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野发展壮大,冀热辽子弟兵的杰出贡献,值得单独写一笔

 春城春短春芳 2022-05-03 发布于吉林

东北野战军短短数年时间能从十一万人发展到百万大军,原山东军区部队自然贡献最大,但很多人都忽视了与东北地域相连的冀热辽地区,以及东野中的冀热辽子弟兵。

冀热辽地区泛指河北北部、热河、辽西交界之处,广义上的冀热辽还包括冀东地区,这里自抗战时期就是我党领导的老根据地,1944年下半年成立了冀热辽军区。解放战争时期,冀热辽军区部队以其独特的地缘优势,为发展壮大东北野战军、赢取东北解放战争胜利做出了特殊贡献。

早在抗战时期,党中央和毛主席在筹划击败日本侵略者之后的全国战略布局时,就格外重视毗邻东北的冀热辽地区。在向日军发起局部大反攻的同期,冀热辽军区应运而生,这一地区的部队被统一整编为5个军分区、26个团、25个游击支队。

日本投降后,我军首个进入东北的部队就是来自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的李运昌部。1945年9月中旬,党中央还曾一度提升冀热辽军区的规格,使其成为与东北、中原、山东、华中、西北等地区平行的大战略区,并任命林彪为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成立了以李富春为书记的冀热辽中央局。

文章图片1

后来随着形势发展,冀热辽军区再度改为二级军区,重新划归晋察冀军区管辖。各地去往东北的部队有些因故留在冀热辽当地,于是便与当地部队整编,组成了热辽纵队(又称黄永胜纵队),冀东纵队(又称詹才芳纵队)。

到1946年上半年,热辽纵队、冀东纵队撤销,又改为冀东、热辽、热河三个军区和若干个野战旅,分别由詹才芳、段苏权、黄永胜担任司令员。

冀热辽部队虽然在关内,但是在作战时却以配合关外战场为主,尤其是黄永胜部的第13、16、18旅,有时还接受东北民主联军的直接指挥,在赤峰一带以作战行动牵制华北和辽西的国民党军,从战略上对东北战场进行了有力配合,让东北部队可以放手在关外大打,而不用担心被断了后路。

文章图片2

冀热辽地区是进出东北的咽喉,冀热辽的战事可以看作是东北的一个分战场。冀热辽地区稳住了,东北战局就更加游刃有余,东北部队还可以从冀热辽方向抄锦州、葫芦岛一带国民党军的后路,统一指挥和联合行动势在必行。

1947年4月20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做出决定,将冀热辽军区8万余人全部划归东北民主联军,冀热辽野战部队组成了以黄永胜为司令员的第八纵队和以詹才芳为司令员的第九纵队,地方军区编为5个独立师。

冀热辽部队划归东北方面领导,扩大了东野主力大军的战略纵深,扩充了东野兵力,为赢得东北解放战争胜利和策应华北战场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对东北和华北是一个双赢的决定,对赢得全国革命胜利来说,更是一步至关重要的好棋。

八纵、九纵成立后,参加了1947年秋季攻势,刚一亮相就取得了重大胜利。八纵接连在梨树沟门、九门台战斗中取得四战四捷,随后又奉命对北宁路、锦承路进行四次破袭。九纵也不甘示弱,出关第一仗就在杨家围子取得歼敌5000余人的大胜,随后又进行了朝阳攻坚战、义西作战。在整个秋季攻势里,八纵歼敌2.8万余人,九纵歼敌1.1万余人。

随后的冬季攻势里,八纵在新立屯战斗中全歼国民党第26师。九纵千里转战,先后进行了四次较大的战斗。整个冬季战役,八纵共歼敌5610人,九纵共歼敌1900余人。

八纵、九纵虽然是东北的新部队,但是在黑土地上连战连捷,很快成为主力部队,八纵司令员更是因为指挥作战骁勇,被调往东野主力第六纵队担任司令员。

文章图片3

经过1947年夏季、秋季、冬季三次大规模攻势战役,东北敌我力量对比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为适应最后战略大决战的需要,1948年3月,东北野战军又组建了一批野战纵队,冀热辽军区的独立1、2、3师被整编为第十一纵队,东北著名的“剿匪将军”贺晋年担任司令员。

十一纵编成后,配合华北野战军发起冀热察战役,先后进行象鼻子山、隆化、昌黎等战役,“战斗英雄”董存瑞就出自该纵队。十一纵和兄弟部队一起解放了热河和冀东全境,在地理上将东北卫立煌集团和华北傅作义集团分割,为取得辽沈战役胜利和发动平津战役奠定了基础。

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的第一枪也是由十一纵这支冀热辽子弟兵打响的,十一纵和热河的3个独立师奔袭昌黎、滦县、北戴河一带作战,截断了北宁路这条连接关内外的交通大动脉,彻底堵死了华北国民党军从陆上增援东北的道路,后来国民党军被迫从海上支援锦州,这也埋下了他们塔山失利的伏笔。

十一纵这支新部队朝气蓬勃,在北宁线战斗结束后昼夜兼程北上,与四纵一起参加锦西、塔山一带的防御作战。四纵在塔山阻击了六天,而十一纵则在塔山和整个锦西地区坚守了二十一天。十一纵指战员在这片绝境之地与敌人寸土必争,坚决死守,特别是33师97团阵地尤为惨烈,不少战士被埋在炮火轰塌的沙土里而牺牲。

此役,十一纵共歼敌2万余人,彻底打消了国民党东西两路大军驰援锦州的设想。没有十一纵长达21天的流血牺牲,辽沈战役的进程肯定将换一种面貌呈现出来。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八纵、九纵参加了锦州战役,攻克了锦州城。随后,又参加了辽西会战。

八纵先是急行军200里在大虎山南翼阻击国民党王牌新六军,随后奔赴六间房一带死死堵住廖耀湘兵团南撤的去路,当廖耀湘兵团转身回逃时,又奉命向西北迂回穿插,将其逃回沈阳的路再次堵死。八纵的这一系列战斗堪称精彩,与黑山阻击战交相辉映,保证了辽西会战的最后胜利。九纵则从锦州直插营口,追歼逃敌,解放了营口,阻绝了大部分敌人从海上逃跑。

八纵封堵了廖耀湘集团逃回沈阳的路,九纵封堵了廖耀湘集团从海上逃跑的路。廖耀湘集团四处碰壁,等待他们的命运就是被东野各部围歼,最后全军覆灭了。

冀热辽子弟兵三个纵队联手,共同在辽沈战役中上演了高光时刻。

文章图片6

1948年11月13日,根据中央军委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八纵、九纵、十一纵分别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46军、48军。

1948年12月到1949年1月,他们相继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其中45军135师攻占天津金汤桥,46军俘虏了天津市长,48军参与围困北平,迫使傅作义最后接受了和平谈判,平津战役取得全面胜利。

第45军、46军、48军后来随四野南下,解放了中南大地。后来,45军(与44军合并为54军)、46军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文章图片7

在东北时期,东野部队曾于1948年4月组建了第一、第二两个前方指挥所,第二指挥所即是由冀热辽军区前方指挥所改称。同年9月1日,第二指挥所改称第2兵团,原冀热辽军区司令员程子华担任第2兵团司令员。相对于东北其他高级将领来说,程子华和冀热辽的干部属于“外来户”,但是林彪依然给予了绝对信任和重用,辽沈战役期间的塔山阻击战即是由程子华在前线具体指挥的。

1949年3月11日,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第2兵团改称13兵团,仍由程子华担任司令员。南下时,中央调程子华到山西工作,黄永胜接任13兵团司令员。

贡献了三个野战军、涌现出两位兵团司令员,冀热辽子弟兵以后来者的上佳表现,对东野发展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文章图片8

无衔将军程子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