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天才苏轼随口道来的诗句,千年后让人惊艳,拍案叫绝

 真游泳的猫 2022-05-01 发布于浙江

宋代大文豪苏轼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重量级人物,诗词、书法、文章样样精通,堪称天才。因为苏轼号东坡居士,所以大家都称呼他为苏东坡。

苏东坡在宋代就已经是明星一般的人物,就连他身上戴的高檐短帽都被人们模仿,大街上的读书人都用的东坡同款帽子。苏东坡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而苏东坡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魅力,除了人格魅力外,当然也在于他的文学成就。他随口道来的诗句都有很高的文学成就,足以让人反复回味,津津乐道。


我是真游泳的猫,关注我,一起来欣赏苏东坡随口道来的诗句,千年后仍然让人惊艳,拍案叫绝。

第1个故事。

根据古籍《冷斋夜话》的记载,苏东坡曾经有一次去庐山游玩。当苏东坡来到东林这个地方,被景色吸引,顿时灵感来了,随口一说:“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这个诗句不但把庐山的景色描绘的栩栩如生,更具有幽幽禅意,如同余音袅袅的音乐,足够让人反复回味里面的哲理。

第2个故事。

古籍《石林诗话》记载了一个故事。

苏东坡曾经去乡下游玩,刚好遇到一户人家办丧事。那户人家知道大文豪苏东坡来了,自然要请苏东坡给死者写一副挽联。

苏东坡也不推辞,随口道来:“岂意日斜庚子后;忽惊岁在巳辰年。”

这两句诗看上去只是说了主人的死亡时间,却是运用了两个典故。上句用的是汉代贾谊《鵩鸟赋》的句子:“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鵩鸟赋》表达的是贾谊对死亡的感悟。

下句用的是郑玄的典故,说的是郑玄临死之前的梦。《后汉书·郑玄列传》:“五年春,梦孔于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其年六月卒,年七十四。”

苏东坡化典故于无形,没有因为典故而损害语句意思,反而加深了一种沉痛感。再加上一个“岂意”,一个“忽惊”,充分表达了对死者逝去的了悲痛和震惊。

这样随口道来的诗句,真是天才的发挥,令人佩服苏东坡的才华。

第3个故事。

想必大家都听过东坡肉的名字,没错,东坡肉正是苏东坡发明的一种美味。当年他被贬官到黄州,那地方有钱人都不欣赏猪肉,穷人不懂得烧猪肉的好方法。而苏东坡则是如获至宝,猪肉不离口。

他还随口写了一首吃猪肉的诗,读来妙趣横生:“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这首诗读来有一种“偷着乐”的快乐,那样一种“饱得自家君莫管”的快活直接从字里行间里溢出来,让千年后的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苏东坡对猪肉的喜爱。

可以说,苏东坡不仅仅是文学家,同时也是一枚标准的吃货。

第4个故事。

苏东坡儿子出生后,他曾经写了一首《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首诗随口道来,完全就是大白话,但是诗歌里面的意思却让人十分感慨。

要知道苏东坡一辈子仕途不顺,遭遇各种坎坷,所以这首诗中“我被聪明误一生”乃是夫子自道,饱含了愤愤不平之意。

人说苏东坡旷达,但他到底还是有些耿耿于怀,不能够全然忘却。但越是如此,当我们读到苏东坡那些乐观豪放的诗的时候,才更加被苏东坡的境界所震撼和感动。

朋友们,你们喜欢苏东坡的诗词作品吗?欢迎留言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