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古风》其十五(燕昭延郭隗)赏析

 路路川漫游诗境 2022-05-05 发布于福建

《古风》 其十五  李白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鹤举,千里独徘徊。”

    诗名《古风》,在本诗中,李白提到了四个人物,我们先来看一下他们的简介与轶事:

“燕昭王”:【姬职,姬姓燕氏,蓟城(金北京市房山区)人,战国时期燕国君主(前313年—前279年),燕王哙之子。早年进入“韩国”为质。“子之之乱”平定后,由“赵武灵王”派送回国即王位。即位后,招贤纳士,命令“秦开”大破“东胡”、“朝鲜”、“真番”,上将军“乐毅”联合五国攻破“齐国”,占领齐国七十多城,造就了燕国一时盛世。】

“郭隗wei3”:【(约前351年—前297年),战国中期燕国人,燕国大臣、贤者。燕昭王为报齐灭燕之仇,并复兴燕国,拜访郭隗,求计问策。郭隗以古人“千金买骨”为例,使昭王广纳社会贤才,建筑“黄金台”,昭王并尊郭隗为师。此举天下震动,“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燕国,燕国因此强大起来。】

燕昭王与郭隗的轶事:

1.“卑身厚币”:【燕昭王找到燕国名士郭隗,向他求教说:“齐国趁着我国的内乱入寇,先君死难,这一奇耻大辱,我誓死要报复。但是我深知燕国力量薄弱,当前还不是时候。如果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同治理国家,那是我迫切愿望,希望先生能帮助我物色人才。”郭隗回答说:“人主所抱的态度不同,得到的人才高下也就不同——想称帝的和师长相处,想称王的和朋友相处,想称霸的和臣僚相处,想亡国的和仆役相处。”为什么会这样呢?郭隗进一步论证说:“国君对于贤士,如果能以师长事之,那么,胜过自己百倍的人才就会到来;国君对于贤士如果能认真思考他们的意见,那么胜过自己十倍的人才就会到来;国君如果平等对待人,那么,和自己能力差不多的人才就会到来;国君如果架子很大,派头十足,对贤士颐指气使,随意呵叱,那么,奴性十足之人就会到来。总之,能够以贤者为师,虚心受教,才能招来贤者,这是自古以来的'服道致士’的方法。”燕昭王一听,连连称善,进而请郭隗向他推荐人才。郭隗说:“大王如果一定要招致贤士,那就请先从我郭隗开始吧!像我这样的人大王都能重用,何况比我强的呢?一定会不远千里来投奔的。”燕昭王觉得有道理,于是就为郭隗建造宫殿,拜郭隗为师,予以侍奉。

    燕昭王还独出心裁,“黄金台,置千金于台上,以延请天下名士。”这真是一种创举。它表明,在燕昭王心中,贤士的价值比黄金还要宝贵。

    所谓“卑身”,就是放下君主的架子,甘心执弟子礼,以贤者为师。它体现的是君主对贤士的尊重。所谓“厚币”,就是不惜重金,待遇优厚,表现的是统治者对贤士价值的肯定。

    燕昭王“卑身厚币”的举措成效显著:“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

2.“千金买骨”:【郭隗给燕昭王讲了一个“千金买骨”的故事:古代的国君,有一个想用千金买“千里马”的,寻求了三年也没有得到。一个近侍之臣对国君说:“请允许我去寻求千里马吧。”国君派遣他去做这件事。过了三个月寻到了千里马,但是马已经死了,近侍之臣用五百金买下了这匹千里马的骨头,返回向国君报告。国君大怒,说:“我所想寻求的是活着的马,怎么用五百金买了一匹死千里马?”近侍之臣回答说:“死的千里马尚且用五百金来买,何况生马呢?天下的人一定认为国王您有交易千里马的诚意,千里马很快就要到了。”果然,不出一年,千里马到了三匹。

    接着郭隗对燕昭王说:“现在大王如果想要招来贤士,就先从郭隗开始;像我郭隗这样的人尚且能够被任用,况且那些比我贤良的人呢?千里的路途又岂能算是遥远呢?”

    于是燕昭王给郭隗筑造宫室,封大官,给丰厚的俸禄,且对他倍加恭敬,整个燕国都竞相传颂此事。于是燕昭王的品行和郭隗受到的待遇传播于天下,很多英雄豪杰纷纷投靠燕国。】

“剧ji1辛”:【(?—公元前243年),上谷城(今河北容城县)人。战国时期燕国将领,兵家代表人物,著有《剧子》九篇。

    早年周游列国,与“庞煖”友善,出仕赵武灵王。听闻燕昭王下诏求贤,进入燕国为官。实施变法图强,辅佐燕昭王大破齐国。

    燕王喜十二年(公元前243年),率兵攻打赵国。轻敌冒进,损兵折将,为赵将“庞煖”俘杀。】

“邹衍”:【(约公元前324年—公元前250年),战国末期齐国人。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著有《邹子》一书。邹衍的一套学说,正是为新的统治设计的政治方案,因此他受到了“齐宣王”和“齐闵王”的高度重视,赐为“上大夫”。至于他为何要离开齐闵王而投奔燕国,不太清楚(百度百科在这个原因上写是“燕国”联合各国攻齐,齐闵王身亡,邹衍才离开的,这显然是错误的。)。据载,邹衍到燕国时,燕昭王奉他为师,亲自抱着扫帚为他扫地,怕尘埃落到他身上。邹衍在燕,主要从事发展生产的工作。燕昭王以“乐毅”为上将军,与秦、楚、韩、赵、魏联合伐齐,邹衍毕竟是齐国人,热爱自己的国家,所以并没有参加。过后也因此被人污蔑,被燕惠王下狱。昭雪后回到了齐国。】

    好,了解了几位相关历史人物的简介和轶事以后,我们再来解读本诗就很轻松了。来看李白《古风》其十五原诗: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字词典故  “燕昭”:【即战国时燕昭王。后代称其为渴于求贤之君。】“延”:【引进,聘请。】“郭隗wei3”:【昭王为报齐灭燕之仇,并复兴燕国,拜访郭隗,求计问策。郭隗以古人“千金买骨”为例,使昭王广纳社会贤才,建筑“黄金台” ,昭王并尊郭隗为师。此举天下震动,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燕国,燕国因此强大起来。】

赏析  李白说,燕昭王请来了郭隗,于是筑起了黄金台。

    现在我们都知道,燕昭王拜访郭隗,就是为了招徕人才,而把郭隗聘请来,就是要以尊重人才来招募天下贤人,这是“卑身”;黄金台的修筑就是“厚币”的表现了,台上放有千金,以重金招天下名人。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字词典故  “剧ji1辛”:【赵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燕国将领。当年在赵国也出仕过赵武灵王。剧辛是兵家的代表,著有著名的《剧子》,亦称《处子》九篇。】“邹衍”:【战国末期齐国人。阴阳家代表人物、五行创始人。】

赏析  李白说,“剧辛”方才从赵国赶到,“邹衍”又从齐国投靠了过来。

    “剧辛”的“剧”字,我们查了资料,作为姓,应该读ji1。这“剧辛”与“邹衍”可谓“一武一文”,不过为什么李白不提“乐毅”呢?这里可能有个区别,乐毅当时是为“魏昭王”出使到燕国的,因为受到燕王的礼遇,推辞谦让以后,才投身做其臣子。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字词典故  “奈何”:【怎么办,无可奈何。】“青云士”:【喻指位高名显的人。《史记·伯夷列传》:“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赏析  李白说,哎,可如今的世道啊,怎奈何那些位高名显的人士,抛弃我就如抖落尘埃一般。

    所谓“青云士”,那就是青云直上的人士了。那么李白为什么用“尘埃”来比喻自己呢?因为尘埃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更有怕沾到身上弄脏的感觉;还可能是还因为,当年的燕昭王对“邹衍”的尊重是,抱着扫帚,生怕尘埃落到邹衍的身上。李白毕竟是文人,所以自比邹衍是有可能的。人家燕昭王是个君王,尚且那么尊敬人才,而你们这些“青云士”,把我当尘埃一般抖落,看都不看一眼。李白的比喻向来精彩绝伦,让人叹服。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字词典故  “珠玉”:【珍珠和玉,泛指珠宝。《庄子·让王》:“事之以珠玉而不受。”】“歌笑”:【歌唱笑乐。晋 王嘉 《拾遗记·周》:“此二人辩口丽词,巧善歌笑。”】“糟糠”:【酒滓、谷皮等粗劣食物,贫者以之充饥。《荀子·荣辱》:“今使人生而未尝睹芻chu2豢稻粱也,惟菽藿糟糠之为睹,则以至足为在此也。”《史记·伯夷列传》:“ 仲尼 独荐 颜渊 为好学,然 回 也屡空,糟穅不厌。”】

赏析   李白说,他们用明珠宝玉买欢歌、买娼笑,却用糟糠之饭来饲养贤德的人才。

    “歌笑”之人得宠,“贤才”之士遭如此践踏,李白用“青云士”对待娼妓和人才的态度,以“珠玉”和“糟糠”的强烈对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方知黄鹤举,千里独徘徊。”

字词典故  “举”:【飞。】“黄鹤”:【南朝 梁·任昉《述异记》:“荀瓌gui1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云汉,乃驾鹤之宾也。宾主欢对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

赏析  李白说,方才知晓,为何贤德之人大多骑着黄鹤远走高飞,在那千里的碧空中独自徘徊。

    既然你们不重视我,我自然是闲云野鹤去了,这是李白历来的态度吧。本诗可能是李白早年在长安遇挫时所写,不过燕昭王是要报齐灭燕之仇,并复兴燕国,才如此求贤若渴。而李白处于太平盛世,唐玄宗可能觉得自己荣耀已极,更重歌舞享受吧。于是上行下效,李白看到了“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的世间种种。不无讽刺的是,李白得以进宫后,所能做的依然是以诗歌娱乐玄宗与贵妃,这或者就是他整日买醉长安的原因吧。待在宫中无所事事,还处处受到约束,不如到外头喝酒去,还自由自在。    

《古风》 其十五  李白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
 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
 奈何青云士,弃我如尘埃。
 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方知黄鹤举,千里独徘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