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子随母姓,那族谱是怎么记录的呢?

 关山听风 2022-05-06 发布于湖南省

儿子随母姓,族谱的记录是有先例可循的,也是可以记录的,因为我们的今天就是后人的历史,只不过记录的方式比较特殊。


(家庭图)

族谱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以表谱形式来记载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

所谓血缘关系,既有父系的,也有母系的。我国民间传统族谱是以父系姓来记录,也就是说记入族谱的是随父姓的儿子,随父姓的女儿不记入父系族谱。

但并不像有的人说的那样,女人不能入族谱,在中国民间,有的家族不将嫁入的媳妇记入夫系族谱,是一种比较简略的记录方式;有的地方只要嫁入的媳妇生育了儿子,且儿子记入族谱,那其母也记入夫系族谱,其母就会成为后人的祖婆,此种事例不胜枚举,是一种对家族史记录得比较详细的族谱。

民间嫁入媳妇记入族谱,与不记入族谱之间的优点和缺点,在日常的祖先祭祀中能显现出来。

比如,有的家族族谱因只记男性,不记女性,在清明、中元、冬至等时节祭祖时,其祖先名单只有父系而无母系,有的连祖母、曾祖母的姓名都记不清,更不用说她们的坟墓所葬之地。因无资料,也无法查证,有的只记得姓,称某氏,成为民间的笑谈。

而记得详细的家谱,只要翻开家谱一看,祖上的人物历史清清楚楚,不像有的家族语焉不详,要后代像考古工作人员一样,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调查研究,让后代头疼。


(族谱样式图)

上面说了这么多,看似跑题了,其实没有。这里主要是负责任地给读者一个可靠的答案,介绍一下我国民间族谱的记录方式,所记录的家族历史有详有略。

先人们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经济原因造成的。修家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在过去,不管是印刷还是手抄本,均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因此,资金足的家族,族谱就要记录得详细一些,资金艰难的家族,能节省就节省,记录的也就是一些粗线条。

现在科学发达了,生活也普遍好起来,族谱的记录能详细尽量详细一些,我们今天所记录的,就是后代人看到的历史,族谱的记录方式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

比如,现在有的地方修族谱,注入了新的记录模式,族谱之中每人留下一段生平介绍和个人图片。有的则做成电子文档保存起来,便于查询。


(中国式家庭——四世同堂)

最后来解答题目中提出的问题。

儿子随母姓,可以记录进去,在目前情况下,还是要按族谱的传统规矩来记录。也就是说要按父系来记录。随母姓的儿子父亲是可记录在其族谱之中的,这里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里的关键就是随母姓的儿子怎么记录的问题,因为儿子与父亲不是一个姓了。

按照惯例,随母姓的儿子在父亲的族谱之中不能记录成“世”(族谱表示为一代人),也没有资格称“世”了,而是在儿子的父亲这一世的名下记录儿子的去向。

比如,“配×××(妻子),生×××(儿子),随母姓,居×××(户籍所在地)”

至此以后,此儿子的信息就不能在族谱中记录,除非再改父姓。现在放开二孩,如再生一个儿子,又随父姓,就可以按传统的家谱“世”来记录。

而随母姓的儿子理应在其母家族的族谱作为“世”记录,作为母亲家族的传家接代之人。

比如,“女儿×××,配×××(丈夫),生×××(儿子),随母姓,其父居×××(户籍所在地)”


如此,这个随母性的儿子,在家族中可延续下去。这就像过去入赘女婿的儿子一样,可以记入女方族谱,并一直延续下去。事实上,这个问题前人早已解决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