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辨证顺序,先辩中经络,再辩中脏腑。患者是否昏厥不知,中脏腑还辩闭证还是脱证。闭证指的是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牢,大小便闭,肢体强痉;脱证指的是目合口张、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瘫痪。 ![]() 闭证辨阳闭或是阴闭,阳闭表现的是身热面赤,气粗鼻鼾,便秘,舌苔黄腻;阴闭指的是面白唇紫,痰涎壅盛,四肢不温,舌苔白腻。 最后辨病期,是急性期、恢复期还是后遗症期。一般发病后两周以内为急性期,两周后或一个月至半年内为恢复期,半年以上为后遗症期。 一、中风的辩证 (一)中经络 1、风痰阻络证 临床表现:手足麻木,突发口眼歪斜,舌强语蹇,语言不利,口角流涎,甚至半身不遂。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代表方:大秦艽汤加减方。 常用中药:秦艽、川芎、当归、羌活、白芍等。 2、风阳上扰证 临床表现:经常头昏头痛,耳鸣目眩,扣眼突然歪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半身不遂,舌质红,苔黄。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常用中药:天麻、钩藤、石决明、知母、寄生、牛膝 3、阴虚风动证 临床表现:平常头晕耳鸣,腰酸,扣眼突然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舌质红,少苔。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 常用中药:白芍、天冬、玄参、龟板、代赭石。 ![]() (二)中脏腑 1、闭证(痰热内闭证) 临床表现:身热面赤,气粗鼻鼾,大便秘结,舌苔黄腻。 治法:通腑泄热,熄风化痰。 代表方:桃仁承气汤加减 常用中药:桃仁、芒硝、大黄、甘草。 2、闭证(痰湿蒙窍证) 临床表现: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 治法:化痰息风,解郁开窍 代表方:涤痰汤加减 常用中药:茯苓、橘红、半夏、竹茹、枳实。 3、脱证(阴竭阳亡) 临床表现:目合口张,鼻鼾细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瘫软。 治法:回阳、救阴、固脱。 代表方:参附汤、生脉散 常用中药:人参、附子、麦冬、五味子、山萸肉 ![]() (三)辨病期 1、恢复期(风痰瘀阻证) 临床表现:口眼歪斜,失语,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苔滑腻。 治法:化痰、行瘀通络。 代表方:解语丹加减方 常用中药:白附子、全蝎、白僵蚕、羌活、石菖蒲、远志、胆南星、天麻。 2、恢复期(气虚络瘀证) 临床表现: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 治法:益气养血,化瘀通络。 代表方:补阳还五汤加减。 常用中药:当归、白芍、川芎、广地龙、黄芪。 3、恢复期(肝肾亏虚证) 临床表现:半身不遂,患直僵硬,舌红少苔 治法:滋养肝肾 代表方:左归丸和地黄饮加减方 常用中药:熟地黄、山药、菟丝子、龟板胶、山茱萸、麦冬、五味子 ![]() 二、如何预防脑卒中 (一)选择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当运动(益脑运动) (二)先兆症状:一过性视物不清、打嗝不止 (三)就医时间:控制在4.5小时或6小时内。 不良的生活习惯证实是中风的诱因,不论是吸烟还是吸二手烟,烟草产生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有毒物质,都会破坏血管,根据英国一项报告显示吸烟使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增加90%,出血性中风的风险更是骤增。酗酒与肥胖则会使血液中的脂类增加,动脉变硬,导致血管弹性减弱,更易引发中风。 现代人常见的焦虑紧张,也能导致中风,长期紧张会 ![]() 使脑中动脉,持续痉挛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同时,紧张的情绪会使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多,导致动脉变硬变脆,更易破裂,因此,预防中风,从改掉那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开始。 同时适度运动,提升心肺功能,定期体检,提前发现身体的隐患,如果你不再年轻,冬季注意防寒保暖,最后少几次聚会腐败,多和父母家人区旅行,让你的身心更加年轻、健康、快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