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公麟:除了画家,他还有什么身份

 丘山三也君 2022-05-02 发布于四川

01

李公麟:何人也?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因桐城县北有一龙眠山,他曾长居于山下,所以又自号龙眠居士或龙眠山人。因文献记载不统一,李公麟的籍贯一直存在“桐城说”和“舒城说”两种,目前学者认为他的籍贯应为庐州舒城人,即今安徽舒城人 。

图片

李公麟兼文人和大画家的身份,一生勤奋,作画无数,是继唐代吴道子后在人物画上另一位有更大成就和影响的画家,也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画家中的代表人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五马图 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五马图》是李公麟传世绘画中最为杰出的作品。

李公麟首先以画马得名,后以人物画著称。他特别发展了白描形象,即不施色彩,仅以富有表现力的线条构成朴素优美的艺术形象,对中国文人画具有全面推进的作用,乃至推进中国绘画艺术的整体发展。

02

画家:《蜀川胜概图》

《蜀川胜概图》长卷目前收藏于美国华盛顿的弗瑞尔美术馆(Freer Gallery of Art),卷长746.5、高32.2厘米。

画卷所绘内容为宋代川峡四路(今四川、重庆)的著名山岳、河流、城池风貌。从长江发源地汶山、岷山画起,经茂州、石泉、永康军、青城山、成都城区、双流、新津、彭山、龙安、眉州、青神后大跨跃式地跨过嘉州、叙州、泸州、渝州、涪州后接忠州、万州、云安、夔州、巫山县结束。

长卷恢宏巨制,一气呵成,山、水、树、石相间,房屋、亭楼、桥梁点缀,个别地方还有人物出现,虚实结合,气象万千。

图片

《蜀川胜概图》奉节段

图片

长卷中还标注着160多个历史地名,集中标注的地区在成都和夔门一带。夔门巫峡地区共标注了30多个地名。

根据长卷上乾隆皇帝题写的御识及《中国绘画总合图录》中陈所蕴的跋语,认为这是北宋画家李公麟的名作,列'乾隆四美'之一。

当然,也有学者分析认为,李公麟本人以长于工笔人物著称,所画山水长卷少见,且未有李公麟亲临川峡四路的记载,因此该长卷为李公麟所绘的可能性很小。

03

宋代:金石学的兴起与发展

自西汉至北宋初约一千二百年间,虽史书、文献中对出土青铜器有不少记载,但是由于受到当时政治历史环境的限制,青铜器还没有成为学者研究的对象。

宋代金石学兴起,开始关注古代青铜器与石刻碑谒,侧重于著录与文字考证。金石学家们以勤奋、严肃的治学态度收集了大量出土的青铜器资料,并著录成书,对后代研究、考证资料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宋人对青铜器的定名也有重要贡献。

可以说,宋代金石学成绩斐然,为清人开辟了途径,为近世考古学树立了基础。

04

金石学家:收藏与研究

李公麟不仅善书画,也精于古器之学。他的金石收藏究竞始于何时,现已无从查考,但其对于金石收藏的热情,依然有迹可循。

据《宋史》载,他“好古博学,长于诗,多识奇字,自夏、商以来钟、鼎、尊、彝,皆能考定世次,辨测款识,闻一妙品,虽捐千金不惜。”

李公麟对文物的热爱,与家庭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他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虚一也是一位文物收藏家和鉴赏家。

“李公麟……父虚一,尝举贤良方正科,任大理寺丞,赠左朝议大夫,喜藏法书名画。”

——《宣和画谱》

约神宗年间或哲宗初年,李公麟编篆了《考古图》五卷。此书除器物图外并记有器形、铭文,并附考释。虽然《考古图》已佚,但这本书对当时和后代的金石图谱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李公麟字伯时,舒城人也。著《考古图》……天下传之。士大夫知留意三代鼎彝之学,实始于伯时。”

——翟耆年《籀史》

吕大临所著《考古图》是中国最早而较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收录了同时代各大藏家和内府所藏的238件金石古器,其中李公麟所收藏的就有62件之多。

图片

《考古图》中收录的李公麟藏父丁爵

图片

《考古图》中收录的李公麟藏虎彝

经过学者考证,李公麟还编纂了《古器图》、《周鉴图》。此外,他还将个人收藏的16枚古玉刊于石上,学者称为《洗玉池古玉图》。吕大临和翟耆年都曾记载这件事情:李公麟在居京师时,得到了陈陕州家的马台石,非常喜欢,就凿成清洗玉石的石槽,还将自己所收藏的16枚古玉刻在石槽的四壁上。洗玉池在他死后被掩埋,直到宋徽宗派人家访,才重见天日。

“李氏洗玉池铭……伯时仕京师,居红桥。子弟得陈陕州马台石,爱而置之山中。一日东坡过而谓曰:“斵石为沼,当以所藏玉时出而浴之,具刻其形于四旁,予为子铭其唇,而号曰洗玉池。”

——吕大临《考古图》

虽然这一事件的具体时间还有争议,一说是元祐五年,一说是元祐八年,但事情还是真实发生过的。

除了收藏著录,他对器物也有研究。其中《宋史》记录了他从质地、文字、工艺等方面对秦代玉玺进行鉴定,对哲宗时期“元符改元”起到了推动作用。

公麟……献言秦玺用蓝田玉色正青。书以龙蚓鸟鱼为文者,帝王受命之符玉质坚甚,非昆吾刀、蟾肪不可治。自汉璃法中绝,此玺真秦李斯所作,可考不疑。……宰臣百官奉表称贺,肆赦改元,以纪国瑞,实自伯时发之。

——《宋史》

当然,改元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密切关系,但从李公麟鉴定玉玺的三方面来看,可以看出他对文物的鉴定与鉴赏还是具有一定能力的。

李公麟在金石收藏与研究取得的成就与宋代金石学蓬勃发展的大氛围有关,也与家庭环境的熏陶有关。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在金石学方面也颇具成就。他的白描不仅运用于书画中,也描绘着金石器物,吕大临的《考古图》也受此影响。

“凡引《李氏录》的原文者,都考名称来源,形制与花纹特征,参考有关文献等。”

李公麟的绘画成就不容忽视,他在金石学上的贡献也加深了人们对他的了解,也便于人们从多角度走进他的世界。

参考文献:

[1]王华沙.浅谈李公麟的绘画艺术[J].美与时代,2004(10):22-23.

[2]蓝勇.宋《蜀川胜概图》考古[J].文物,1999(04):54-58.

[3]周永胜.试论李公麟在文物收藏与鉴定上的成就[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21):44-46.

[4]史正浩.北宋画家李公麟的金石收藏与著述[J].艺术探索,2016,30(02):29-32.

[5]张宏明.李公麟金石学成就钩沉[J].东南文化,1991(02):292-294.

夔州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