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稹 《重赠乐天》 赏析

 路路川漫游诗境 2022-05-05 发布于福建

 《重赠乐天》 元稹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诗名《重赠乐天》,元稹之前已经写了赠别白居易的诗,此时又写了一篇,所以叫“重赠”。那么为什么元稹又要重赠呢?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人物背景:【白居易于822年7月被任命为“杭州刺史”,10月到任。824年任“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秋天至洛阳。也就是说,白居易在杭州头尾呆了三个年头。那么元稹呢?821年,出为“同州”(今陕西渭南市大荔县)刺史。823年,被调任“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越州”即今天的浙江“绍兴市”,这和杭州就很近了。所以说元稹和白居易的这次杭州之会应该是在823~824年之间。

        元稹重赠白居易,恐怕是因为他隔天就要离开杭州回越州了,于是白居易又设宴给他践行。在这个宴席上,白居易请来了一位“商玲珑”,这个商玲珑据说是杭州的官妓,善绘画,懂美食,歌舞皆精。”那么什么是“官妓”呢?【在唐朝,官妓和宫妓都属于国家,政府所有,但服务对象不同。宫妓只为皇帝及其家属服务,而官妓则为各级官吏所占有。】元稹应该是在这个宴席上,为商玲珑的歌声所动,于是又写了这首《重赠乐天》。好,先来看原诗: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赏析   元稹说,乐天兄啊,以后不要叫这位商玲珑唱我的诗啊,我诗里写的大多是赠别乐天君你的词啊。

    这里几层意思呢?首先,应该是白居易请这个商玲珑来唱他自己和元稹写的诗。唐朝歌女唱诗歌确实是一种比较流行的酒宴节目,其中最有名的故事就是“旗亭画壁”了,说的是“王昌龄”,“高适”和“王之涣”一起喝酒,通过听歌女唱谁的诗最多,来分高低。其次,元稹的“休遣”究竟在当场说“休遣”还是指以后呢?我觉得应该是指以后,本来请歌女来喝酒助兴,元稹不可能去破坏这样的氛围。为什么呢?这就要说到第三层意思,就是这个商玲珑确实是唱得很好,让元稹也颇为感动,于是他就想到自己明天就要离开了。如果他离开以后,白居易思念他,又请商玲珑来唱元稹写的诗歌,那该会是多么伤感啊。所以说,元稹这两句诗是写得非常实在,也非常深情的,乐天兄啊,以后你自己请玲珑姑娘来唱歌助兴的时候,千万不要让她唱我的诗歌啊,因为我的诗歌里,写的都是你我分别的词啊!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赏析   元稹说,明早我们又要走向江边去告别了,当月亮西落,潮水退平的时候,也是我随之而去的时候了。

      “月落潮平是去时”,哇,元稹的诗确实写得非常的好!不愧是“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的第一名。首先,月落西,自然就是天将亮了。然后就是月亮与潮水的关系,【在我国古代,把发生在白昼的海水涨落称为“潮”;把发生在夜间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我国古代的先民已察觉到潮汐同月球有关系,因而古语曰:“涛之起也,随月盛衰”。 】所以,元稹这里有“月落潮平”之说。而从情感上讲,月亮是思念之物,人们常望月思念故乡,思念亲友。潮水是心情之物,人们常说自己心潮澎湃。元稹这里,一方面是描绘了自己随月亮去,随潮水去。另一方面,元稹前面已经表达了,不希望白居易因为太思念他而伤感。所以这里也再次地劝他,月亮落了,潮水也就平了,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也是该离去的时候了。勿念,勿念,勿要过于挂念。

《重赠乐天》 元稹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