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指出“哲学社科”过于广泛,烦请诸位把我的分享当成“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经验吧,麻烦大家了 发现组里面大部分的讨论都是文学相关,增加一点哲学社科的浓度😂 首先要讲的是,我仅仅是一个本科生,妄读了两年书而已,欢迎随时补充;如有错误,敬请斧正。 哲学社科类书籍必然面临的问题是国外著作和国内著作的不同环境,我们从这个入手分开来谈。以国内著作而讲,我主要遴选书籍的方法是看作者以及参考豆瓣的评分。哲学社科类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研究者本人的主观态度极大的影响研究本身,因为其本身便是对不确定之物的无止境深究,所以作者的自身积累、治学态度都深深的刻在学术产品之上。姑且推荐一些我现在喜欢的作者及其领域:李猛的political philosophy和社会理论,贺麟、邓晓芒、杨祖陶的德国古典哲学,倪梁康的现象学,陈嘉映的海德格尔,王路、黄敏的分析哲学,张一兵的西马研究等;渠敬东的社会学中层理论,周飞舟、周雪光、周黎安(即社会学三周)的央﹣地关系及城市化发展研究,黄宗智的社会史、经济史和法律史,贺雪峰的华中乡土派,折晓叶的城乡研究,应星的社会运动研究,李银河的性别研究……等等,还有很多很多,欢迎补充,但因为我也仅是本科生,并没有看太多。 对于豆瓣评分而言,我想说的有关倾向。部分哲学社科类的研究倘若不去做深刻的文本分析,我们是看不出来极其明显的 political leaning ,但有些则不然,一定多加辨别。举例而言,豆瓣主流的思潮是Liberalismus ,与之相合的研究便总能高分,如詹姆斯.斯科特、汉纳.阿伦特、波伏娃乃至于哈耶克、波普尔、米瑟斯等人,对其的阅读后评分很大程度上不再是一种对“解释”的知晓,而是一种对所信之指涉的认同了(我并不谈自己的倾向,只是指出这样的情况)。 来到外国著作的相关,我们要谈的问题便主要是著作的翻译。世界学术工作者多如繁星,上文所言对于作者的重视对于不处于国外的学习者来言并不太可能,我们所能着重关注的便只有寥寥数位大家,我们主要关切的问题便剩下了译者和书籍的逻辑链条。 翻译同样是一个高度主观化的工作,不同学术术语的翻译问题(有名的例如海德格尔的 sein 如何翻译)、译者本人的积淀对书籍的解读(错到离谱的例如《作为 ldeologie 的技术与科学》译者序,完全误读了哈贝马斯,翻译的也很烂)、译者本人的遣词造句和翻译能力(这是一个相对客观的水平,烂的出名的比如姜志辉)等等,都对于书本有极大的影响。 现在国内哲学社科类的现象是译者学者重合,很少有专职翻译之人(一来是著作的专业性,二来是著作翻译的低报酬),故以上的名学者所翻译之书几乎都不错。除此之外,限于才疏学浅,我也仅注意到了一位深耕翻译领域的学者,即李康教授(BTW,李康李猛两个人是我看到就安心的程度)。 文末介绍三个我比较喜欢的系列丛书吧。 第一个系列是南大出版社的《当代学术棱镜译丛》,久负盛名,尤其因为张一兵教授主编,批判理论的质量上相对有保证。 第二个系列是《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装帧印刷俱佳,所选内容广泛,很适合收藏来看。 第三个系列是《西方传统 经典与解释》,这一套书虽然印刷和纸质大多一般,但是内容很抓我。 大概便是这些,祝福大家能够有一个真正感兴趣的地方加以深耕多读,那样的幸福感是难以言喻的。如果要谈更多就是哲学社科类的方法论问题了,我并没有如此功底,还请原谅😂 (哇小组里面居然能发这么长的帖子) (英文德文对于中文的替换是为了能第一时间发出来) 有朋友希望我讲一下如何“入门”哲学和社会学,我尚不知晓自己算是门内还是门外,在这里姑妄言之了。 对于无论是社会学抑或哲学,第一步系统性的开始都是阅读各自的学科史,但窃以为最开始首先要做的是了解”社会学/哲学是什么,他们都在做些什么“,以此为基础的是,我各自推荐这样几本书,希望帮助到”入门“。 哲学:《大问题》、《哲学的邀请》(详细内容可以看豆瓣页面,不在此赘述,下同) 社会学:《与社会学同游》、《社会学基本概念》、《社会学之思》 各自的学科史而言,我推荐这些书籍: 哲学:斯通普夫版本《西方哲学史》、《哲学的历程》 社会学:《发现社会》、吉登斯《社会学》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西方哲学史》已有无数人写过类似书名,不同版本会有极其不同的论述,烦请大家各自辨别。格外避雷罗素版本的《西方哲学史》,这本书只适合当作罗素本人的思想史材料,当作客观的学科史万万不可(这是高情商版本,低情商我得讲:罗素你狗屁才艺)。 阅读著作、积累理论质感仅仅是第一步,这还是六经注我的小小开始,最终希望我能抛砖引玉,使大家能够“我注六经”。 |
|
来自: 新用户4901heD5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