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中国最美亲情文学大赛】参赛展:佟秋​

 昵称77337809 2022-05-07 发布于江苏省

·


写在父母合葬日
    佟秋
 
清明时节,姊妹齐聚苏北老家,将安葬在这大荒山下20多年的父亲起出,带于远隔千里之外的河北古中山陵园与母亲相合。原以为比较复杂的事情,办的却异常顺利,大概是父母在天之灵护佑着吧。
合葬仪式上,我们再次追思父母恩德,不禁百感交集。 
父亲1998年因病去世,享年69岁。
家父出生在一小商贾之家,虽谈不上富足,但吃穿无忧。父亲从小被娇宠惯养,不免放任不羁、无所畏惧,其大哥见弟生性机敏勇敢在家恐贻误终生,18岁时便跟随大哥投身革命。父亲曾参加过解放太原、解放石家庄的战役,还立过战功。解放后所在部队整建制划入铁路工程建设兵团,从此参加铁路建设工作。逢山凿洞、遇水架桥,那时修铁路靠的是肩扛手凿。走南闯北、居无定所,工作条件非常恶劣。艰苦的工作环境也造就了父亲坚强隐忍、乐观豁达的人生观。无论是在艰苦年代、还是文革遭受迫害,父亲所受苦难从未跟家人提起,来信总说一切安好。
他常为自己做为第一代铁路人而自豪,有时看电视时,父亲会异常兴奋地指着电视画面说,“这条铁路是我们xx年修的、这个隧道我还参加过贯通仪式…”只可惜父亲走的太早,多想陪他坐坐高铁,让他看看铁路今天发展的辉煌模样。 
父亲乐观幽默,但对我们却不苟言笑。记得那时父亲探亲回家,总被一群大人孩子们围坐在树荫里或路灯下,听他讲外面的世界、讲有趣的故事。但父亲对我们似乎少了很多耐心,在我记忆中,父亲虽没有打过我们,但总是一脸严肃。话不多,但言出即从,让我们望而生畏。我曾对父亲不理解,甚至心怀怨恨。后来,因哥哥一次意外受伤,父亲为缓解哥哥疼痛,昼夜坐在哥哥身旁不停的为他讲故事、说笑话,看着两鬓见霜的父亲,我一下感受到了父亲的伟大和慈爱。
父亲也给我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儿时最开心的事就是父亲探亲回家,我们会不顾一切的去抢父亲身上的背包,翻找背包里有什么好吃的,父亲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过,四川的米花膏、广西的柚子、湖北的麻糖…在很小的时候我们已不陌生,每当这时父亲还会让我们拿些给左邻右舍的小伙伴。所以至今我们都觉得分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小的时候除了盼望过年就是盼望父亲休假回家,父亲回来不仅能带些好吃的给我们,妈妈攒了一年的细粮也在此时开仓,嚼着绵绵甜甜的白馒头别提心里有多美了。     
  现在我们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我们现在有时间有能力让父亲享受更好的生活,可是父亲却早早地走了,留给儿女无尽的遗憾和惆怅…  父亲用顽强和乐观走完了人生69年的里程。
 
母亲是2017年10月离开的我们,享年91岁。
母亲出生在一个殷实富足的地主家庭,从小乖巧可爱,被爸妈视为掌上明珠,16岁时就开始挑选婆家。但正当如花似玉的年龄适逢战乱,一家人常常乔装打扮东躲西藏,母亲就曾被姥姥用锅灰图脸、包布缠头、身着男装躲在屋后…后经媒婆口吐莲花一番游说,21岁的母亲嫁给了小其2岁的父亲。
母亲到婆家后方知吃粮食要拿着口袋去集上买,睡觉要几口人挤在一起,这与娘家成垛的粮仓、宽敞的闺房无法相比,更让母亲难过的是,从娘家带来的陪嫁丫头因没有住处第二天就被赶走了。眼前情形让母亲倍感失望,每晚以泪洗面,母亲说,眼睛就是那个时候给哭坏的。
我们常问母亲,“你嫁给父亲是不是很后悔”母亲总是抿嘴笑说,“当时总有被欺骗的感觉,后来发现你爸这人还不错,除了不会体贴人还有些霸道外其他都好”,每每此时,我们都会哈哈大笑,心想,男人如果不会体贴老婆还大男子主义,不知还会有什么好,这也许就是那辈人的价值观吧。     
  父母共育有儿女5个,听母亲说,第一个孩子因他们当时年轻没经验,加之各方面条件也很差,孩子4岁时因被火车笛声惊吓而夭折。后来为照顾好我们姊妹4个,母亲几次想出去工作都被父亲说服放弃了。这也是母亲一生最大的遗憾。  
母亲幼时上过几年私塾,知书达理,贤良淑德贯穿生命始终。由于父亲长年不在家,母亲带着我们姊妹4个一直过着留守生活,直到八十年代初,父亲落段到铁路营业线,父母才算结束了两地分居生活。记忆中父母从未吵过架红过脸,父亲在家绝对权威,母亲平时省吃俭用,余下来的粮票、布票都是等父亲探亲回来用。父亲是个性情中人,探亲回家总会招些朋友来家里做客。听母亲说,生二姐那年正赶上灾荒,家里仅存的几斤白面和半斤肉票,自己都没舍得用,结果父亲带着几个朋友一顿饺子全扫光。父亲还常常给母亲增添些外活,比如给他的伙计、朋友做个被褥、纳双鞋都是常有的事,母亲从无怨言,有求必应。父亲去世后,他生前一些好友一直没间断地常来看望母亲,甚至有的还保存着母亲当年做的物件。母亲不仅勤劳善良,还生性聪慧,是十里八街有名的好裁缝。不仅我们小时候的衣服、鞋袜都是母亲亲手缝制,周围邻居大人孩子的衣裤也都拿来让母亲裁剪。儿时记忆中的夜晚,母亲总是坐在灯影里,飞针走线,不是纳着鞋底,就是裁剪衣裳,特别是每逢过年,别人家都在大包小包、烹炒煎炸准备年货,母亲还在为邻居的孩子们赶制新衣,那时可都是无偿付出。在母亲重病期间来探望她的友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小时候都是穿着您做的衣服长大的”。我和我爱人是小学同学,后来走到一起时他说,小的时候就喜欢上了我,因为我穿的衣服都很好看,特别是衣服上的绣花。母亲心灵手巧,追求生活品质,无论生活多么艰苦,都不失尊严。特别是对儿女们,脏衣不上身、破衣不出门。母亲就是这样,不论自己受多大委屈和辛劳,,为家人、为他人带去快乐和幸福是她一生的追求
母亲一生好学上进,即便是在文革时期,经常鞭策我们读书练字,姐姐参加工作、哥哥插队离家时,母亲不忘在背包里放几本字帖和几杆毛笔。母亲80岁时萌发学习书法之念,每日临池,笔耕不辍,10年来小有所成,篆书自成一体,就在生命最后日子里,还坚持为孙 辈写下美好祝愿。母亲用勤劳和善良的品性书写了美丽一生。
父母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留芳百世的伟业,但他们敦厚淳朴、宽仁博爱、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行已融入我们的血脉,让我们以及我们的儿孙们受益终生。     
  父母阴阳相隔20载再次重逢,我们也衷心祝福父亲母亲在这百花盛开的春天、苍松翠柏的福地,再续前缘,实现在天愿做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的初衷。

佟秋,女,1963年10月出生,学历大专(函授),2018年企业退休。现居河南郑州。
微信昵称:佟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