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具有某一方面的长处,能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那么这就是一个有才干的人。比方说教师,他们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教授学生,在这期间传承我们的文明,对社会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我如今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主要目的也是为了长大以后能够成为一个有才干的人,奉献于社会。但是有时,我会因为学习感到疲惫,甚至就不想学习了。不学习就不容易成才,那为什么要成才。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直到前几天,我看到了《庄子·山木》这篇文章,发现早在战国时期庄子面对弟子的提问,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全文大意是庄子和他的弟子在山中见到了一颗高大的树,枝繁叶茂,砍树的人觉得它不是好的木材,并没有砍伐它。庄子认为这棵树是由于不成材,才活了这么久。而不久一行人来到庄子的朋友家,朋友杀鹅做饭。两只鹅中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不会叫的被杀了。第二天,弟子们问庄子,说昨天山上的树木是由于不成材才活了很久,而朋友家的鹅是由于不会叫才被杀掉,若是您要怎样。庄子则回答:“我将在成材与不成材之间。”看到大树因为不适合做木材加工,从而“终其天年”时,我觉得不成材也并非一无是处,表面上看可以避免被“坑”;而当我看到朋友杀鹅做饭时,我又觉得有才干十分必要,可以活着。那这么看来成材与不成材都无所谓,但是经过我的进一步思考,我认为成材更加重要。首先,那棵大树屹立在那里,虽然不会被砍伐,但是对人们也好,或者对森林来说没有什么“肉眼可见”的贡献,更是要听天由命,没准哪天一场大火就没了,这就好像是我不愿学习,然后躺平一样。这样做肯定不会被别人恶意利用,更不会成为他人要挟身边人的筹码。举个例子,如果钱学森对中国原子弹研发的意义不大,顶不上“一个师”的话,美国就不会扣押他,中国也不必费那么大的劲。但是,这样的日子有意思吗,整天啥都不干,无能为力的感觉一定很糟糕。而那只鹅就不一样了,它通过会名叫,就可以活着做打鸣等工作,而不是仅仅作为肉被人吃掉。比方说社会上找工作,高学历的人往往做一些脑力工作,工资也比较高,而学历较低的人则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由此可见,努力学习以后成材,对社会有贡献还是很重要的。其次,我还在思考过程中想明白了一个问题,我们的学习,其实不止是要学习知识,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更是学习为人处世,避免成为社会的“耗材”,像好的木头一样被砍伐,这大概也是庄子“材与不材之间”的含义吧。最后,尽管躺平不会受到别人的痛苦,却难以忍受内心的愧疚。由此可见,成材,是想要“无痛”走入社会最重要的一步。 作者简介:金元宝,男,2007年10月生,六年级“求知少年”。『小小少年说』公号创建者,周五专栏小作者。自2016年3月25日起,每周一篇,纪录成长。
元宝的话:这篇周记的一稿,逻辑比较混乱,东一下西一下。然而随着周五最后期限的步步紧逼,我必须做出修改。于是我重新阅读了这篇古文,其实庄子的观点,顶多代表道家学说的观点。由此我发现“大树”的不死其实并不愉快,并非不成材的好处所在,从而灵感再现,改出了这一稿,来不及细细审阅,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多多讨论,这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