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建斌:匠心逐梦的“面点先生”

 窗前有树905 2022-05-07 发布于浙江省

莫建斌(右一)在实训室内指导学生做包子。

本报记者李筱筱文/摄

4月26日,莫建斌穿着厨师服、戴着厨师帽,在实训室内指导学生做包子、糕点,并对成品进行点评。

莫建斌是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的教师。他以面粉为墨,以精湛的制作技艺为笔,以创新为神韵,从教12年,在面点天地里硕果累累。

“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全国餐饮业高技能人才”“中华金厨奖”“全国优秀指导教师”“中餐烹饪世界锦标赛中式面点项目金奖”……由莫建斌主编的《中式面点制作》和担任副主编的《中西面点制作技艺》书籍,还是学生们上课时使用的教材。

谈及耀眼成绩背后的秘方,莫建斌说,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坚持、创新和团队合作。

以匠心致初心

方寸餐桌上,小面点藏着大乾坤。

莫建斌与烹饪的缘分始于2000年。当时,因喜欢烹饪,分数超普高线的他,毅然选择了温岭市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后来,他又考入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烹饪与餐饮管理专业。毕业后,他进入杭城最好的酒店担任面点师,经历5年的实战锤炼后,又回到母校。

回母校次年,他开始担任面点竞赛队指导老师。没课时,他日夜和学生泡在实训室里训练,虽在市赛取得好成绩,但却在省赛时与冠军失之交臂。于是,他直面提褶包弱项,自费搭进一年的工资去学习提升,终于成功。

“我比较要强,缺哪就要补哪,要不是那时的冲动与决心,也没有今天的收获。”莫建斌说,为了保持技能水平领先,他经常外出取经,组织师生积极参加行业赛事,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与各行业大师保持紧密联系,并时刻坚持自己和学生训练常态化。

在莫建斌看来,面点制作就是一项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艺术。去年,莫建斌为准备全国赛,一个月里,他每晚理论学习兼面团实操训练至凌晨近2点。他的面点作品《鼠趣》已经开发到第四代,他带着学生从原材料的选择、作品造型的设计、制作的手法、炸制的温度反复试验,精益求精。

“要想出成绩,必须够努力够拼。”莫建斌说。

名师出高徒

从教以来,莫建斌坚信“师为德,行为范”。在他眼里,每个学生都能绽放光芒。

课堂上,他倾囊相授,引导学生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课余时间,他一有空就帮助实训室的学生一起攻克技术上的难题和关键点,并通过带他们做社会培训助手等活动,锻炼其心理承受、沟通协调能力,增强参赛过程的灵活处置能力。

“职业教育,需要不断自我革新。”莫建斌说。多年来,他坚持探索“学赛创”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积极出版靶向式教材、开展数字化资源建设和数字化精品课程建设。此外,通过传帮结对,在教育教学、技能竞赛上帮助走上教师岗位的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站稳讲台并取得较大成绩。

在校外开“糕手非凡”烘焙店,是该校的一次大胆创新,制作和运营皆由学生负责,旨在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进而提高学生技能,而莫建斌就是“糕手非凡烘焙坊”的创业指导师。

在日常的教学中,他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带领学生在西点经营中跨界学习经营理念、销售礼仪等。“只有反复操练,才能把基本功练扎实。”

名师出高徒,在他的带领下,他的学生连续4年获浙江省中职学生技能大赛面点项目一等奖,多次夺得全国中职学生面点技能大赛的金银奖,甚至囊括过中国烹饪世锦赛面点制作的冠亚军。2017年至2022年,他辅导学生荣获全国烹饪技能比赛面点赛项金奖11人次、浙江省行业技能竞赛面点赛项金奖35人次。

2021年,他所任教的烹饪班高三学生中,有6名同学通过参加浙江省单考单招考试升入本科,有一名学生还成了浙江省烹饪专业高考状元。在他的工作室里,还有多名学生通过技能比赛走上教师岗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