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谨防老年失温

 yygltj 2022-05-03 发布于广东

  编者的话:今年初,漳州市南靖县靖城镇沥阳村一八旬老人因家中琐事离家出走三天,家属求助。经救援才在山坡沟里寻找到老人,此时的老人已处于失温状态,生命垂危,因抢救及时,才使老人脱离了危险。那失温究竟是怎么回事?本文作者从失温有哪些症状、为什么能致命、发生失温后如何科学施救等方面,给老年朋友普及失温的医学基本常识。

  一、失温引发的原因有哪些?

  何为失温?失温也叫低体温症,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这里所谓的人体核心区主要是指大脑和躯干内的心、肺等维持生命的主要器官,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人体四肢和表层皮肤而言的。一般来说,人体的核心温度低于35℃,就是医学上的失温。

  人体正常体温在36.5℃-37.5℃,有的人会因为特殊情况,体温稍微低一些,但不会低于35℃。如果体温低于35℃,可能就存在一些意外情况,比如,长时间暴露在雨雪、大风和寒冷环境下,或在寒冷环境下仍穿着汗湿的衣物,或服装本身不够保暖而休息后又不再运动等,这些情况都有可能使身体产热低于散热,而陷入失温状态。

  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热原体,随时随地和外界进行着热传递,体温会在环境影响下经由蒸发、幅射、对流、传导而降低,其中温度、湿度和风力影响是导致失温的最常见因素。

  如果人在运动过程中全身湿透,再加上大风,流动的空气不断把热量由体表移走,这种“风冷效应”使体感温度在有风时较实际气温更低,极易出现热量迅速流失,造成失温现象,更不用说遇到了恶劣极端天气。

  据文献报道,失温也是户外活动常见的危险之一,意外低体温发生率可能在十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五之间,死亡风险也比较高,约在2%左右。特别是长时间超耐力的户外极限运动,通常都带有冒险性,如参加高海拔地区的爬山、滑雪、越野跑、山地自行车、攀登等运动,本身存在较大风险,遭受恶劣天气影响的概率也比较高,必须提前做好应急防备,才能确保自身安全。

  二、失温的症状与分级

  人体出现失温时,首要症状是血糖降低,糖是热量的根源,肝糖原分解不及时,体温就无法回复。如果严重失温,会影响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包括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甚至会危及生命。比如,血管会出现强度收缩,短期内血压会升高,后期又会下降;心脏压力增大,心脏功能会严重受到影响,四肢等末梢神经还会形成血栓。

  低体温造成的血管异常还会严重影响到脑血管,导致脑组织会因供血不足出现坏死等,患者因此会出现意识模糊,甚至丧失意识。人体一旦出现重度失温,如果两三个小时内不采取措施,极有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直至死亡。

  根据失温的严重程度和病情发展阶段,失温一般包括轻度失温、中度失温、严重失温、致命失温四个阶段:

  一级:轻度失温:核心温度33℃—37℃,此时浑身不停地颤抖、心律升高、排尿频繁、呼吸急促、肌肉不协调、手脚麻木、行为蹒跚异常。

  二级:中度失温:核心温度29℃—33℃,此时神情恍惚、颤抖减少甚至消失、虚弱、思维麻木、智商降低、口齿不清、记忆障碍、视觉障碍、心律不齐、瞳孔放大。此阶段是智商丧失的阶段,在旁人看你就是如痴如醉,甚至觉得燥热开始脱衣服。

  三级:严重失温:核心温度22℃—29℃,出现昏迷、神经反射消失(对疼痛没有反应)、呼吸频率和心律极低、低血压、可能出现心室纤颤、患者已无法自主调节体温。

  四级:致命失温:核心温度低于22℃,肌肉僵硬,很少能觉察到心跳或者呼吸,这个时候稍微受到外界的一点冲击,都有可能导致心室纤颤,而停止跳动,最终导致死亡。

  三、失温的避免和预防

  老年朋友如要去野外深山旅游时,保暖装备是极其重要的,出发前必须随身携带必要的防寒、避雨、遮风和保暖用品,并准备足够的能量补给品等;同时,一定要留意当地气象预报,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在日常生活中,独居老人、嗜酒者、有基础疾病的人群,也要注意在家中突然跌倒或饮酒过量睡在马路边,而发生失温意外。此外,运动或出行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内衣的选择  户外出行的人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防雨防雪,只顾保暖,而忽略了大量出汗引起的失温风险。要选择快干排汗的内衣,切忌棉质内衣,因为纯棉制品很吸汗,不易导出汗水。

  2.注意防风避雨和保暖  如果遇上寒冷天气出行,应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帽子、手套、围脖、防风衣、厚袜子、防风面罩、保温毯、睡袋等都是必备物品;特别是突遇大雨衣物被淋透后,要及时到避雨避风处换下湿衣,以免引起失温。

  3.及时补充体能  对低体温要有足够的认知,比如感觉特别冷的时候,进行运动量特别大的、失液失水失能量的活动,除尽早做好保暖防护外,要避免过度出汗和疲劳,不要让体能透支,为防止脱水,要备好食物和热饮,随时补充热量。

  四、失温的施救措施

  野外,失温得不到快速救援与救治,就是致命的。下面教你几招救援方法:

  第一步:安全转移  在众多失温病例中,遇难者都是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引发失温。救援的第一步应将失温患者平移轻放到避雨避风的安全地带进行救治,必要时可搭建帐篷进行救援。

  第二步:冷面隔离  患者被安全转移到避风处后,冰冷的地面仍然会继续蚕食宝贵的热量,救助人要迅速使用睡垫将患者与地面隔绝,以减缓热量传导过程,避免患者的核心体温继续流失,因为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

  第三步:干燥处理  患者出现失温症状时,可能在风雨中已经徒步很久,内层衣物已经被濡湿,外部衣物也会被雨雪打湿,救助者要尽快帮助患者更换衣物,无论患者穿了多少层衣服,只要被浸湿,都应迅速全部脱下,并用毛巾擦干身体,换上干燥衣物,然后用睡袋或温热毛毯全身包裹,保持患者身体干燥,减少由于衣物潮湿带来的热量流失。

  第四步:核心区域加温  当患者失温严重时,会意识模糊,肌肉也不再颤抖,这也说明患者身体已经失去自身供热的能力,此时要针对核心部位进行加温。常见方法是搓手搓脚,  这是一种错误的救治方法,因为摩擦,会导致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体温下降;同时四肢温度升高,会导致冷血回流冲击心脏;在患者有冻伤的情况下,还会造成两次伤害。

  核心区域加温的正确方式,可以是热水袋、发热贴等可以御寒保暖用品,对患者脖子、腋窝、腹股沟(这里的大血管最接近身体表层)等核心区进行加温;身体温热者可用隔离物以身体直接接触方式导热。比如,将患者置于两条拉链相接的睡袋内,两位施救者在左右两侧以体对体的方式直接接触患者传导复温等。

  第五步:能量注入  人之所以会失温,便是身体的产热敌不过流失,而身体产热的源泉便是能量。失温严重者能量已经消耗殆尽,所以需要通过进食来补充,让身体尽快恢复供暖能力。常见人们会让失温患者饮点酒, 这也是一种错误施救法。喝酒的确会有一种“暖和”的假象,但是随后会加快热量流失。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补充流质热食。 失温救援的根本是让患者身体恢复产热,所以为患者喂食一些流质状常温的高热量食物,如浓糖水、热巧克力等,让失温患者及时获得产热需要的能量。

  五、失温的自救和施救注意事项

  或许有人觉得,失温离我们很遥远,那是冬天才会发生的状况。可是往往在人们掉以轻心的时候,恶劣环境导致的失温,就在悄悄威胁着生命。因此,重视失温的早期征兆,抓住自救或救援的最佳机会正确施救,对促进康复、挽救生命极其关键。

  1.重视早期征兆,抓住救援最佳时机  失温后病情会随着核心器官温度的降低程度而有极大的差异。例如,轻微失温时,会出现不停颤抖、打寒战、多次排尿等反应,这是机体的反馈机制,通过其加快机体代谢,增加产热,促使体温回升;如果失温愈来愈严重,发抖虽然停止了,但此时神经系统功能会愈来愈差,往往会干扰或使失温者逐渐失去正确的判断能力和知觉,从而延误病情。

  轻度失温阶段是最重要的自救阶段,千万不能忽视发抖等失温的早期征兆。一旦发生低体温,立即停止活动或紧急扎营,尽快脱离低温恶劣环境,及时脱下汗湿衣物,更换保暖衣物;为保持体力,防止继续失温,可补充高能量食物;此时如能轻微走动,对促进体温回升更为有益。

  需要提醒的是,有的人由于平时身体素质好,心理抗压能力强,往往身体出现异常时认为不要紧、能扛过去,继续向前行进,这时特别需要身边队友不断叮咛和帮助,让其及时后撤或采取保暖等防护措施,切忌逞强而错失救助的最佳时机。

  2.救援时动作要轻,避免大范围揉搓皮肤  救助时要注意,如果患者神志不清或已经倒地动不了,要尽快转离冰冷的地面,转移搬动身体时注意轻放平移。因为在低体温下,一旦动作较大,可能会影响患者心脏功能,引发心律失常。

  此外,喝热水、热饮要因时而定。对于轻度一级失温患者,早期喝热水、热饮、热糖水,可以通过胃部的温暖来提高内脏的温度让内脏恢复工作,心脏提供供血,肝脏分解肝糖原,对体温回复有一定作用;但绝对不允许给二级或者介于二、三级之间的重度失温患者喝热水。因为热水会迅速升高内脏温度,增加组织液体积,这样会促使血液迅速回到四肢,导致发生严重的低血压,反而不利于稳定病情。

  3.主动复温和被动复温相结合,现场实施心肺复苏  如果患者重度失温,出现昏迷、麻痹、心脏停跳等严重情况,要将患者全身包裹在保温层(睡袋、衣服等)中,然后立即送医院抢救,如果没有条件就必须现场回温;同时,送医院之前,现场要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术。

  复温治疗,包括主动复温和被动复温。主动复温一般会用热辐射仪、鼓风机、温水浴等方式,包括静脉给予42℃左右的盐水。被动复温如前面救助方法所述,主要包括脱掉湿衣,更换干衣,转移到温暖环境、温热毛毯包裹、进睡袋、核心区域加温、人体传导复温,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严重失温的患者,即使核心器官的温度恢复正常后,还须时时观察,因为身体调节温度的机能可能会有一段时间并不稳定。此外,与抢救正常体温病人心脏停跳的情况不同,医生对低体温患者抢救时间会更长,待患者体温慢慢回升后,实施综合治疗,抢救成功的希望更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