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演了7000多场的《云南映象》宣布演出团队暂时解散后,我们独家专访到了杨丽萍→

 颐源书屋 2022-05-01 发布于云南

“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真的很难过……当初是我把他们从田间地头带到了舞台上,如今却要离开……”

因为疫情影响,《云南映象》演出团队最近无奈暂时解散。近日,一段名为《杨丽萍从艺50年自述》的视频在网络刷屏。说到这段话时,杨丽萍哽咽,潸然泪下。


2003年到2022年,走过19载,杨丽萍任总编导的大型经典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演了约7000多场,是中国标志性艺术精品,在中国舞台艺术舞蹈界形成了里程碑式的品牌形象,成为云南的一张文化名片。此前,该作品在昆明的云南映象大剧院定点演出。

杨丽萍感叹:“这次疫情真的是太残酷了,太残酷了。没有了舞台,我们真的没有办法继续生存下去了…….所以,我们又一次解散了团队。”

之所以提到“又”,是因为2003年《云南映象》首演时遇到“非典”,当时也解散过团队,但短时间内便恢复了演出。这次受疫情影响,《云南映象》团队再度解散后何时能回归?目前仍是个未知数。

图片

《云南映象》剧照

舞蹈艺术家杨丽萍舞了50年、美了50年,她通过舞台把美传递给观众,将诗意的月光撒向更多人。

杨丽萍是为舞蹈而生的舞者,她对于舞蹈的热爱是深入骨子里与灵魂中。她将舞蹈视作生命、生活的日常,视作自己的孩子。杨丽萍曾说,生活、自然、舞台都是一样的。舞蹈对她来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上天给的能量。即使当生命结束时,灵魂也可以起舞。

2018年8月,杨丽萍排练舞剧《春之祭》时受伤骨折,但做完手术后她依旧带伤指导演员们排练,并笑言:“我会承受磨难的!人生在世有谁不劳作?创作对于我来说是精神之旅,美妙无比……人生无常,谁出门不会遇到下雨天?” 

因为感受到她对于舞蹈的那种爱与执着,《云南映象》团队的解散对于杨丽萍有多痛多难过,很多观众都能感受到。

图片

《云南映象》演出剧照

但,杨丽萍又是那么坚强,并勇于创新与探索。

杨丽萍导演并出演的生肖系列舞蹈艺术片《虎啸图》于2022年4月26日上线。《虎啸图》结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各路舞林高手齐集一堂,在杨丽萍的带领下呈现出舞蹈艺术的全新的可能,这是杨丽萍在后疫情时代对于舞蹈观演关系的革命性尝试,堪称中国第一个真正电影级别的舞蹈影视作品,杨丽萍希望通过它给大家带来新体验和新思考。

虽然目前《云南映象》与《阿鹏找金花》团队暂时解散,但杨丽萍对于未来依然充满希望。

图片

《虎啸图》海报

图片

《阿鹏找金花》剧照

从《月光》《两棵树》《雀之恋》到《云南映象》,再到走向国际舞台的《十面埋伏》,回归大理家乡的《阿鹏找金花》,以及如今舞蹈与电影相融的《虎啸图》等作品,回顾自己50年的艺术生涯,杨丽萍感叹50年就是一条长路,人生来来往往曲曲折折,唯一不变的是追寻美、发现美、传播美的旅程。她说生活中有很多的坎坷,但舞台永远是美好的。

杨丽萍心里的舞台一直都在,她正在努力积蓄力量渡过难关。“我相信,我们心里的那个舞台依然还在,希望我们能早一天回归舞台。”


    • 独家专访

杨丽萍:期待《云南映象》早日回归

图片

杨丽萍

都市时报:请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导演并出演的生肖系列舞蹈艺术片《虎啸图》。对于十二生肖文化,你怎么看?

杨丽萍:十二生肖是祖先留下的传统文化,非常形象,很适合用舞蹈去表现。今年是虎年,我们拍摄了生肖系列舞蹈片《虎啸图》,想用另外一个艺术形式在没有舞台的情况下,找到一种可能性,在后疫情时代对于舞蹈观演关系进行新尝试。《虎啸图》在造型、音乐、情节等方面都有新创意,是雅俗共赏的。希望我们能像《虎啸图》中的老虎一样,勇敢、坚强、开心、真诚地生活,有重头开始的勇气,希望大家可以早日回到属于我们每个平凡人自己的舞台。

都市时报:暂时解散团队的决定是不是很艰难?请您介绍一下目前团队和公司情况。

杨丽萍:是的。两年多以来我们一直在坚守,不想放弃。但这次的疫情真的是太残酷了,没有了舞台,没有收入,我们真的没有办法继续生存下去了。所以我们解散了团队。这次解散的是昆明《云南映象》和大理《阿鹏找金花》团队大约200多名演员,同时公司也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给了大家相关费用。

虽然解散了这些演员,但现在公司还有管理、技术方面的人员,以及少部分演员。目前定点演出《云南映象》和《阿鹏找金花》无法进行,但《春之祭》等演出的巡演还可以进行,近期《春之祭》还有几场巡演。

都市时报:2003年《云南映象》也曾解散过团队,但短期内团队就恢复了演出,希望这次《云南映象》团队再次解散后也能早日回归。这是你目前人生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吗?对于未来你怎么看?

杨丽萍:是的,生活中真的有很多坎坷,这次算是最难的,因为牵扯到别人、太多人。2003年《云南映象》首演时遇到“非典”,我们当时只好被迫解散了团队。但那次时间很短,很快就恢复了演出。这次的疫情我们一开始也以为很快会结束,但没有想到,这次的疫情真的是太残酷了。《云南映象》的很多演员从2003年开始就跟着我,19年了,他们有的已经了孩子,有了“云南映象”二代,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我真的很难过……希望我们能早一天回归舞台。

都市时报:对于舞蹈的生命与长度你怎么看?如果不是因为疫情,你认为《云南映象》可以演多久?

杨丽萍:《云南映象》等作品的生命与长度需要观众的检验。其实演出的舞台只是一个很小的空间,是表演性质的,真正的舞蹈存在于更广阔的空间中,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中,在灵魂里。当生命结束时,灵魂也可以跳舞。

都市时报:目前团队也留了少部分演员,希望他们像火种一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希望《云南映象》团队再次在舞台绽放精彩。

杨丽萍:谢谢。我希望带领他们、带领公司积蓄力量,做一些新的尝试。舞台永远是美好的,我们一起努力吧。

都市时报:如果当年没有成为舞者、舞蹈艺术家,你会选择做什么?

杨丽萍:我会在民间跳舞。其实在民间跳舞与舞台上跳舞是一样的,击鼓、甩发等这些民间的舞蹈,都是生命与生活的需要。在我看来,舞蹈就是我的孩子,我的作品就是我的孩子,每个演员都是我的孩子。

都市时报:除了舞蹈,生活中你喜欢做些什么?

杨丽萍:我生活中的爱好太多了。我在家中的花园里种了花草,还养了鸡、狗、鸟、鱼,和它们在一起时,我会感受到自然、生命的美与力量。我的许多舞蹈都是贴近自然、生命的,是与自然的交流。

都市时报:经历过疫情,你对于舞蹈与生命有什么感受?

杨丽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暴风雨,要经受得住风吹日晒。这次疫情对于旅游、演出等行业,对于各个剧院的冲击很大,需要更加坚强,更需要用舞蹈,带给大家鼓励与精神的食粮。这次的疫情有的人比我们还要难,甚至付出了生命,我们这个不算什么,我们要努力渡过难关。

都市时报:回望自己从艺50年的岁月,对于过去的感受与对未来的期望是?

杨丽萍:50年就是一条长路,人生经历着,来来往往曲曲折折,唯一不变的是我追寻美、发现美、传播美的旅程。其实我并没有为舞蹈付出太多,反而是舞蹈给了我许多,我从舞蹈那里得到了太多福气。我是生命的旁观者,更是那个命中注定的述说者,把美说给千万人听,把心声和希望说给未来听。

图片

杨丽萍《孔雀之冬》剧照

采访手记:美、执着与坚强

杨丽萍在我心中是一个神——舞神。采访她多年,美、执着与坚强是她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美自然不用多说,杨丽萍很美,在她身上,自然与民族的气息,东方之美与时尚大气之美相融。执着源于杨丽萍对于舞蹈深入骨髓的爱。舞蹈对她来说是生活,是生命,即使当生命结束时,灵魂也可以起舞。2016年《孔雀之冬》首演前她与演员们排练到深夜的情形,2018年她骨折后依旧带伤指导排练的场景,令我印象深刻且感动。

杨丽萍是感性的亦是坚强的,近几年采访时我见到过杨丽萍哭过两次,一次是2020年大理苍山洱海畔的杨丽萍大剧院揭幕时,她流下了幸福的泪;一次是最近,她亲手开创的《云南映象》演出团队无奈暂时解散,这是痛入心扉的难过的泪,此次采访时,她也几度哽咽。她说,这是自己人生中遇到的最难的事。

但,即使如此,杨丽萍还是乐观地表示这不算什么,大家心里的舞台还在,希望早日回归舞台。

舞剧《孔雀之冬》呈现了杨丽萍对于生命、生死的哲学思考,涅槃就是毁灭后的重生,死亡即重生。

相信这一次,对于《云南映象》会是一次涅槃。我们期待着它的涅槃重生。

图片

来源:都市时报

文字: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  闫钰

图片:云南杨丽萍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供图

编辑:陈唯一

审核:祝小涵

终审:许建龙


     ▼
嘟嘟精选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