他牵线,将自己准备好的宝物献给国家,以此来表示自己对中国的敬意,其中还提到了宝物的价钱,值11万美元。

程思远看到信,自然很高兴,自己的好友如果可以与共产党冰释前嫌,那是天大的好事啊。于是程思远立刻前往北京,把李宗仁的意思传递给了周总理。

周总理一听是李宗仁的事情,不由得重视起来,现在李宗仁在国也是小有名气,海外的华人对李宗仁也有些敬意。李宗仁献宝一事于周总理而言,是个“统战”的好机会。

“文物我们收下,我们会照价还给李宗仁将军,以表诚意。”周总理拟写了一份声明传到了李宗仁手里。

文章图片5

这一次的“献宝”,共产党十分的在意,于是派出了许多专家对其进行鉴定,可是鉴定的结果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总理,是赝品。”

专家拿着报告跑到周总理面前,告诉他这些宝物都是赝品,估价下来也不过才3万美元,根本不是李宗仁说的价格。这一举动让专家们十分的生气,“通缉犯”李宗仁现在这样的举动简直戏耍他们的意思。

知道这个消息的周总理立刻找到了毛主席,本以为毛主席会生气,谁知道毛主席反而淡淡一笑,丝毫不在意手上这份宝物赝品的鉴定报告。

“恩来,你怎么看?”毛主席看向周总理。

周总理也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这才回答:“这李宗仁一举分明是试探,来看看我们是不是小气鬼啊。”

文章图片6

“那我们就大度一点,他说这些宝物值11万美元,那我们给他12万,花钱跟他交个朋友吧。”毛主席面上带着笑容,目光与周总理对在了一起。

他们两个想到一起去了。

就这样,李宗仁拿到了中国政府给他的12万美元,不仅如此,里面还有一封周总理的亲笔信:李将军送来的宝物,真假皆有,想着李将军远在他乡,这12万便作为酬劳,酬谢李将军惦念着国家。

聪明人立刻就懂信中的意思,李宗仁脸上的笑意也阻挡不住,新中国和蒋介石比较起来,蒋介石压根连新中国的尾巴都追不上,而且共产党根本不是什么小气鬼,那他还担心什么呢!

文章图片7

自此刻开始,李宗仁回国的念头更深了些,他虽然是国民党的旧部,但是在新中国建设期间,还是可以尽一些自己的力量帮助新中国的。

三、回国之路艰难

可世事难料,李宗仁很快收到了一些警告,自己的周围已经出现了监视者,估计是蒋介石那边的人,他们知道了他和共产党有所接触的消息所以派来监视者。

别看蒋介石距离李宗仁很远,但是要杀李宗仁简直是易如反掌,李宗仁在美国就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就算是死了也没人在意。

被人监视的李宗仁只能先暂缓回国的计划,在不打草惊蛇的前提下,李宗仁一直在和中国共产党联系,并且还向中国共产党寻求了帮助。

文章图片8

李宗仁现在的处境被周总理知道,周总理也帮李宗仁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就以看病为由先前往欧洲。

起先李宗仁对于回国的事情还是有所担忧的,但是周总理给了李宗仁四个原则,第一是李宗仁可以随时回国常驻,第二是李宗仁可以随时离开中国回到美国,第三是李宗仁什么时候想回来都可以,离开再回来也没问题,第四则是李宗仁如果担心自己的安全,可以选择其他国家居住,之后再做决定。

总之每一项原则都对李宗仁有好处,最终李宗仁也下定决心踏上回国之路。

在1965年4月,李宗仁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他前往移民局先办理了三个月的签证,其原因就是生病,需要前往欧洲治病。

文章图片9

美国的移民局看到李宗仁前往的地点是欧洲,想到之前李宗仁一直都在欧洲和美国之间流转,没有什么问题,也就没有过多的在意,在得到李宗仁圣诞节前归来的承诺之后,给李宗仁办下了护照。

李宗仁夫妻计划等到飞机一在瑞士落地,就开始了逃离计划,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他们刚下飞机就遇到了麻烦,蒋介石的人已经提前一步到了瑞士。

好在在程思远的帮助下,李宗仁夫妻二人顺利离开了瑞士,一路经过雅典等多个国家,最后在广州落地。期间遇到了蒋介石的人传递反共消息,但都被程思远给处理掉了。

文章图片10

于蒋介石而言,李宗仁的身份极为特殊,这一次的监视也是倾尽全力,甚至已经下达了刺杀计划,只是最后都扑空了。

回到中国的李宗仁内心无比的激动,在见到周总理后更是抑制不住内心的紧张,他不敢伸手与周总理握手,因为他的手上沾染过共产党的鲜血。

过去的事就过去吧,欢迎回来!”周总理一句话,让李宗仁更是无言以对,想到自己过去的种种过错,心里就愧疚不已。

之后的李宗仁见过了新中国的繁盛,他与共产党也真的化干戈为玉帛,这一份恩情,李宗仁发誓要用一生来回报。

文章图片11

回国后的李宗仁,一直都在为两岸和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只是李宗仁的身体日渐愈下,最后倒在了工作台上。李宗仁在北京逝世的消息也传到了一众领导人的耳朵里

周总理看着李宗仁的治丧报告,经过了一夜的考虑,将“拟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傅作义主持葬礼”改为了“拟由全国政协主席周恩来主持葬礼”。

仅四个字的改变,让李宗仁在国内的地位一下提升了,也让台湾的那些国民党军看到了中国的友善

这样的改变毛主席一看二话没说就同意了,周总理是在做统战,为的就是要全世界都看到李宗仁在中国受到的礼待,看到中国的大国气度。

文章图片12

四、总结

李宗仁在战斗期间确实沾染了共产党的鲜血,但是他在回国之后一直在做赎罪一样的事情。这样一位驰骋战场的将军,这样一位不打不相识的友人,实在是让人又爱又恨。

他促进了两岸的统一,也成为了两岸的“和平使者”。李宗仁亲眼看到了新中国的繁荣,亲眼看到了和平的到来,他和中国共存亡,与中国同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