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四军兼山东军区副参谋长袁仲贤 中共湘江特委创建后,在湘鄂赣省委的领导下,开始了艰苦而有成效的工作。首先是在白区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为适应地下工作的需要,特委制定了加强组织建设的原则和方法,规定中共的地下工作必须采取严格的秘密方式,党员之间、各级组织之间一律不发生横的关系,各级组织的领导成员,只准了解自己分管的那个地区的组织情况。每个党员都要做到:不应该知道的事不问,不应该看的文件不看,不应该参加的会议不去打听。这是一条铁的纪律,必须严格遵守。 在恢复中共组织关系中,特委克服了过去不注意党员身份隐蔽的缺点,认真研究改变了地下工作方法和斗争策略,使那些和党组织失掉关系的党员,改变了一度出现的回避和消极应付的想法,很快回到组织的怀抱。在两年时间里,特委先后恢复了40多人的党籍。 在发展新党员的工作中,特委针对过去工作中的“急性病”,注意纠正了急躁情绪和拉夫式的做法。袁仲贤号召各支部的党员从提高群众的阶级觉悟入手,选择建党对象,向他们灌输革命道理,启发其政治觉悟,使其在革命斗争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到条件基本成熟时,再适时启发他们主动提出入党申请。对他们进行党员的基本知识教育,最后才履行入党手续。 经过几年的努力工作,中共组织得到了巩固和壮大,湘江特委下辖铜官区委、樟树港(湘阴)区委、益阳达人袜厂支部,共有150余名中共党员。 1937年3月,特委决定袁仲贤赴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袁仲贤离开长沙时,在火车上遇到老同学陈烈。他们在黄埔军校同期同队,都是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袁仲贤按陈烈提供的通讯地址,到西安警备司令部找到身居高位的黄埔同期同队老同学宋希濂,得其关照,见到了叶剑英。之后,随着叶剑英顺利到达延安。 袁仲贤到延安后,向中共中央组织部报到,并将湘江特委工作情况和同中共湘鄂赣省委的关系,以及离开长沙,沿路经过等情况都作了详细汇报。听取汇报后,王观澜对袁仲贤的工作和领导中共湘江特委心存疑虑,经请示张闻天,决定同意袁仲贤旁听同年5月2日召开的苏区代表大会并出席刘少奇主持的中共白区工作会议。 袁仲贤这次赴延安,顺便将烈士郭亮之子郭志诚(又名袁志诚)带到延安,由党中央护送到苏联学习。郭志诚回国后曾在东北某发电厂任总工程师。 袁仲贤赴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期间,中共湘鄂赣省委向湘江特委下达指示:利用春季窑工的空闲时间,把地下游击人员、年轻党员以及青工中的积极分子集中起来进行军事训练,加强党的武装。恰在这时,湖南省主席何键为扩充实力,下令在全省推行社会军事训练。特委决定,借此机会,让国民党替共产党完成任务。 1937年6月初,袁仲贤从延安回到益阳,在听取了情况汇报后,同意了特委参加社会军事训练的决定。按照特委的决定和袁仲贤的部署,一些党员、地下游击队员以及窑工中的进步青年都参加了社训。铜官社训大队分成3个中队10个分队,街道居民编为两个分队,陶业工人按地区编成8个分队。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工人们已掌握变换队形、刺枪、射击等基本军事动作,达到了特委计划的要求。 这时,何键指示龙汉清在社训队办政治训练班,准备在工人中发展国民党组织,龙汉清亲自兼任政训班主任。6月底,政训班正式开学了。为了粉碎国民党的阴谋,特委在工人中做了细致的政治工作,所以龙汉清想在窑工中发展国民党员时,碰了一鼻子灰。工人们的回答是:我们都是做窑的工人,只晓得靠劳动过活,没有资格加入国民党,家里的人也不会同意。接着,特委成员谢介眉等又导演了大闹长沙警备司令兼训练团总头目罗树甲在铜官社训大队的检阅活动,龙汉清气得暴跳如雷,罗树甲不得不取消了在铜官组编一个团的计划,使龙汉清的团长美梦成了泡影。 这一胜利,使窑工们看到了团结的力量,发誓要抱成团除掉龙汉清这条地头蛇。7月6日,在社训大队部的门口,出现了“天天升降旗,今日剥龙皮;打倒龙汉清,齐心抽龙筋”的打油诗。龙汉清恼羞成怒,无端逮捕了一名叫王保生的窑工,扬言要严加惩办。龙汉清的所作所为,激起了工人们的义愤。特委在铜官的委员立即开会进行研究,决定主动地领导这场斗争,并派人立即去益阳向特委书记袁仲贤汇报请示。9日,传来龙汉清将于次日回长沙处决王保生的消息。当晚,谢介眉按按袁仲贤意见,召集社训队的班长、党支部书记和党小组开会,制定了趁欢送社训队长官搭船回长沙之机,包围社训大队,抓走龙汉清,救出王保生的方案。10日上午,铜官码头上聚集了一万多名看热闹的群众,当龙汉清正准备离开社训大队队部时,中共党员易金榜带领一批会武术的精壮工人赶来,叫喊着:“龙汉清把王保生交出来!”龙汉清不知是计,还气势汹汹地掏出手枪,但身手敏捷的工人们立即将其缴械,并五花大绑起来。顿时,愤怒的人群高呼着“打死龙汉清”的口号,纷纷拥过来对龙汉清拳打脚踢,最终将他吊起来绞死,以泄多年来压在广大劳工及百姓心中的怒气。 随后,湘江特委为了保护群众和党组织,及时进行了疏散工作。派袁海清、杨东贵赴延安,向中共中央汇报并参加《八一宣言》发表一周年纪念大会。到12月,袁海清、杨东贵先后从延安回到铜官,带回了毛泽东、董必武等中央领导的指示。毛泽东对铜官的工作给予了肯定,认为符合白区斗争的策略。 这时,中共中央委派的湖南省委到达长沙。袁仲贤立即通知谢介眉、杨东贵前往长沙八路军驻湘办事处与省委接头,由省委书记高文华、省委宣传部长任作民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战争的形势和任务,以及党的组织工作的指示精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