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商隐 《汉宫词》 赏析

 路路川漫游诗境 2022-05-05 发布于福建

《汉宫词》 李商隐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诗名《汉宫词》,不知道李商隐写这首诗的诱发点是什么,是不是因为看长安的建筑有感而发,亦或者是因为时弊?我们到具体的诗句中具体去感受一下:

    “青雀西飞竟未回,”

    字词典故    “青雀”:据说“汉武帝”出生的时候,有一群“青雀”飞于“霸城门”,于是“汉武帝”的爸爸“汉景帝”就把“霸城门”改名“青雀门”。后来雀飞走了,就改名“青绮qi3门”。这恐怕是“青雀”在汉武帝的传说中第一次出现。有些不少评论都说这首诗中的“青雀”其实就是“青鸟”,而“青鸟”据说是凤凰的前身,色泽亮丽,体态轻盈的三足鸟,传为西王母的信使。而且还是为汉武帝和西王母传送书信的。

    赏析    李商隐说,这青雀往西边飞去,竟然没有回来。

     李商隐从小替人家抄书,“志怪小说”估计也因此看了不少。关于汉武帝出生时有青雀出现的事,在后汉“郭宪”的《汉武帝别国洞冥记》里一开始就提到。而且在第四卷后面,还写这“青雀”是“巨灵”的化身,“东方朔”亲眼看它变成“青雀”飞走。于是汉武帝就盖了一座“青雀台”,之后也就时不时有青雀飞来,却再也没见到“巨灵”来。所以李商隐如果是把它当“青鸟”的话,应该是直接写“青鸟”了,干嘛写成“青雀”。像他自己每次想念亡妻,就写“青鸟”,偏偏到了汉武帝这里,成了“青雀”了。要么就是讽刺汉武帝,不过是普通的青雀,他还眼巴巴地在那里等,在那里看。要么就是根据志怪小说里说的,这“青雀”是“巨灵”神的化身,结果一去不回?再来看下一句:

     “君王长在集灵台。”

    字词典故    “集灵台”:(《三辅黄图》: 集灵宫 、 集仙宫 、 存仙殿 、 望仙臺 ,皆 武帝 宫观名,在 华阴县 界。按: 唐 亦有 集灵臺 ,即 华清宫 长生殿 侧。)我们看到了,在汉代是“集灵宫“,唐代才有“集灵台”。究竟是汉武帝原来的“集灵宫”里有“集灵台”呢?(按说也是要建个台子的。)还是故意这么写,因为李商隐当时的皇帝是“唐武宗”,唐武宗“李炎”信奉道教,所以就有求仙的想法和做法。所以是不是李商隐把“唐武宗”给讽刺进去了?或者不叫讽刺,叫提醒。说实在,我们后代很多评论都说这个诗人讽刺朝廷,那个诗人讽刺朝廷的。这都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讽刺的话,可能早就没命了。不过有一种说法,就是汉武帝盖了那么多宫啊,台的,也都简称“集灵”,如此说来,“集灵台”也就可以理解为汉武帝这些求神宫殿里的台,这反而比较合理。

     赏析    李商隐说,这青雀一去竟然没有回来,于是君王啊,就长期呆在这“集灵台”上了。(眼睛巴巴地朝着天上望。)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字词典故    “侍臣”:侍奉帝王的廷臣。“相如渴”:(据说汉武帝时期的“司马相如”病死,得的是“消渴症”,据说类似于今天的糖尿病。)

“金茎jing1”: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承露盘”:承露盘仙人是汉武帝建造的。汉武帝好神仙之道。他遍寻海外仙洲及甘液玉英以求“长生不死”,为求得和渺茫的仙界达成一种神秘的“生命信息”上的契合,不惜斥重资去营建一系列接待仙家的建筑,承露盘仙人像就是其中一项规模较大的工程。“颜师古”注引《三辅故事》:“建章宫承露盘,高二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墩承露,和玉屑饮之。”)

赏析   李商隐说,汉武帝身边的侍卫之臣事实上最有像“司马相如”那样的口渴,然而他却舍不得赏赐一杯“金茎”上的露水。

这什么意思呢?说这汉武帝开始指望“青雀”能够给他带来神仙的消息,结果“青雀”竟然一去不回?于是他只好建造了一大堆“集灵台”,长期呆在上面,朝着天空巴望。其中还特地建造了一个金茎上的仙人承露盘,以承接仙露。可是他身边的一大堆口渴的侍臣,他却舍不得给一杯。当然,字面上理解,这汉武帝已经想神仙想入迷了,那仙露当然是给自己喝的,怎么可能给那些大臣呢?可是,李商隐真的是这个意思吗?

 我发现这“司马相如”因为得了“消渴症”,只好辞官回到“茂陵”养病,一年后也就死了。可是在他死之前,他为汉武帝写了《封禅文》,当时汉武帝听说他病得越来越严重,就派人去取手稿。在“司马相如”死后八年,他的《封禅文》派上了用场,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正式举办“封禅大典”。那么什么是“封禅shan4大典”呢?:

(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远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传说。

      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梁父等小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禅。这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换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乱之后,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禅天地,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

     据说“封禅”包含了这样的意识:沟通天人之际,协调天,地,神,人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精神意志与 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

    所以在本诗中,我以为李商隐使用“相如渴”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调皮话,而是汉武帝沉迷于求仙,听不进他旁边大臣的尊重传统,注重民生的劝谏。诗中艺术的地方,当然是大臣们说得都口渴了,可是他都舍不得给一杯露水喝。而深沉的意思,却是大臣们说得都口渴了的话是,“司马相如”生前也想说的,写在《封禅文》中的内容。也就是说汉武帝的求仙观念和大臣们的观念发生了冲突了,后来他在求仙失败,又经历了巫蛊事件,才有所领悟,到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

《汉宫词》 李商隐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