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魔都巨婴”:打败我们的不是疫情,而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做饭

 太原喜典通 2022-05-04 发布于山西
文章图片1

上海的本轮疫情异常魔幻,到如今大家都已经是见怪不怪了,甚至是已经麻木了......昔日再精致的利己主义,现在也仅存人类最基本的欲望——能吃上饭就好了~

文章图片2

用筋膜枪抢菜都不算啥,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比抢菜更难的是,有许许多多的年轻人,甚至是中老年人被做饭这件事难倒了~

在接到的求助电话中:

“一些00后或者刚工作的年轻人,在电话里告诉说,因为平时没有做饭的习惯,家里连锅都没有,肉啊蔬菜啊,对Ta没有意义。

Ta什么菜都不要,就要泡面饼干,再配点水果就更好了~”

不会做饭的年轻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不禁引发深思,过去的父母总把重心放在孩子的学习上。

结果现在疫情一来,一大批年轻人蒙圈了,因为从来没学过怎么做饭!

外卖也点不成送不来了,就算有米有肉有蔬菜,但是应该怎么靠自己的双手做成能吃下去的饭,生存下去……这似乎比“羊”更恐!

做饭,俨然成为魔都年轻人正在面临的重要挑战。

一位被封控在浦东的年轻人无奈自曝:封隔在家,能撕开包装就吃的都吃完了,无奈饥饿难耐之下,只能严格照着手机菜谱流程操作尝试做饭,但还是“成功”烧糊了两个锅~

还有,上海浦东祝桥一个五口之家,婆婆和儿媳是医务人员,被派往抗疫一线支援工作。家里留下爸爸、爷爷,还有2岁多的小男孩。可爸爸和爷爷竟然都不会做饭,孩子还小很多东西也吃不了。

爷仨饥一顿饱一顿,对付得孩子都日渐消瘦了~还在还有好心的邻居看不下去,伸把手,做点热饭送过来,否则,这爷仨不知道会不会毙命?!

还有不少年轻人痛苦绝望地吐槽:疫情再不结束,真的要饿死在家里了!

想想真是觉得可悲:明明有着体面的工作和不菲的收入,却能把日子过成了“低保户”的模样。

其实,这样的“巨婴”在上海这场疫情中还真不少有~

文章图片3

其实,缺乏自理能力,归根到底,还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想起之前某卫视台做的《变形记》中的一期节目:主人公刘思琦出生在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她的父母非常珍视孩子,千般呵护,万般溺爱,对她的要求都是百依百顺的宠溺~不让她受到一点委屈。

渐渐刘思琦长大了,虽然身体在成长,可是她的心理却还依然是一个受宠溺的小女孩,不仅吃饭要让保姆来喂,而且穿衣服都要妈妈或保姆在一旁帮忙伺候。不仅沉溺在手机、电脑在内的许多电子设备玩耍中,还学会了疯狂的网购,开销非常大,日均上万元~

文章图片4

在节目《变形记》中,刘思琦跟一个来自贫苦家庭的孩子,互换身份一段时间交换生活。虽然刘思琦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百般抵抗,但是最终她还是无奈参加了这场节目。在那个贫苦家庭里,不仅没有人服侍刘思琦,而且还需要她自己劳动......

刚开始时,刘思琦表现得十分抗拒,还耍着自己的大小姐脾气,但是耍小脾气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节目的规则就是要求刘思琦自己去解决。无可奈何之下,刘思琦开始学着自己动手穿衣做饭,也尝试去做一些日常劳动:洗衣服、做家务啥的。

在她改变的期间,刘思琦曾几度产生过想要逃离那里的想法,好在节目工作人员及时有效对她进行了劝阻,她才坚持到了最后。当节目结束的时候,虽然没能完全融入那个贫困家庭,但是刘思琦已经改变了很多,也算是被那个家庭认可了。

勉强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当刘思琦回到自己的富裕家庭之后,她不再需要别人给她穿衣,给她喂饭,也不再大手大脚,胡乱消费。她似乎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她的心理和思想在那个节目中成长了~(不知道真假?是否节目的刻意编排?但还是令人深思)

文章图片5

不久后,刘思琦向父母提出想要出国学习服装设计的想法并一再坚持下,她的父母也认识到不能再将孩子捧在手心了,她需要长大!就这样,刘思琦在国外学习服装设计,3年之后,顺利毕业回到了国内,并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成功签约了一家工作室,如今的她已经成为了小有名气的服装设计师。

通过刘思琦的转变,不难看出孩子的成长不仅仅只需要父母给予爱,更需要父母学会如何正确地给予爱。只有在正确适当的教育方式下,孩子才能在身体和心理方面都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对于每个孩子都是至关重要的,成功的家教才能造就成功的孩子。

如果孩子缺乏独立生存和自理自立能力,缺乏生存困境的磨砺,就很难在成人后成为生活的强者。现实中,有多少孩子从来就没下过厨,做过饭,面对一堆食材、锅碗瓢盆时一筹莫展,且五谷不分、四体不勤。

小时候父母不教会孩子如何独立自理,错过这个“关键期”,把关注点全部放在孩子的学习上,最多只能培养一个会读书的“机器”。忽略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最后只会将孩子推向绝境,成了连生存都成问题的“巨婴”。

文章图片6

抖音上有个叫胖胖小鱼的“宝藏男孩”。年纪不大,却是家里的“大厨”。他在学习的闲暇之余,最大的兴趣是给家人做饭:拉凉皮、腌辣白菜、肉丸胡椒汤……

浏览下他的全部视频,总能发现他的妈妈喜欢自嘲我很懒”,可在胖胖小鱼身上,分明看出了妈妈最大的智慧:教儿子做饭,锻炼他“自力更生”。懂得未雨绸缪,在孩子入社会前先带他进去厨房的父母,才是真正地赢在起跑线上。

有远见的父母,会放眼孩子的未来,提前培养孩子的谋生技能。孩子能否成功,能否解决自身遇到的困难,更多地取决于自身的成长经历,而非其聪明或学历程度。如此,孩子将来不管在哪里,遇到什么问题,都能照顾好自己,包括身边的每一个人。

文章图片7

还有那位感动了全日本的小花妈妈,在身患绝症后,下定决心要教会女儿学做味噌汤。因为小华妈妈无比坚信:做饭意味着生存,会做饭就意味着能活下去。这样不管以后发生什么,女儿都不会饿肚子,生活能够继续~普普通通一道料理,承载着一位妈妈对孩子最真切又伟大的爱。

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培养出一个能适应社会,与世界和谐相处的孩子。家庭教育其实更应该是生活教育,而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只有生活自理能力高了以后,未来孩子才能真正地适应社会。

所以,父母要狠点心,逼着自己早点对孩子放手,就从教Ta做一些简单的饭菜开始做起吧。不仅是教会孩子如何生存,更是能教会孩子在这个风险与残酷并存的世界里,可以用美食与能量治愈自己,与生活握手言欢。

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孩子在身边时的无微不至的照顾,更多应该是当孩子离开父母后,还能独立自理生活。就像这场上海的疫情,正在惩罚着“巨婴”们,但又何尝不是在惩罚培育出“巨婴”的父母们?!

请务必相信,这个世界将会狠狠奖励那些会独立、能自理的孩子。所以,不仅要大力呼吁在学校教育中更多地增加劳动课或家政课,更要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一定要把家务活儿教给并教会孩子,并让孩子学会独立自理。如此,只有这样的孩子,才能至始至终笑傲江湖,在家庭中、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获得恒久幸福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