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钟穴,益肾平喘,调理二便

 快乐人6d0dgsf8 2022-05-02 发布于江苏

大钟,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少阴肾经。足少阴之络穴。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的跟骨内侧支,及胫后动脉的跟骨内侧支。主治咽痛,气喘,咳血、嗜卧,痴呆,足跟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功能作用

联络表里。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泻之灸之,热则水针或泻针出气,表里不和则多提插捻转。

定位

内踝后下方,太溪穴下0.5寸稍后,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解剖

跟骨上方;有胫后动、静脉分布;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

主治

1. 癃闭,遗尿;

2. 月经不调;

3. 腰脊强痛,足跟痛;

4. 气喘、咯血。

操作

直刺0.5—1寸。

临床运用

现代常用于治疗尿潴留、神经衰弱、哮喘等。

配伍

配孔最、尺泽、鱼际主治咯血;

配肾俞、关元、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

配肾俞、太溪、委中主治腰脊强痛。

功效

益肾平喘,调理二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